大業十四年(618,唐武德元年,大唐開國第一年!)四月,再也忍耐不下去的隋驍果禁軍以宇文化及為首發動兵變,亂軍直入楊廣住處。楊廣驚起更衣避於西閣,為亂軍搜出,最後為自己的衣帶縊殺。其幼子趙王楊杲年僅十二歲,在楊廣身邊哭泣不止,幹脆一刀解決。楊廣自仁壽四年七月繼位起,至此連頭帶尾共在位十五年,年號大業,唐諡之曰煬,後世以隋煬帝聞名。楊廣死後連棺材也找不到一個,蕭後命宮人拆了床板做棺材,把楊廣和楊杲都葬在宮中。後來隋將陳棱將楊廣重葬於吳公台下,唐時最後改葬於雷塘,至今隋煬帝陵仍存原處。
有個有趣的假設話題已經困擾了人們多年,那就是如果楊勇順利即位,隋會怎麽樣?一般流行的觀點認為隋就不會那麽快滅亡,甚至初唐至中唐的繁榮局麵也會由隋來實現。但我認為,這種觀點有很大的對楊勇同情的感情成分,楊勇如果即位,隋的局麵也許會好一些,但不見得會出盛世。
做皇帝不是比賽人品,雷鋒的人品沒得說,但如果他去做皇帝,肯定一敗塗地。楊廣奪嫡的手段是很肮髒卑鄙,但如果他登上皇位後能好好做,他也是好皇帝之一,又有什麽妨礙的?李世民不是明目張膽殺了大哥和三弟全家嗎?就以李世民為模本,要做一個好皇帝,或者說,成功的皇帝,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一,自己首先要有在那時的封建皇家生存下來,並戰勝對手的能力,必要時知道該采取什麽手段來達到目的,不畏縮,不過分;
二,有清醒的頭腦,有知人之明,更要有知己之明 - 不光是謙虛,也要知道自己在什麽地方比別人要強;
三,有用人之能。能夠把有才能的人選拔出來,能信任沒有野心,隻有忠心的人,讓他們放手去幹,能把有才能也有野心的人如楊素之流約束住,讓他隻敢發揮才能老實辦事而不敢起異心;
四,有容人之量。盡管你是皇帝,在一定程度上也要讓臣子有發言的機會,說得對就要服從,不要為了麵子丟了實質;楊堅早年就做得還可以。這一點對於皇帝來說尤其難,能做到的尤為可貴;
五,必須知道民力有限,不可無限製使用。以暴製暴隻能一時,不可永遠。
照以上幾條,楊勇第一條隻能得零分,他根本就不懂自己的周圍環境和險惡的政治現實,在這方麵完全是個頭腦簡單的莽夫,談不上政治才能。這條楊廣可以得九分,和李世民不相上下,但其他幾條,楊廣偶爾聰明勁發作的時候能得一兩分,大部分時間也隻能吃鴨蛋。楊勇不太好說,他畢竟沒那個機會,但看他從隋開國起到被廢時的一係列作為,我隻能說他有可能比楊廣得稍高一點的分,但並不樂觀。楊勇的浪費奢侈,喜歡美女那是有名的,我看不到有什麽原因他做了皇帝就改為節儉。他東宮裏有的是狐朋狗友和他吃喝玩樂,倒沒幾個正直的侍臣,少數人對他的生活,和楊堅夫婦已經對他不滿勸幾句他也根本不聽。可見他沒有什麽看人的眼光,更沒有辨別忠言的能力。他正妃元氏死後,母後獨孤氏深恨,他以為是元氏父在背後講他的壞話,立即作色說將來必殺他,氣量亦不過如此。而且他是老大,如果他能繼位,到那時四個弟弟都已長大,皇位誰不眼紅?楊廣楊諒輩能頂得住誘惑不冒險?楊勇的能力能鎮住嗎?他能夠抓得住像楊素等有才能的人為他賣命嗎,也許沒在龍椅上坐幾天就出事了吧?總之,如果楊勇即位,那麽剛開始時隋朝廷必定不穩,如果他能度過這段難關,也許隋可以多存在幾年,但盛世是不可能的。
殺掉了老皇帝,宇文化及還沒膽自己稱帝,他先考慮立被帶到江都的廢蜀王楊秀為帝,與死黨商議後認為不可,於是楊秀也沒用了,和自己的七個兒子一起被殺。最後宇文化及立已死多年的秦王楊俊之子楊浩為傀儡小皇帝,暫時支撐門麵。楊廣和蕭後的第二子齊王楊暕失愛已久,長期處於半囚禁狀態,這次也被帶來了江都,宇文化及當然不會留下他。可悲的是楊廣楊暕父子久不通問,亂兵入宮時楊廣還對蕭後說是不是阿孩(楊暕小名)起兵叛亂?而楊暕被亂兵帶走時還以為是老爸終於要殺自己了,對來人說暫緩殺他,他絕對不敢有負國家父皇,至死不知為何人所殺,其二子一起被殺。元德太子楊昭長子燕王楊倓也被殺。
至此,楊堅父子六人皆已上了西天,竟無一人善終。我們來總結一下:
楊堅:仁壽四年為楊廣所弑;
楊勇:仁壽四年為楊廣矯詔所殺;
楊廣:大業十四年為宇文化及兵變所殺;
楊俊:開皇二十年為妻崔氏毒殺;
楊秀:大業十四年為宇文化及兵變所殺;
楊諒:仁壽四年起兵失敗被囚而死,死年不詳。
當楊堅夫婦開心自誇五子皆出一母,大隋天下萬年永固時,哪裏想得到這一天呢?楊氏,尤其是楊廣對自己宗族刻薄,自剪枝羽,最後宇文化及再來幫了他一個大忙!
這時的大江南北,已經亂成一鍋粥,各種農民起義軍,打家劫舍的強盜,乘勢而起的地方豪強和原隋上層人物紛紛起兵,到處是政權,遍地是皇帝,在同一年內,各地使用十幾個不同的年號是司空見慣的事。別家不說,從大業十三年底到十四年夏,光是打著隋旗號的皇帝就存在和出現了四位:
一,隋煬帝楊廣;
二,大業十三年五月,楊廣的姨表兄李淵(李淵母為獨孤信四女,楊廣母隋文帝後為獨孤信七女)於晉陽起兵,七月出發,大致沿著當年楊諒計劃但沒走成的路線西入關中,攻占長安。李淵暫時把留守長安的代王楊侑(元德太子楊昭第三子)拿出來做個過渡,於十一月立楊侑為帝,遙尊在江都的楊廣為太上皇,並改大業十三年為義寧元年。半年後李淵覺得時間到了,於是楊侑於義寧二年(即大業十四年)五月禪位於李淵,國號唐,建元武德。楊侑本人又苟延殘喘活了一年,於武德二年五月被李淵幹掉,被諡為隋恭帝。因為唐的正統地位由他而來,所以唐臣修的隋史和後代其他正史都以他為隋末帝,認為隋帝統隨其而絕;
三,就是宇文化及殺楊廣後立的楊浩,最後於武德二年九月宇文化及稱帝時被殺;
四,楊廣被殺的消息傳到東都後,大業十四年五月,王世充等人扶留守東都的越王楊侗(元德太子楊昭第二子)繼位,改元皇泰,諡楊廣曰明。(後世稱之為隋煬帝是因為唐諡之為煬,而楊侗不入正統,其諡號不算數) 楊侗的資源有限,號令不出洛陽皇城,外有李密圍攻,內受王世充的控製,苦悶憤怒又無實權,做了一年什麽事也幹不成的皇帝後,於皇泰二年四月被王世充所篡,五月被殺,死時祝告自己來生絕不再生於帝王之家。
隋朝至此而絕,共曆四世:文帝楊堅在位二十四年,改元一次,年號曰開皇(581-600),曰仁壽(601-604);煬帝楊廣在位十五年,年號大業(605-618);恭帝楊侑在位二年,年號義寧(617-618);楊侗在位二年,年號皇泰(618-619)。楊侗也被王世充諡為恭,但不為正統所承認,所以他沒有正式諡號,後人有時稱他為皇泰主。
宇文化及是隋大將,功臣宇文述長子,小時是長安有名的浪蕩公子,因功臣之後深得楊廣信任,一直做到掌管禁軍的機要軍職。宇文述雖與北周帝家同姓,但史載他家祖上實際是宇文家奴,隨主人之姓所以並不算北周皇族。可能是因為這個緣故,宇文述在楊堅得勢後就積極靠攏,隋建立後東征西討立有大功。隋待他家也不薄,宇文述富貴終身,第一次征高麗時大敗而歸有大罪也隻是暫時削職,不久又被起用在楊玄感反時再建大功,最後於大業十二年去世。其二子宇文士及娶蕭後唯一的女兒南陽公主為妻,三子宇文智及也在朝為官。楊廣直到亂兵闖進來之前的一刻,對他家一直是無比信任的,可宇文化及最後來了這麽一手! 不過當年楊堅對宇文氏不也是這樣嗎?
宇文化及的這次叛亂,共殺楊氏一帝 - 楊廣,一偽帝 - 楊浩 (實際為當年九月宇文化及稱帝時被殺,此處一並計入);四親王 - 齊王楊暕,趙王楊杲,廢蜀王楊秀,楊昭長子燕王楊倓;其他近支小王爺九人 - 楊秀七子,楊暕二子,和其餘隋宗室和外戚一幹人等,幾無遺留。楊堅一脈子孫,在楊廣和宇文化及的共同努力下,至此幾乎全滅。其他大臣家人等也被宇文化及殺掉不少,包括奸臣虞世基,裴蘊,大將來護兒,兩個姓宇文的人也倒在了屠刀下:宇文協和宇文皛。這位宇文三白公和梁公蕭钜(蕭後親弟弟之子)一起為楊廣的兩個小白臉損友佞臣,專門陪楊廣宴飲作樂幹壞事,還出入後宮淫亂後妃,這次兩人也一起被殺了賬去陪楊廣了。當年楊堅篡周時,殺周一帝 - 孝靜帝宇文闡,宗室七王全家和宇文氏其他族人等若幹。近四十年後,曆史又讓一個姓宇文的人對楊氏來了個大屠殺,難道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嗎?
蕭後成了寡婦,是非就找上門來了 - 不過不是當時,而是千百年後的演義小說書上。關於這個故事有各種版本,但大致不離蕭後成為宇文化及的妃子,以其美貌迷住了新主人,成為宇文化及後宮之寵等等。這個故事有一個致命的破綻,就是蕭後的年齡。蕭後應生於570年左右,到大業十四年時大約已有48歲,公元七世紀初年近半百的婦女,即使她幼時以美豔聞名,她是養尊處優的皇後,可當時沒有現在這些稀奇古怪的保健品和化妝品,更沒有拉皮等魔術,她還能有多大的女性魅力?宇文化及出於某種變態或報複心理命蕭後侍寢一兩次是完全可能的,而蕭後也隻有服從,但像演義中的那樣蕭後又迷住了宇文化及,她又被封為某妃,寵冠宇文化及後宮等等我認為隻是小說家言而已。按中國虛歲算法已經五十歲的婦女,即使想和十幾歲的小姑娘們爭寵,能爭得過嗎?
殺完人後,宇文化及率領十餘萬禁軍,帶著包括蕭後,楊浩等在內的大批原隋後宮和官吏等北返,號稱返回長安。這時李密圍攻洛陽正打得如火如荼,六月,宇文化及軍進洛陽東一線,被擋住了去路。宇文化及遂進攻李密所據黃河北重鎮黎陽,但多次進攻都被守將徐世勣擊退,傷亡不少。
不錯,這裏提到的李密就是當年楊玄感反時的重要謀臣李密。他在楊玄感敗亡後,奇跡般地逃脫了懲罰,在過了一段東躲西藏的生活後,投入了農民起義軍瓦崗軍翟讓陣中。李密頗有謀略,逐漸脫穎而出,尤其在為翟讓定謀陣斬張須陀後另立一營,最後他勢力越來越大,從大業十三年二月起開始進攻洛陽,並殺掉翟讓占有瓦崗全軍,從謀士變為天下的有力爭奪者。洛陽城內的是隋朝的最後一點殘餘,楊廣最後去江都時留守東都的越王楊侗在得到楊廣死訊後,於大業十四年(武德元年)五月繼位,改元皇泰。楊侗並無實權,外有李密的進攻,內受王世充等權臣的控製,這個最後的隋政權隻是苟延殘喘而已。洛陽有堅固的內城牆,幾乎為當時人力所不能及,李密軍人數眾多,又攻占了洛口,興洛二倉無糧食之憂,但對洛陽宮城無可奈何。城中尚有大批隋軍,還有不少存糧,所以王世充還能不時出擊,到宇文化及回來的時候,王世充和李密已經大戰四次,小戰七十餘次,雙方傷亡慘重,總的來說是洛陽糧食將盡,且傷亡得不到補充,快要撐不下去了。這時在李密軍側背後方出現的宇文化及,使得洛陽附近的形勢變得非常微妙。
對洛陽來說,李密和宇文化及都是大反賊,最好是都能消滅,但兩者又有區別。李密總算沒殺過楊家的人,而宇文化及才是絕對沒有任何和解的可能,一定要消滅的頭號大逆賊。於是洛陽城內有個名叫婁敬的提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建議,何不招安李密,再讓他去打宇文化及?讓兩賊互鬥,洛陽也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不管這個建議聽起來有多瘋狂,洛陽抓住了這個唯一的機會向李密拋出了誘餌:封爵魏國公,授職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台行軍元帥,並入洛陽輔政。條件是:先消滅宇文化及。
李密不是傻瓜,他當然明白洛陽的用心。但對當前腹背受敵的局麵,他也有顧慮。宇文化及軍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原隋禁衛軍,現在有一路打回老家去的動力,其戰鬥力不是李密手下人數眾多,但主要由起義農民構成的軍隊可比的。洛陽城池高厚,守軍尚有若幹,也不是一兩天就能打下的,放著宇文化及在背後根本不行。好在宇文化及軍雖戰力凶悍但遠道而來沒有可靠的立足之地,且軍糧不濟,李密較有把握先將其消滅,而且洛陽現在還是隋家,暫時受招安也不丟臉,洛陽城內糧已不多,李密相信城裏那幾隻快餓死的甕中之鱉也鬧不出什麽名堂來了,所以他決定先受洛陽招安消滅宇文化及再說。洛陽來使肯定還(在王世充的默許甚至授意下)向李密添油加醋說了洛陽城內臣民一體無比仰慕魏公痛恨王世充,人人期待魏公早滅逆賊入朝輔政,李密的腦子裏肯定也浮現出了這樣一幅畫麵:洛陽宮城正門大開,自己素服儒冠騎著高頭大馬,身後武將如雲謀士如雨,護衛軍士衣甲鮮明映天蔽日昂然入城,百官臣僚跪在街道兩旁,楊侗站在正中恭迎魏公,王世充叩頭如搗蒜,接下來就是執掌隋朝權柄,像撚死一隻螞蟻一樣幹掉王世充,再就是輔政多久就可以讓楊侗禪位的問題了。。。
武德元年七月,李密全軍回頭對付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軍糧不繼,不能再相持下去,主動進攻與李密軍戰於童山。李密雖人數眾多但打不過宇文化及的正規軍,李密本人都中箭墜馬,左右皆逃散,多虧手下將領秦瓊(不錯,就是後來為唐大將,又為百姓人家做門神的那位秦叔寶)拚死救護,又率軍再戰擊退敵軍救出李密。這一戰讓李密領教到了原朝廷禁衛軍的厲害!
但童山之戰並未改變兩軍的整體態勢,李密不過小敗,宇文化及軍情況沒有改善,軍糧將盡,又無可靠的立足之地。這十餘萬隋軍隻是因為北返的希望才跟著宇文化及叛亂北歸,並不是因為對他有什麽出生入死的忠誠,現在眼看跟著他沒什麽奔頭了,於是宇文化及軍就像陽光下的冰雪一樣融化了。其手下大部歸降李密,最後還剩二萬餘人,由宇文化及帶領退據魏縣,蕭後等也被帶到了魏縣。
在魏縣的宇文化及已經窮極無聊,又身負弑君惡名,天下雖大卻無容他之處,幹脆臨死前爽一把,於九月殺掉了傀儡皇帝楊浩,在魏縣自立為帝,國號為許。到了武德二年正月,唐將宗室李神通進攻魏縣,宇文化及敗走聊城,李神通續攻聊城不克,最後雄據河北的夏王竇建德率軍虎口奪食攻克聊城,俘獲宇文化及全軍及蕭後等原隋後宮臣僚。
竇建德起於民間,作風頗淳樸,一直奉隋正朔,楊廣死後他繼續在名義上尊東都洛陽為主。此時獲得原隋後宮和官僚,他對蕭後執禮甚恭,稱臣跪拜,為楊廣發喪,將蕭後安置於武強縣,並將宇文化及家族及死黨等全部處斬。蕭後唯一的女兒南陽公主嫁給宇文化及二弟宇文士及,生有一子,宇文士及這時已西逃歸唐,現在母子二人在竇建德處。南陽公主的兒子姓宇文,也算是亂黨一族,但因其母親的特殊身份,竇建德特地詢問公主,若舍不得可以赦免不殺。南陽公主此時已經恨透了宇文家,兒子是自己生的,但更是宇文家的人,所以竟忍痛讓兒子一起被殺!
武德二年(619)四月,嫁在突厥的隋義成公主遣使來迎蕭後,蕭後帶著自己的孫子,齊王楊暕的遺腹子楊政道出塞北入突厥。南陽公主未北上,一直在竇建德處,竇敗後於洛陽出家為尼。宇文士及這時已是唐臣,不忘發妻來洛陽找公主欲重為夫妻。南陽公主已對宇文家恨之入骨堅決不和他見麵,宇文士及倒是個多情種子,在外苦苦哀求,公主最後發火說若要相見,我死了就可以! 宇文化及這才無奈離去,一對當年的恩愛夫妻就這樣被血腥無情的政治現實所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