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歲月

願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
個人資料
正文

2023晚秋中歐行(7)維也納:相遇克林姆特

(2023-12-15 07:05:50) 下一個

第一次看到《吻》是多年前在日本友人的診所。對這幅畫的第一印象就是覺得它跟西方傳統油畫不同很有新意。我們那代人還是缺乏素質教育出國前印象最深刻的油畫作品居然是羅中立的《父親》。後悔當時沒有問一下醫生友人《吻》的作者及創作背景。之後在不同的場合多次看到過《吻》也因缺乏求知之心而“熟視無睹'。這一錯過就是好幾十年。直到做維也納旅行攻略,才看到不少遊記提到"Do not leave Vienna without seeing 'The Kiss'" 。驚覺原來《Kissing》就是早年在日本友人診所看到過的男女擁吻的金箔畫!友人早年留學德國,最喜歡把維也納掛在嘴邊。難怪他會在自己的診所掛克林姆特的《吻》。不到長城非好漢!來到維也納,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去看《吻》洛!

那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我們對秋陽下的貝爾維第宮甚是期待。盡管酒店離火車站不遠,但為了節省時間還是打算把行李直接存入車站底層的Luggage Locker。和女兒在瑞士旅行的時候經常把行李扔進站台上的Locker就直奔景點。可不巧我們搜遍全身還差兩歐硬幣。求助於旁邊一個麵善的小姐姐想用5美刀換她兩歐硬幣,小姐姐有些遲疑嘀咕到:“我去哪裏換回歐元呢?”。情急之下我幹脆把5美刀紙幣塞進她的左手不客氣地從她右手“搶過”兩歐扔進機器鎖上Locker!情急地安慰她到:任何銀行都可以,你沒有吃虧的!那番猛操作事後覺得自己太過簡單粗暴!和時間賽跑,我容易嗎我。最近看到國內在搞2023年度最火網絡詞,摘得桂冠的是:特種兵式旅遊。是指年輕遊客中興起的一種新的旅遊方式,即用盡可能少的時間、費用遊覽盡可能多的景點。今天我們兩個老阿姨也進入特種兵狀態了。平常在家時的徒步和快走關鍵時候是可以拚一下的。我們一路飛奔,10多分鍾後,貝爾維第宮殿映入眼簾。氣喘籲籲地站在上宮前麵,下宮和草坪沉浸在金色秋陽之中!話不多說先參觀花園!

上貝爾維第宮後花園

正麵

 

 

 

 

 

 

貝爾維第宮

 

 

 

 

 

 

一圈下來再回到上貝爾維第宮門口

貝爾維第宮(Belvedere Palace):又稱美景宮是一組壯觀的巴洛克宮殿,由兩座宮殿—上貝爾維第和下貝爾維第組成,它們之間由一座精致而寧靜的巴洛克花園相連,布滿雕塑、噴泉和精美的花壇。這個宮殿群建於18世紀,最初是為奧地利的重要將軍、政治家歐根親王所建。歐根親王是瑪麗亞女皇的父親查理六世,伯父約瑟夫一世,和爺爺利奧波德一世時代的名將和重臣。上貝爾維第宮擁有華麗的大理石大廳和精美的天花板壁畫。展出了包括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的《吻》在內的著名藝術作品。如同去柏林尼菲爾特提博物館的眾多遊客都是為看鎮館之寶娜芙蒂蒂半身像一樣,來貝爾維第宮參觀的絕大多數遊客也都是衝著克林姆特的《吻》而來的。在售票口遊客們如被問是要上宮票還是下宮票大都回答說想看《吻》。哈哈!看來現如今歐根親王和克林姆特是相互成就啊!

 

今天參觀的主角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是一位奧地利象征主義畫家,被廣泛認為是維也納分離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主要以女性肖像、風景畫以及裝飾藝術著稱。克林姆特的畫風獨特,他廣泛使用金箔,針對這一技法有人分析他是受金匠父親的影響,由此創造出獨特的、迷人的視覺效果。這種技術和風格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得尤為突出,例如在他最著名的作品《吻》中。

《吻》創作於1907年至1908年之間,是克林姆特“黃金時期”作品的巔峰之作。這幅畫的尺寸相當大,約為180厘米×180厘米,采用的是畫布和油彩材料。它描繪了一對戀人在花壇中的擁吻。男女主角被描繪得非常精致和生動,呈現出一種浪漫而夢幻的氛圍。畫麵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是兩位主角的擁吻,而下半部則是他們站立的花壇。克林姆特在這幅畫中運用了大量的黃金色調和複雜的圖案,這些圖案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成為他作品的標誌性特征。他將男性和女性的服裝以不同的圖案和質感來區分:男性的服裝以直線和方形圖案為主,象征剛強;而女性的服裝則采用了圓形和曲線圖案,象征柔美。這些細節的運用體現了克林姆特對形式和象征的深刻理解。

《吻》不僅是克林姆特作品中的經典,也是象征主義和藝術新派運動的代表作。這幅畫以其獨特的風格、豐富的象征意義,以及對愛情永恒主題的深刻探討,在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吻》前上課的孩子們。真羨慕他們,從小就接受藝術熏陶。

 

 

上麵三幅都是克林姆特筆下的女性形象

宮殿中廳,從窗戶可以眺望夕陽下的花園和下宮

 

 

 

本人完全是藝術小白十分缺乏繪畫天賦,小的時候連太陽都畫不圓。但各處旅行博物館看多了也逐漸得到些感覺。去過法國小鎮Honfluer後一發不可收拾追著看印象派的展。今年專門去Met看過兩次特展。其實家門口芝加哥藝術學院就有30多幅印象派真跡,我竟然都沒有去看過,慚愧!不過,想要學習提升任何時候都不晚。旅行帶給人的樂趣實在太多了,甚至可以改變你!下圖這幅《阿黛萊德·布洛赫-鮑爾的肖像I》也是克林姆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現藏於紐約Neue Galerie美術館,下次去紐約一定一睹真容!

《阿黛萊德·布洛赫-鮑爾的肖像I》是維也納富商鮑爾為妻子定製的肖像畫,被稱為奧地利的《蒙娜麗莎》。此畫命運多桀,被鮑爾夫婦的侄女瑪麗亞·阿爾特曼以1.35億美元,賣給了美國收藏家羅納德·蘭黛。克林姆特的作品當初在維也納藝術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他的一些作品甚至被認為是淫穢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藝術風格逐漸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讚賞。今天,克林姆特被認為是現代藝術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對20世紀的視覺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2/15/202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