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歲月

願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
個人資料
正文

奇妙神山--聖米歇爾山之旅

(2022-05-31 07:06:27) 下一個
聖米歇爾山,又稱聖彌額爾山,(Mont-Saint-Michel and its Bay)是法國著名古跡和天主教朝聖地,位於芒仕省一小島上,距海岸兩公裏。小島呈圓錐形,周長900米,由聳立的花崗岩構成,海拔88米。聖米歇爾山是天主教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岡之外的第三大聖地,曆史悠久,自然風光優美。1979年,聖米歇爾山及海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聖山由法國國家古跡中心負責維護修繕與管理。
 
 
聖米歇爾山所在的聖馬洛海灣是一片灘塗,潮汐不斷地將沉積物衝上岸,使得聖米歇爾山成為了一座孤島,隻有漲潮時才形成島嶼,而退潮時通過灘塗與大陸聯通,頗具神秘色彩。這也是聖米歇爾山之所以如此受遊客歡迎的原因之一。
 
 
 
不可否認,這些唯美圖片勾起了我對聖米歇爾山的心之向往。
聖彌額爾山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08年。據說,當時一位來自阿弗郎什小鎮的紅樞機主教奧貝夢見大天使聖彌額爾。一天夜裏,聖彌額爾天使在電閃雷鳴中第三次出現在奧貝的夢中,他用自己的神指在奧貝腦門上點了一下。從夢中醒來的奧貝主教摸到了腦門上的凹痕,這才恍然大悟,於是立刻趕往墓石山,著手完成大天使的神旨。聖彌額爾山上就這樣有了第一座教堂。在阿弗朗什的聖維傑珍寶室,今人還可見到據稱是留有天使指孔的奧貝爾主教的頭蓋骨。此後,無數的教士和工匠將一塊塊花崗岩運過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頂。眾多建築師和藝術家在這些堅硬的岩石上修整和雕琢。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努力,直到16世紀,聖米歇爾修道院才真正完工,奧貝爾的一場夢讓人整整忙活了8個世紀。後來,人們又在山腳下修建了眾多的店鋪和旅館。
 
 
 
有免費擺渡車送遊人從陸地至孤島。但想想舊時教徒和工匠們在簡陋艱苦的環境下搬運巨石修建聖山,不禁肅然起敬。同時為了在不同角度拍攝聖山決定徒步前往。春末夏初的草甸上開滿紅色野花。
 
 
 
聖彌額爾山所處的聖馬洛灣以漲潮迅猛聞名遐邇,最高潮與最低潮時海平麵的落差高達15米。由於海灣深水區不多且底部平坦,退潮時大海距離岸邊有15至20公裏。通常漲潮的速度相當於一個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時4公裏,順風時速度則增加到每小時30公裏。因為聖馬洛海灣潮水如此“善變”,流傳著許許多多可怕的故事,比如,會追趕騎士的漲潮,在巨大的流沙中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滿載貨物的馬車,陷入淤泥不能自拔而悲慘死去的旅人。海灣的退潮往往也開始得非常突然,也許幾分鍾前還是一望無際深不可測的大海,突然之間海水退向遠處,滿眼望去已是裸露的海灘和海灘上顏色很特別的流沙。

幾乎所有的法國古典文學大家,從雨果到莫泊桑,都曾經被它的多變所迷惑。雨果描寫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會遭到驚心動魄的埋葬,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的確,這些沙表麵看似平坦光滑、鬆軟安全,可一旦不小心滑落下去,它內部的暗流就會像蛇一樣滑動,鬆軟的被潮水浸泡的表麵變成淤泥將你死死地纏住,猶如陷入沼澤一般難以自拔。所以說聖米歇爾山是一座集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神山。是當之無愧的法蘭西象征。

 

 

擺渡車下車點。

 

 

舊時照片顯示,火車曾通到山腳下。

 

 

 

 

 

 

 

 

展示信徒生活的照片

 

 

 

 

儀式進行中

 

 

超大水龍頭

 

 

陡峭石階讓腿腳不好的遊人隻好望山興歎了。

 

 

左側灘塗上可見小螞蟻般赤腳趕潮的學生們。

 

 

 

 

小孤島,潮汐來臨的時候一定會被第一個淹沒。

 

 

曆經滄桑雄姿依舊的建築

 

 

灘塗綠洲

 

 

買票進入修道院和大教堂參觀,€11帶語音解說。

 

 

莊嚴肅穆,精美絕倫!

 

 

 

 

古樸典雅

 

 

耐看的細節及與之匹配的玻璃窗。

 

 

聖經故事浮雕。

 

 

1204年法蘭西將諾曼底吞並後,聖米歇爾被人縱火焚燒,老修道院被完全燒毀。1211年法國國王菲力浦二世下令修建一個新的修道院,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聞名遐邇的拉梅維耶爾(意為"奇跡")修道院。顯然,菲力浦二世想以此來向大天使米歇爾及被焚毀的修道院贖罪。最終僅耗時17年(對那個年代而言是不可思議的)就完成了這一舉世聞名的建築傑作,至今它仍被公認為中世紀哥特式建築的典範。
 
 
修道院尖頂的大天使米歇爾金像清晰可見。
 
 
這些巨大的石柱支撐著上麵的十字回廊。
 
 
 
 
 
 
回廊一側的巨幅玻璃窗可極目遠眺。
 
 
 
 
教徒們在這裏獨步誦經。
 
 
 
 
配有全木拱形穹頂的大食堂。
 
 
大天使聖米歇爾浮雕。
 
 
 
 
 
 
 
 
 
 
 
 
 
 
這個位子有一個巨大的木製裝置通過鎖鏈把山下的物資運上來。
 
 
 
 
 
 
光與影的融合
 
 
內部參觀結束。
 
 
出來可見聖山另一端的景致。
 
 
 
 
毫不懼人的沙鷗
 
 
 
 
 
 
石縫裏頑強生長的野花。
 
 
 
 
 
 
蔓藤纏繞的瞭望哨位。聖米歇爾山在百年英法戰爭中也從未失守過。成為法蘭西的驕傲和榮耀。
 
 
 
 
 
 
 
 
又見學生們在灘塗趕海。潮汐凶猛的每年3月和9月恐怕是不允許遊人下去的吧。
 
 
 
 
花堅強們!
 
 
 
 
 
 
 
仰望曆時800年修建的巨大石體建築群,回首曆史,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母鷗孵蛋,雄鷗站崗,模範海鷗夫妻!
 
 
 
 
 
 
 
 
 
 
 
 
人潮湧動的商業街
 
 
整理心情,等待日落西山!
 
 
聖米歇爾山巧奪天工的建築群和它們背後的那些古老傳奇的故事讓人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謝謝看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宇都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是的,相得益彰!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像拉薩的布達拉宮,寺廟因山而壯觀,山因寺廟而得仙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