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獨嘯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門外看歐洲==序言--中西人文對比

(2019-12-02 10:09:55) 下一個

門外看歐洲

走在中國的大街上,考察十個中國人,就會發現這十個中國人,對社會和國家認知的精神意識大致相同;走在歐美的大街上,考察十個歐美人,就會發現這十個歐美人,對社會或國家認知的精神意識完全不同,甚至背道而馳。

歐美資本主義現代民權至上的思想文化意識體係,與東方儒家封建神權崇拜的思想文化意識體係有著本質的區別:歐美的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意識裏,政治政權領袖與老百姓是無地位差別的,是平等的;民選的政府官員是由納稅人養活的,而不是由政府來養活普通百姓;政府的執政能力好,是應該的,是它的職責所在,不值得讚美和歌功頌德;而政府的執政能力差,那就是失職行為,就得大批特批,直到趕下台為止。

而在儒家封建神權崇拜的思想文化意識體係主宰下的中國底層“芻狗”的思想意識裏:皇帝或執政黨統治者是高高在上的,神聖不可侵犯的,是施予者;底層“芻狗”是由皇帝或政府來牧養的,而不是由底層“芻狗”來養活皇帝或政府;而且底層“芻狗”絕對地、無條件地跪伏服從於皇帝或政府神權占有者的膝前,並且不能有任何冒犯反對皇帝、或政府神權占有者的思想意識行為;所以,皇帝或政府執政者的政策,稍微對底層“芻狗”有益,那就得不遺餘力地對皇帝的皇恩浩蕩歌功頌德、拚命塗脂抹粉,或對執政者感恩戴德,感激之涕淚交流矣。

二戰功臣,可以稱作英國公民的大救星——邱吉爾,他使英國人民免遭納粹德國的蹂躪,卻在二戰後的民主選舉中慘遭失敗,隻好無可奈何地宣稱:“偉大的公民是不知感恩的!”但他這話本身就不太正確:邱吉爾領導英國公民打敗德國納粹,是英國公民受托與他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邱吉爾對英國公民,從本質上而言,不是有恩,而僅僅是盡職盡責而已。

中國的毛澤東,統一中國立下功勳,對中國人民而言,其本質上與邱吉爾對英國人民差不多;可是在儒家封建帝王神權崇拜的思想文化意識、武裝的中國人民的思想意識形態中,毛澤東就是中國老百姓的大救星,理所當然地享受中國人民的歌功頌德,和讓中國人民徹底地跪伏、崇拜、感恩於毛澤東的共產黨神權之下。

對待國家的象征——國旗,東西方表現出截然不同態度。美國人擁有撕毀、焚燒國旗,表達對政府施政不滿的法律保障的權利,美國人可以把國旗圖案,作為內衣、短褲、體恤衫的裝飾圖案;中國的法律規定,中國公民在任何時候、任何場所都不能對國旗不敬,不能把國旗圖案用在任何不莊重的地方或場所。然而,這並不表示美國人不熱愛美國,相反,美國人熱愛美國的程度,遠遠超過中國人熱愛中國……例如:很少有美國人加入其它國籍;而旅居在國外的中國人,隻要有條件,就迫不及待地加入所在國的國籍,居住在中國大陸的許多高官、富豪,都暗中持有其它國家的護照。克林頓總統在北大演講,一位中國“憤青”與他針鋒相對,表現出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激情;然而這位中國“憤青”留學美國後,卻以中國政府宣布為邪教的“法輪功”的成員,取得美國綠卡。留學歐美的中國留學生,一般不會返回中國。

在中國曆史上,中國的戰俘,是沒有任何出頭之日:要麽被敵人屠殺,要麽被流放。例如,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有小部分具有堅定的民粹主義精神的誌願軍戰俘,不顧美國或台灣給予的優惠條件的勸阻,返回中國,最終卻遭受到終身流放邊疆的命運。而歐美的戰爭戰俘,返回自己的國家後,卻不會受到任何歧視,而且會把他們當作英雄對待。例如,法國的民族英雄——戴高樂將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經被德國軍隊俘虜,在德國的戰俘營裏生活了兩年。當他回到法國後,照樣憑借他優秀的軍事才能,在法國軍隊中迅速升遷,最後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國英雄,成為第三法蘭西共和國的締結者,並且三次當選為法國總統(戴高樂會說流利的德語,就是他在德國戰俘營裏學會的)。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的文藝表演,東西方兩位大導演,在潛意識裏,把各自的文化特征,基本表現出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數萬人的盛大、奢華、無以倫比的磅礴氣勢,構成誇張的巨大場景,華麗而誇張的統一服飾(即使水手都穿著孔夫子的“峨冠博帶”),整齊劃一的動作,相同的樂器,即使演員的麵部表情都完全相同(嚴肅、冷峻、神聖、道貌岸然的神態)……充分展現出儒家文化的本質:全體中國人隻能有同一個聲音、同一個動作、同一種思想、同一個夢想;充分展現出儒家思想文化意識武裝的中國導演們,好大喜功地炫耀天朝帝國狂妄無知、夜郎自大的至高無上的神權,和舉天下唯我獨尊的中央帝國的“無與倫比”的國威;充分展現出中華民族追求表麵虛華、浮華、奢華的炫耀心態;小女孩假唱、煙花大腳印是由電腦特技合成等“醜聞”,從側麵反映出中華民族是一個沒有誠信、不守信用、弄虛作假的民族。護送奧運會旗的入場,是由共和國的軍人,這表明中國一直是由軍權主宰的社會,誰掌握著中國的軍權,誰就掌握著中國社會的命脈。

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不必多說由全體英國人民(以工人為主、工程師、貴族等)共同打造奧運盛會,再現英國在工業革命時期的各種人物的生活、工作場景;在壓軸戲表演上,幾百個各種各樣的不同膚色、不同血統、不同行業、不同衣著的自願演員,各唱自己的歌、各跳自己的舞、各做自己的事……初看雜亂無章、場麵混亂不堪,實際上卻是井然有序、互不影響、互不幹涉……完全自由和諧的各種生活場景!充分展現出資本主義文明的精髓:自由、平等、博愛、互尊……開幕式中大規模地宣傳醫護人員對病魔的鬥爭,充分表現資本主義文明對弱者的關懷……開幕式中也有公開“造假”的鏡頭:電影007中的特工演員,不卑不亢地護送英國女王,坐直升機空投到奧運會主場館,跳傘時的“女王”是假的(其它時候都是真女王)。但這並不表示英國人一個弄虛作假的民族:人人都知道那是在演戲,八十幾歲的女王不可能真正跳傘,而且導演有意顯示跳傘時的“女王”的特寫鏡頭,與真正女王不同(即使粗心的觀眾都可以看出)。這也表明英國是一個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國家;在伊斯蘭教原教主義者的恐怖主義的威脅下,有身懷絕藝、無所不能、隨時準備自我犧牲的特工人員,在時時刻刻地保衛英國人和奧運會的安全……護送奧運會旗是由聯合國的官員、著名的反政府人士(印度裔女士,她對曆屆英國政府都持批評的態度,是英國曆代政府都視為洪水猛獸的人物)等,這表明英國是一個真正的對世界各國開放的民主社會。

又如香港,當英國殖民統治香港期間,香港是中國大陸窮人、弱者的避風港,曾經有百萬計的大陸窮人逃亡到香港,大多受到英國殖民政府的接納、收留,讓他們能夠在香港安居樂業。當香港回歸中國政府後,香港成為中國富人、權貴的避風港,現在的香港僅僅接受中國富人的移民申請。這就是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產生的政治政權,對待各階層民眾的態度:儒家文明是為富人、權貴服務,不遺餘力地維護富人、權貴的根本利益;基督教文明偏向於窮人、弱者,能夠盡可能地照顧窮人、弱者的利益,當然也維護富人的利益,盡可能地維護所有個體的根本利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