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鼓》是德國諾貝爾獎得主君特·格拉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小奧斯卡目睹了家人的虛偽和納粹勢力的猖獗蔓延,便決定不再長大並做一個小侏儒,他每天靠敲打一隻鐵皮鼓來傳達自己的憤怒。將這個類似卡夫卡《變形記》的故事改編成電影並非易事,而《鐵皮鼓》這種傳記性極強且有魔幻色彩的故事則需要導演將人物性格完全灌注到主角一人身上。施隆多夫的嚐試無疑是成功的:影片榮獲戛納金棕櫚大獎,也讓小說被更多人知道。《布拉格之戀》改編自米蘭·昆德拉編著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講述了風流成性的腦外科醫生托馬斯和女招待特麗莎、畫家薩賓娜之間錯綜複雜的愛情糾葛。影片的劇情圍繞於托馬斯、特蕾莎與薩比娜三位角色複雜的關係中,看似庸俗的三角戀中蘊含著作者對生活態度的哲學思考。電影將原著主題展現地比較成功,它不僅把握住了小說的精髓,還以電影的方式將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內涵闡述的很到位。
影片該編自哥倫比亞作家諾貝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小說不僅表達了“經曆愛情的折磨是一種尊嚴”,更重要的是展現了哥倫比亞的曆史。 當它被搬上電影熒幕,脫去大文豪所有的文字魅力,轉換成影像之後,愛情是它唯一的精髓,故事線就像細細的泉流,和緩、靜謐,富有生活氣息和世俗煙火味兒。
導演: 陳英雄
編劇: 陳英雄 / 村上春樹
主演: 鬆山研一 / 菊地凜子 / 水原希子豆瓣 6.0 IMDb 6.3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
自1987年在日本問世以來,該書在日本已銷出1500餘萬冊(2011年統計),平均每6-7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是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美國華人學者李歐梵教授在他的散文集《世紀末的反思》將《挪威的森林》列為20世紀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十部文學譯著之一。
因為原著太過暢銷,所以自籌拍就備受關注。最後作者村上春樹親自選擇了拍過《青木瓜之味》並曾憑借《三輪車夫》勇奪威尼斯金獅大獎的越南著名導演陳英雄擔任導演。可影片上映後評論兩極分化嚴重,許多書迷表示不滿。也再次驗證了小說越出名改編成電影的難度就越大的真理!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莫言 / 陳劍雨 / 朱偉
主演: 鞏俐 / 薑文
《紅高粱》改編自中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紅高粱家族》。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曆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粱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夥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電影於1988年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華語電影史上首個三大電影節最高獎。也從此開啟了中國電影縱橫國際的10年黃金之旅。該片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麵,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令人看得暢快淋離。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蘆葦 / 餘華
主演: 葛優 / 鞏俐 / 薑武
豆瓣 9.2 IMDb 8.3
《活著》是中國著名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餘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
1994年,張藝謀將其搬上銀幕,因為違規參賽,該片一直被列為“禁片”而無緣國內大銀幕。葛優憑借此片榮獲當年戛納影帝。該片也被稱為張藝謀迄今為止最好的一部電影!
下麵摘錄一些網友點評:
行者:為小編點讚。《簡愛》還是喬治斯科特的版本好!不僅演員出色,而且配音都是上譯廠的大師。
Wind: 簡愛我喜歡1970版的,這個版男女主,電影配樂和配音都是經典!
老袁:如有前蘇聯所拍《複活》等,就圓滿了了。期待此公眾號盡可能地推出眾人皆知的名著改編的電影。
銀河(不忘初衷):《紅與黑》在哪啊?
154處張:應該還有其它的,比如《浮士德》《巴黎聖母院》《麥克白》。
Vent::還有《老人與海》。
MWM:不該落掉《牛芒》。
一束光的過錯:百年孤獨寫的那麽好,都不拍電影,估計是太難拍了。。。
Vincent:少了《霧都孤兒》《卡斯特橋市長》《紅與黑》等。
夜深人勿擾:沒有德帕迪約的基督山伯爵。
守望者:怎麽沒有《與狼共舞》呢?
貓膩卡:想看波蘭斯基的《怪房客》。
Ruv:沒有奧遜威爾斯改編的審判,布列鬆改編的錢。
Darcy:感謝資源!就是布拉格之戀的上映年代是1988而不是2012哦。
老嫗:太謝謝了!經典中的經典。如果有《複活》,《牛氓》等前蘇聯的就更好了。配音,還是上影廠老一輩們的配音精彩。李梓,童自榮,邱嶽峰等,至今難忘。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