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beestyle麗人行

賺足夠的錢買經濟艙去看世界; 過一種簡單有意義的生活;與友分享旅行,美食,品味/位人生,麗人萬裏行!
(非ZT 的原創文字及照片謝絕轉載,歡迎轉發!)
個人資料
lire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有感於'有感於大學申請發榜之際'

(2019-02-02 16:28:32) 下一個

有感於"有感於大學申請發榜之際"   12/24/2015

 

 

 

這兩天我在這兒的PCE CLUB 讀到有人寫了<<有感於大學申請發榜之際>>, 他/她的大多觀點我還都算認同, 也許文章寫得有點"嚴肅",有點"高調", 有點"說教"?

以致引來有人憤憤的質問, 問作者"您今年有高中畢業考大學的孩子麽?" 好象作者站著說話不腰疼. 我很少轉別人的這種如何教育子女的文章, 鑒於自己也有個高中畢業考大學的孩子,就破例在我的文後附一下供"背景" 參考, 不管怎樣, 他/她寫的一大篇的那個意思還是可供慘考的.

其實他/她的文章不用寫那麽長, 幾點就概括了: 國人更愛望子成龍, 誰不盼孩子好,有出息呀,可您的孩子他自己還得是條"真龍",說不好聽了得各方麵是"那塊料","逼成的龍爬上了藤也很辛苦,大人孩子都辛苦, 也不見得就咋樣;我們過來的父母也都知道, 上大學, 上好大學是人生重要的一環, 一站, 尤其是國人, 有時就是改變人生命運的唯一出路(比如以前國內脫離農民的身份, 隻有上大學這條出路), 這都是人之常情, 無可厚非, 不過隻講爬藤,把能不能上一流藤,二流藤做為LOSER 或 WINNER的標準,對於一個小小的高中生來講太早了點, 太言重了點兒, 我們這些當年既非一藤也非二藤的父母當初就不活不過了? 難道我們今天雖活的不易但不是也還活得好好的嗎?上大學, 上好大學就是人生鏈條上的一環, 一站, 離終點還遠著呢! 人人或多或少都有以孩子為"工具" 來實顯自己未完成"抱負" 和"宿願"的功利心, 有一些沒事兒, 對孩子是個向上引導和良性刺激, 別過火兒, 我知道是有不少家長就象下文所描述那樣, 處處以爬藤為要旨, 有的讓人代寫孩子的ESSY,我就碰到一位這樣的媽媽, 在我們都等孩子學琴的時侯,她在做孩子的數學題, 她先做一遍, 再讓孩子做, 然後一塊對題,講解. 我還聽說有個印度家長限製孩子洗澡時間以節省時間來學習功課. 有的爸和媽真的就像自己在考大學一般,恨不得從始致終從頭到腳都包了, 有這個必要嗎? 我說孩兒他爹,孩兒他媽, 聽口令: 稍息! 不用立正, 哈! 大人們都有虛榮和攀比心, 人性的弱點, 很難免俗, 連我女兒和她的同學都知道大人的這點心思, 這和男人比錢, 女人比老公, 家長比孩子,國人比房子大小是一個意思. 不過人各有誌, 人各有能, 這點我覺得應向多數的美國白人家長(虎媽那類的除外)學學平常心:您開您的寶馬BMW也不用雄糾糾氣昂昂地濺路人一身水, 因為WHO CARE 您開的寶馬BMW呀!我開我的經濟型HONDA TOYOTA, 走我的大道舒服自在也不必繞行! 關健是能不能, 適不適, 心態端正, 心理放鬆, 順其自然. 小孩的路讓他/她們自己走自己闖, 別代替太多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 別因去了藤就把這真當回事了, 也別因去不了藤而說藤有什麽呀,"我覺得我兒子去哈佛, 耶魯綽綽有餘呢" 這樣的阿Q也沒什麽勁兒, 那您兒子/女兒咋沒被哈佛, 耶魯錄取呢? 您兒子/女兒去哈佛, 耶魯都綽綽有餘了, 那還有什麽必要使出全身解數去申請到那裏念書呢?!

還別說, 藤就是藤, PRINCETON 大學就是好大學, 能上好大學的大多數都是不錯, 這不, 我女兒最好的朋友被PRINCETON 大學給錄取了, 我很為她高興也很為她嬌傲, 她不是我女兒, 但她是女兒的要好好朋友. 我認為PRINCETON 把她錄取是對的, 她也值得被PRINCETON 大學給錄取. 她SAT成績也許沒那麽高, GPA 也不是NO1. 前兩年她爸生病去世, 她媽媽隻靠送外賣為生, 她非常非常用功, 非常非常上進, 沒因家境不好而自報自棄, 總是笑咪咪,功課也好, 很會講話, 很自立, 所有念書,聯係大學的事都是靠自己, 她媽跟本幫不太上她什麽忙, 我猜是在暑期她自己聯係的PRINCETON 的PROGRAM過程中, PRINCETON 的老師對她印象很好, 就錄取她了, 上學的學費全免了!

PRINCETON 大學能給一些這樣的家境不太好但人很努力上進的學生機會是對的, 掙高薪的家長們付自己孩子的全費也是變相來替這樣低收入家庭的好孩子付學費, 這也是應該的, 一個社會, 一個學校在鼓勵競爭的同時也扶貧救弱, 推崇努力和上進, 這是文明的一個標誌. 相反的, 另一個各種考試校裏校外活動NO 1,SAT 拿滿分的倒被PRINCETON 給拒收了. 我覺得這也沒什麽不妥, 您孩子要是真金, 遲早會發光, 您要是比爾蓋茲, 遲早會創建微軟, 不用那個藤的光環, 您要不是馬克紮克博格, 上了哈佛也倒騰不出個FACEBOOK來. 據說那個印度男孩很愛與別人ARGUE來證明他老是對的, 很多人不喜歡他的PERSONALITY,不論是真是假, 這也會給下麵文裏提到的"爬藤"的學生和家長帶來點正麵的思考...

至於我這個俗人對女兒的要求便是, 上個"OK象樣"的大學, 學個"有用"的專業, 把大學當成鍛煉自己能力和處人處事能力的地方, 將來有一技之長, 能自食其力, 順其個性, 做個身心健康, 普通快樂的人就好!

注: 虎媽是亞裔國人出身, 但她好像把自己歸在白人堆兒裏了. 從我的口氣中您可看出我對"虎媽"戰歌那一套不感興趣.

==

==

以下是ZT PCE 黃敏文做為我寫上麵文章的一個背景資料.

有感於大學申請發榜之際

黃敏    12/17 /15  

 

 
 
 

 

 

 

在大學申請放榜之際,微信群、朋友圈都在談論某某某的孩子被某某大學錄取,某某某的孩子被某某大學拒絕。這裏很想分享一下我對這方麵的一些個人想法和心得。作為移民到北美的每位家長,我們都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比我們生活得更好,這是我們兩手空空、漂洋過海、獨自一人來到國外打拚奮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們的初衷吧。生活得更好,我認為不僅僅應該體現在物質生活上,還應該體現在精神層麵上。作為一位普通的家長,我很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討什麽樣的子女教育是不忘我們的初衷,是比較合適自己的孩子的,是能發揮孩子的潛能的。與孩子在一起18年的陪伴,我認為不僅僅是為了準備上大學,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享受彼此陪伴的同時,讓孩子載著我們滿滿的愛、信任和祝福,勇敢、自信、堅定、充滿熱愛生活的激情去開創和享受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大學申EA/ED放榜之
 
這幾天,大學申請EA/ED放榜之際開始了,上了名校的,祝賀聲蜂擁而來;被名拒絕或延遲(deferred) 的,失望、沮喪、迷茫,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憂。曾經一位朋友的孩子接到名校拒絕信時,痛不欲生地說:”我是loser, 我這輩子完了!” 
 
今天一個朋友的兒子微信我,他被一所名校延遲(deferred)了, 心情很不好。
 
以下是我答複他的,希望我的分享對大家有所幫助:
 
很能理解你被你想望學校延遲了的心情,失望是一個自然的情緒,但也很希望你能正確看待學校在人生漫長道路的作用。任何一個學校不管它有多牛,也不過是你追求的夢的一個過站,而不是終點。條條道路通羅馬,這個站去不了終點,咱換一個站。問問自己,你最想想去的終點是什麽?你最終的夢是什麽?我讀過你申請大學的essay, 你寫到你的夢是用上帝給你的天賦、才能去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麽。如果你寫的確實是發自內心的想法,那夢還在真真實實地等著你去追啊!如果你能這樣想,失望也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堅強的動力和激情。你的天賦、才能、激情是建築學,康奈爾去不了,還有許多建築學專業很不錯的學校啊!我相信你,你也一定要相信你自己. 發幾個關於這方麵的文章,希望你能靜下心來讀、用心去思考,人生的一切不順都可以化為blessing, 因為挫折能讓我們不那麽飄飄然,能讓我們慢慢落地、靜心去思考、去悟人生的實質、去逐漸建立自我認知,也就是思考”我是誰?” 這個問題。小夥子,失望幾天可以,但可別忘了從失望中走出來,那一天,你就向成熟邁進了一步、向財富庫又加了一筆...那一天,你會發現自己長大了!祝福你!
 
 
爬籐的個人看法
 
這幾天幾個群都在報哪個孩子進了Harvard, 哪個進了Princeton, 無意中把爬藤風煽得更猛了。我想分享我個人對爬藤的一些想法。
 
"爬藤“的定義到底是什麽很重要,要不然很難有針對性的論論。我個人的理解是,如果某個名校是孩子的dream school , 這個學校很適合孩子,這個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有夢想,熱愛生活,有內驅力,對生活的未知充滿好奇心,喜歡探索,這樣的孩子上名校,沒什麽錯,挺好的啊,我不把這類的家長和孩子歸入爬藤類。

 
但如果父母視把培養孩子的唯一目地為上名校,沒有考慮自己的孩子到底適不適合那所名校,孩子的一切活動都圍繞名校的指揮棒轉,有些孩子為了保證拿高GPA,沒準備好的考試,就請病假,家長幫著說謊,家長主要精力花在與上名校有關的活動上,而忽視了孩子的身心需要,忽略了其他對孩子做人做事的培養,這種子女教育我認為是爬藤。

 
我並不是反對孩子上名校,隻是覺得很多家長把上名校放到至高無上的位置,而忽略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 這樣對孩子長遠的發展並不好。我們需要反省的是:是否我們把孩子的整個童年的培養都圍繞著上名校的指揮捧轉,而忽略了其它方麵的東西,例如心理素質、身心健康、健全人格、堅毅力、韌性、內驅力、興趣、激情,生活情趣、獨立能力,社區參與的培養等等。如果孩子上奧數是出於對數學的熱愛;參加辯論俱樂部, 是出於好學,想挑戰自己;參加鋼琴和音樂比賽,是出於對藝術的酷愛,感悟到藝術對心靈深處的震撼和熏陶;參加學校體育隊,是出於那種體育帶來的壓力釋放身心愉悅的感受;到老人院做義工,是出於對老人的關愛,在給予的同時,收獲到了一種無可言語的快樂感,等等,而所有的這些都不是為了上名校為主要目的,除了做以上所有的這些喜愛的課外活動外,學習還很優秀,在這種無為而無不為的態度下,如果名校成為孩子追求自己人生遠大目標的驛站,那上名校不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嗎?

 
可現在的問題是很多父母,不顧孩子的身心需要和健康,絞盡腦汁,千方百計,不惜一切手段地把逼孩子上名校視為唯一的最高目地,那就本目倒置了。在我們的周圍經常聽到某某的孩子令人羨慕的進了藤校, 因為很多原因(多因他們的各方麵能力並沒達到那個水平,寒暑假都呆在?習班渡過,而被推進藤校的,不是自己走進去的),不得不轉到其它相對容易學的專業、或綴學,嚴重的出現了心理問題;有些孩子就知道學習考試,由於缺乏獨立生活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不都是找工的能力嗎?),畢業後很長時間找不到工作。
 
一個SAT 補習學校的owner曾告訴我:我從事這項已經10年多了,我看到很多的學生,他們進藤校時,整個社區沒人不知道的,但他們輟學或轉到其他學校時,沒什麽人知道。可謂”轟轟烈烈的進去,靜悄悄的出來”。本來從一所大學轉到另所大學是很正常的事,但在有些家長(包括孩子)眼中,上名校是可以炫耀的事,而從名校到其它學校是丟人的事。這樣的觀念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啊!
 
一位朋友與我聊天,他孩子從名校畢業在華爾街工作,短短的幾年,女兒的薪水比他父母的總和還多,但還是對自己不滿,覺得很多同學都比她混得好。如果隻比錢,地位,名利,那麽永遠也無法達到內心的平衡及和諧。  

 
以推孩子爬藤為培養孩子重心的另一弊端是家長和孩子把高中的每一次考試、每一次作業、每一個活動都視為不容失敗的重要地步,因為一二個B、少選幾個AP課,就把GPA拉下來了;少參加了一個俱樂部,也許就少了一項在大學申請表上能表現的項目; 一有閃失,也許就跟籐校失之交臂了。天天生活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再加上孩子青春期,難怪孩子和家長都情緒焦躁、心力疲憊。孩子與家長因為互相對抗而嚴重影響親子關係,有些孩子上大學也希望離家越遠越好,讓家長痛苦後悔萬分。
 
最近在微信群流傳的一個帖子”北美陪讀媽媽:從後悔到崩潰到放手,華人圈的功利教育如此殘酷”。這位媽媽在文章中描述到”在華人的圈子裏,在各家太太的客廳或餐桌上,永遠相互之間交換的都是課外補習班與如何進入名校的信息。還有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傳說中都成了神話裏麵麵俱到的學霸,相形之下仿佛唯有自家熊孩子是恨鐵不成鋼的學渣。華人愛攀比,攀比除了財富的較量,就是孩子的出息。這個出息不是一個孩子的自我突破和成長,而是放在華人價值尺度下統一的衡量標準:成績、名校、職業和掙錢的能力。" 她從隨波逐流的爬籐到兒子的叛逆到崩潰到放手到釋懷的經曆,希望能帶給我們一些思考。很敬佩這位媽媽為了兒子敢於反思和改變的勇氣和智慧。
 
我認為孩子成長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有些閑暇時間去逐漸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 -- 發現自己興趣、愛好、特長、激情,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麽等。好玩是孩子發現自己興趣的起點,好奇心是孩子探索的動力,這是孩子找到內驅力的途徑。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所做的事不一定表現得與上名校有關,但它一定會有助於孩子今後的人生。一位家長告訴我,他孩子在高中投入所有的時間在學習上,一個學期選5、6門AP課,參加很多課外活動,一心想上籐校。在高三他的GPA 趕到全年級第一,但最後還是未能被籐校錄取。在申請普通學校時,孩子最痛苦的是不知道自己喜歡學什麽。這位家長感慨地說:”孩子把時間都花在了學習和課外活動上,而我們做家長的沒有在孩子發現興趣和職業發展方麵給他一些方向和幫助,因為我從來都沒想過這個問題。現在選學校可抓瞎了,很痛苦。選對了喜歡的專業比上藤校本身更重要。” 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麽、擅長做什麽是個不斷遵循內心、不斷摸索的長期過程,也就是一個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過程。我經常告訴兒子:”注意哪些事情讓你感興趣、讓你好奇、給你帶來愉悅。找到你的才能,用這個才能去幫助他人。“ (Pay attention to what interests you. Find your talent and use your talent to help others.)
 
什麽是真正的成功
 
如果有這種情況,你會如何鼓勵孩子做出選擇:在高中選課時,如果孩子對一門課很有興趣,但比較難,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而且很難從此門課的老師那拿A。如果選這門課,可能拿B而降低GPA,也許會跟藤校說再見。但這位老師的授課質量很高,從她那會學到很多東西。家長是嗬護孩子的求知好學心,鼓勵孩子選這門課?還是為了維持高GPA而選擇比較有把握拿A的課?
 
對待這個問題,家長是更看重孩子的好學精神(love of learning) 還是看重GPA? 是有”成長心態”還是”固定心態”(出自於斯坦福心理係教授Dr. Carol Dweck 《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一書中Growth Mindset vs Fixed Mindset) ?我們能真正做到”看重的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結果嗎?” 當我們眼睜睜地孩子去犯錯誤、去摔跤、去走彎路,我們能做到淡定地讓孩子去經曆一些挫敗,隻是有時與孩子一起總結經驗教訓,但更多時間是讓孩子自己去figure it out,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積累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嗎?
 
Dr. Kenneth Ginsburg, 賓西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專長於青少年行為和心理健康,是Build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Teens: Giving Kids Roots and Wings》和《Raising Kids to Thrive: Balancing Love With Expectations and Protection With Trust》兩本書的作家。他PCE 年會主題演講中呼籲家長:我們必須要停止去用孩子在十八歲時的成就來定義成功,比如說像爬藤,進好的大學,這種思維會毀了孩子在他們二三十、四五十歲成功的能力。要是你把成功定義成去哈佛,那你就把孩子成長過程打造成上名校的大學申請履曆表的過程;要是你把成功定義成孩子在三十五歲會成為什麽樣的人,你就會思考35歲成年人的成功需具備哪些素質。對一個三十五歲的人來說,成功幸福不是你擁有什麽,而是你是什麽樣的人。成功的成年人具有這樣的素質:有價值感和目標;能修補世界,有同情心、愛心和善良;努力,堅韌;心係他人,珍惜與家人、朋友和社會的關係;堅毅性(Grit);具有創造力和創新力;有社會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和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來促進領導力和協作;能聽取建設性的批評,有終生好學精神;韌性(Resilience)” 。
 
我們也許對孩子的成就,比如成績如何、比賽拿了幾等獎等,了如指掌,很用心,並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但對孩子倒底在想什麽,有什麽樣的品質,他的心理健康狀態等等,我們都了解嗎?曾經讀過一本書,作者調整了上千位青少年,讓他們來形容他們父母的問題,有一個字出現的頻率最高,那就是:clueless. 他們反映家長跟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Dr. Ginsburg 在PCE 年會上說:”那麽如何去了解孩子到底是誰呢?那就得改變你是如何看待與孩子相處的高產出時間的。如果家長誤以為與孩子的高產出時間就是想方設法、絞盡腦汁琢磨怎樣才能讓孩子達到最大的成就,比如成績與獎項,那麽家長永遠也不會了解孩子到底是誰。家長與孩子的高產出時間是晚餐、是與孩子擁抱和親密、是與孩子平時的談論和聊天,了解孩子在想什麽。這才是最有效的親子時間,這樣反而會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取得更好的成就。想反,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短期的成就可能會讓他們興奮一陣子,但是馬上他們就會喪失激情動力。家長需要讓孩子發現自我,明確思想,鼓勵他們為這個社會和世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全文請見文尾鏈接)
 
Dr. Madeline Levine 在”The Price of Privilege - How Parental Pressure and Material Advantage Are Creating a Generation of Disconnected and Unhappy Kids" 一書中寫到,現在很多家庭環境很不錯、很”優秀“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高GPA、學校體育隊的尖子等),來到她診所尋求心理谘詢,他們中有割手腕的、有吸毒的。他們中的很多人外表陽光、有追求、努力,成績優異,但內心深處感到空虛。Dr. Levine 總結出的兩點原因是:第一是成就壓力(achievement pressure),第二是與父母在情感上的疏遠(isolation from parents) 。家長在孩子一些不需要我們的事中介入幹涉太多(overparenting),而在孩子需要我們關注的事時,我們忽視了。就像一個孩子在書中說得:“很奇怪,我好像覺得我媽時時刻刻都在,同時又覺得她時時刻刻都不在。("It is so odd that I feel my mom is everywhere and nowhere at the same time."  )Dr. Levine解釋,這個“時時刻刻都在”指得是家長過多的幹涉(intrusion); 這個”時時刻刻都不在”指得是家長與孩子缺少感情聯係(emotional connection)。家長施加壓力希望孩子成為優秀的人,但忽略了一個優秀的人是怎樣形成的這個過程。(Parents pressure their children to be outstanding, while neglecting the very process by which outstanding children are form.) Dr. Levine認為優秀不是僅僅指成績、獎杯、社會地位、名望,從心理學家的角度,優秀的人是對自己有很健康的自我認知、有愛心、能力、創造力及健全人格的人。當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是有條件的、僅與成就相關的,那麽這個孩子就會有很嚴重的心理問題的危險。
 
所以,是把人生視為馬拉鬆還是短跑,是愛和賞析孩子這個人還是愛和賞析孩子的成就,家長的子女教育方式將完全不同了。
 
在”What the Best College Students Do" 一書中,Ken Bain回答”4年大學最應該收獲什麽?” 這個問題時告訴年輕人:”第一件事就是超越成績單。有創新、成功的人一定是有比拿全A更遠大的目標。他們用這四年在大學的時間去培養思維習慣,這樣會讓他們成長。
 
Ken 總結出最好的大學生與他們的同齡人不同的關鍵屬性在於,這些人相信人的智能和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擴展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由於被使命感所驅動,他們不會輕易被失敗所擊倒,也不會太過於追求傳統意義上的成功。這些有著獨立思想的成功人士,不把成功做為目標,成功隻是他們為了學習和成長,遵循好奇心、解決實際問題及勇於嚐試的副產品。”
 
 
找到適合自己的大學

 
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大學,而不是盲目追求上名校。如果名校是孩子最適合的學校,上名校沒什麽不好。關鍵是家長和孩子在選擇大學時,是否深刻地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也許大部分的孩子從沒想到這個問題,作為家長,我們經常與孩子探討這個話題嗎?”我是誰”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要說是孩子了,連我們做家長的也很難答得上來。有沒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在思考,在探索。當選擇大學時,如果選名校隻是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因素,而沒有結合到自己(也就是沒考慮“我是誰”,”到底什麽樣的大學最適合我“,"我希望在大學四年收獲什麽”,”這些收獲在我今後的人生成長有多大的幫助”,看重的不僅僅是職業上的幫助,還應該是個人成長的幫助等等這些問題),那是否有點盲目了呢?

 
有興趣的朋友,我推薦讀"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by former Yale professor William Deresiewicz。他的觀點給我們從另一個視覺去了解美國幾所常青藤學校。美國名校當然有他們的優勢,學生也不完全是書裏描述的那樣。我想作者的本意是希望大家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美國精英大學,去了解這些大學鮮為人知但的確存在在一些問題,從而得到更多的社會重視。書中作者多次提到他非常欣賞美國liberal arts colleges 以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學校和教授的責任不僅僅是講課、做研究、出論文, 而且應該非常重視和努力去創造一個啟發學生思考和探索的氛圍和文化,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和人生方向,思考”我是誰,我在這個社會的作用是什麽” 這樣的問題,這位耶魯大學教授認為美國精英大學曾經有很濃這樣的文化,但現在很多教授忙於科研,申請科研經費,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大大減少,而在大學期間又是人的精神思索與探索極為活躍的時候,這種匹配是這位教授有所憂慮的地方。
 
 
The Princeton Review 出版”If the U Fits -- Finding the right college" 一書中指出,一個大學可以在U.S. News & World Report大學排行榜排名前10名,有獲得諾貝爾獎的教授,和一個美麗的校園哥特式建築。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一定是最適合你的學校。可能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是各方麵都非常理想的學校,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在這所學校的四年也許是一段非常糟糕的經曆。許多學生選擇學校隻是”慕名而去“ - 因為他們不知道選擇學校應考慮其他什麽因素,隻假設出名的一定是好的、最適合自己的學校。還是那句話:一所學校的名望排名不是完全衡量一所學校質量的標準,更不是衡量你在這所學校是否快樂和成功的標準。
 
結束語
 
一位高校谘詢主任曾說:”先建立自己的人生,你會找到合適你的大學。”("Build a life and the colleges that work for you will come."
 
對很多父母,我們把順序給顛倒了,認為: 為了有好的生活,不恓任何代價去爬籐(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ife, go to top schools at any cost. )

 
父母對成功的定義,對人生的理解,直接反射到家長對孩子的期盼。先做人,後成才。

 
一位高中生、PCE誌願者(負責寫活動報告)Alan Gou 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童年不是為了準備大學,而是為了準備人生!”("Childhood is not preparation for college, it is preparation for life !")這句含義很深,  我非常喜歡這句話!
 
上大學隻是孩子走上獨立的第一步,一個勤於思考,勇於探索自己的長處與興趣所在,找到匹配的大學及專業,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年輕人,生活一定很充實很有意義。找到自己生活軌跡的人,人生會更精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