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1984的討論突然多了出來,一個原因是因為1984年已經是過去了40年,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是,那本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世界聞名的小說“1984”,好像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那我先聊一下我的1984吧。
1984年,我麵臨的選擇就是初升高考試如何才能順利升入高中,尤其是如何進入高中的特優班(有的地方叫做尖子班),那個時候,中國很多省份還是實行一種製度,就是初升高分流製度,一部分成績不太好(大約30%)的初中生,會無法進入為升大學而準備的高中,轉而進入職高(就是學習專門職業技能的高中),這種製度據說是學習了德國的先進製度,但是問題是當年中國的普通技工的收入的確和大學生畢業後的收入有比較大的差別,而社會地位更加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初升高考試是一個關口,雖然沒有高考那種淘汰率,但是也算是高中入學的門檻,而且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是,初升高考試還會決定升入高中後,是否能進入特優班,這個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高考升學的準備,這個比例記得是20%左右,就是TOP20,當然高中三年也還有機會,普通班的學生可以因為成績優秀而進入特優班,但是難度會大很多。
上半年都是在複習準備考試中渡過,可能因為當時我個人感覺希望隻有50%,所以感覺特別緊張,當年的補習班還不是很流行,通常都是通過題海戰術來解決,偶爾如果哪位老師給認真指點一下,那也是感恩不盡,不過那個時候的老師也還挺負責任的。
暑假沒有太多記憶,可能還是買西瓜啃西瓜,下午煮綠豆稀飯,幾乎每天重複吃著相同的粗茶淡飯,偶然和朋友去江邊遊泳,盡管那個渾濁的江水讓人並沒有多少愉悅的感覺,但是可以很一幫子朋友一起,本身就是開心的,那個時候,娛樂很少,書很多,圖書館裏麵借來的書可以讓正在青春期的少年,瞪著驚奇的眼睛看看不同的世界,還記得當年朋友通過關係借到了英文版的READER'S DIGEST,盡管英文還不太好,但是也被它精美的印刷和插圖深深吸引。
1984年,鄧小平有了第一次南巡,而且寫下了那句著名的批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多年以後,因緣際會,我也到了深圳那個神奇而充滿生機的城市,在深南中路那塊巨大的宣傳牌前久久佇立。
1984年,有一盒《群眾喜愛的十五首歌曲》的磁帶,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蔣大為,一人占了三首。大家喜歡《牧羊曲》《美麗的心靈》和《大海啊,故鄉》。尤其那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代表了廣大勞動人民充滿祈盼的心聲,唱歌的彭麗媛後來好像越來越少唱新歌了。那一年,有些歌手也開始小有名氣,比如張薔,朱明瑛,成方圓。
而所有的當年所謂的大牌歌手,其實都比不過一個人,就是張明敏,他的《我的中國心》幾乎是春晚後一夜之間就傳遍大江南北,另外一首無法替代的歌曲,就是那年開始的春晚壓軸神曲“難忘今宵”。
而1984年,最被中國人民記住的可能就是兩個,一個是中國49年建國後再次出現在奧運會賽場,許海峰一戰成名,李寧王者上場,女排萬眾矚目,國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全麵爆發。另外一個就是國慶35周年閱兵,記得那是我家第一次有了彩色電視機,全家人圍坐著看電視直播,而“小平您好”的標語是那個激情澎湃的時代人民的真實心聲。
總的來說,中國的1984年就是一個全民積極向上,整體欣欣向榮的年代,
世界範圍,我們當年可見度還是有限,但是回顧起來,也有不少值得被記錄的大事。比如蘋果電腦發表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完整GUI且產品化個麥金塔電腦,契爾年科接任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印度金廟事件,探索號航天飛機再次升空,美國總統選舉,雷根上台,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險遭暗殺,
那我們從現實世界回到那個奧威爾的虛幻的1984,我們回憶過1984的中國和世界,但是發現現在的世界,很多國家的地區原來是那麽的“1984”(極權的1984)。
對於沒有讀過“1984”小說的人,我先簡單介紹一下。
1949年,一位名叫埃裏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的不安分的英國記者以“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筆名出版了一部令人震驚的反烏托邦小說,名為《1984》。“它描繪了一個與他的同胞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在1516年命名為烏托邦(希臘語中的”無處“)的社會相反的社會。“
在此期間,也是二十世紀中的第二次,發生了在最強大的國家之間的全球戰爭(1939-1945)。在這種背景下,喬治·奧威爾第一次理解了在他眼前出現的新的社會範式。1917年馬克思列寧主義蘇聯、1922年法西斯意大利和1933年至1945年納粹德國的經曆向奧威爾展示了一個新的世界秩序。
所有這些革命經曆,無論你是讚成還是反對其中的每個政權,都為埃裏克·A·布萊爾(即喬治·奧威爾)提供了靈感,他做出了影響深遠、新穎而令人痛苦的預測:人類正在無情地走向——沒有意識到——走向一個極權主義製度,在這個製度中,每個人的個人自由將永遠要服從於一個人的無所不包的意誌。這就是自稱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人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個專製社會的迫在眉睫的可能性,在這個社會中,個人意誌將被老大哥的絕對性情所消滅,老大哥將以所謂的集體幸福的名義來預測、控製和矯正一切。
書中刻畫了一個恐怖到令人窒息的世界:曆史被隨意篡改,國家沒有誠信,民眾的思想被牢牢禁錮,獨裁者以追逐權力為最終目標。書一開始就寫出了三句話: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我相信這幾句話時至今日仍然可能成為某些從政者的至理名言。為了至高無上的權力發動戰爭,犧牲一部分人的自由,還要自己的民眾變得無知從而支持他們。為了達到目的,電幕被裝在任何有可能的地方,思想警察無處不在,甚至連幼小的孩童都成為“品行不端”的父母的定時炸彈。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大多數人都是黨忠誠的追隨者。但是即便如此,一個小小的錯誤也許就會讓你突然消失,並且所有存在的痕跡都會被清除幹淨。
主人公溫斯頓是一名黨員,他的工作就是為政府篡改曆史。工作的特殊性讓他能夠接觸普通民眾難以接觸的珍貴史料,而這些史料正是可以證明政府篡改曆史的證據。這時的他對自己所處的社會有了懷疑,但他看上去仍然是一個忠誠的好黨員,每天兢兢業業的工作,按時參加仇恨活動,他原本可以一直這麽生活下去,直到他打開了日記本並在上麵寫下“打倒老大哥”。至此,反叛的種子已然衝破了泥土的阻礙並不斷生長。兄弟會的存在就更像是營養液讓這顆種子生長得肆無忌憚。奧勃良這個核心黨員帶著溫斯頓加入了兄弟會使溫斯頓覺得自己的滿腔熱血終於有用武之地時,又一盆冷水徹底澆滅了溫斯頓心底燃燒的熊熊火花。奧勃良是思想警察頭目,並且是一個極致的雙重思想者,他對溫斯頓不過是“釣魚執法”,而溫斯頓卻將他當成了自己的“友軍”。最終,他將溫斯頓送進了著名的101號房間,對其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思想改造。從溫斯頓說出2+2=5時,這個人已經失去了反叛精神,從101號房間被釋放時,這個人又丟掉了他僅剩的可以證明他還是一個有思想的人的東西:對女友茱莉亞的愛。至此,他成為了一個行走的機器。
大洋國絕不會隻存在一個溫斯頓,而這些溫斯頓們的力量實在是過於弱小,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麵前,顯得那麽的不堪一擊。毋庸置疑,溫斯頓失敗了,如果思想一直被這麽禁錮的話,那麽千千萬萬個溫斯頓都將會失敗。那麽到底應該怎樣做?像溫斯頓一樣敢於反抗?還是像茱莉亞一樣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做著一些不痛不癢的反抗行為?亦或是直接做普通民眾甘願丟棄自己的思想?可能會有很大一部分人會選擇後兩者,包括我自己。溫斯頓這種明知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多數人所欠缺的,或許這就是我們之所以平凡的原因吧。
書中還存在許多讓我細思極恐的細節:無處不在的電幕,無處不在的思想警察,不知道是否存在的老大哥……,最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天真的兒童思想也完全被固化,她們會舉報自己的父母,甚至被舉報的父母還會為她們感到自豪,因為她們政治正確。 如果有哪個政權可以做到這樣,我想它一定能夠永世長存。
如果我們來解析一下“1984”裏麵提到的“大洋國”和現實生活中的極權國家具有很多的相似性。
◇新聞審查(控製你能看什麽/聽什麽,最終控製你能知道什麽)
◇言論管製(控製你能說什麽)
◇行為監視(控製你能做什麽)
◇領袖崇拜和造神運動(培養你的服從意識)
◇篡改曆史(美化統治階層)
◇美化本國,妖魔化別國(通過樹立外在的敵人,轉移內部矛盾)
◇清洗、迫害異議人士
為啥極權社會都會具有上述特征捏?因為獨裁統治者通過上述的這幾種功能,最終能達到“(對老百姓)思想改造”的目的(俗稱“洗腦”)。那些被成功地改造了思想的人,將隻會按照統治階層希望的方式進行思考。
這種人對於極權國家有如下的好處:
◇安於現狀、滿足於現狀、不思改變;
◇無條件相信國家機器的宣傳;
◇無條件服從統治階層的意誌(也就是國家意誌);
◇自願幫助國家機器去改造周圍的人(包括自發檢舉異議人士);
如果一個極權社會對所有的老百姓都實現了上述的思想改造,那這個極權社會也就趨於完美了,整個社會將會很穩定、很和諧。(是不是覺得“穩定”、“和諧”倆詞,好像蠻耳熟滴,經常被黨國的媒體掛在嘴邊)在這樣的社會中,勞動人民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思想被改造的人,是不會覺得痛苦滴),獨裁者從此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對比一下上麵列舉的條目,和我們現在的厲害國,我們是不是會細思極恐,但是即便在美國這種國家,我們也會麵臨其中的部分現實,比如監控和金錢政治,洗腦運動等等,不同的是,西方社會普遍的對於各種“1984”的行為有所警惕,而且洗腦的模式因為和民主選舉模式有衝突,而很難出現一元化。
最後,我想說,1984年,那是個美好的年代,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個有著美好回憶的年代,但是“1984”又是一個很殘酷的年代,極權洗腦,領袖崇拜和造神運動,美化本國,妖魔化別國,新聞審查,言論管製,行為監視,清洗、迫害異議人士,每一件都正在和有可能發生,不管是極權的國家(如厲害國),還是威權的國家(如新加坡),即便是西方式民主國家(比如美歐日),“1984”在高科技的加持下,隻會越來越容易實現,如何杜絕洗腦,獨立發現事實,建立獨立人格,不屈服於權力,進而運用自己的權力,保護自己的利益,對於每個人可能都是一個挑戰。
1984經典句子
1、若你愛其人,就去愛他,當你什麽都不能給他時,你還可以給他愛。
2、假使有希望,它就在群眾身上。
3、他覺得,遲早有一天,黨會宣布說二加二等於五。到那時候,就算你明知道那是個錯誤,還得把它當成真理信奉。
4、我們將在沒有黑暗的地方相見。
5、過一天算一天,過一星期算一星期,雖然沒有前途,卻還是盡量拖長現在的時間,這似乎是一種無法壓製的本能,就像隻要有空氣,人肺就總要呼吸一樣。
6、別的不說,出身和教育養成的說話口音,就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
7、如果有希望的話,希望在無產者身上!
8、全世界到處都是一樣,幾億,幾十億的人,都不知彼此的存在,被冤仇跟謠言的高牆隔開,但簡直是完整一樣的人——這些人素來不曉得怎麽思維,但是他們的心裏,肚子裏,肌肉裏卻積聚著有朝一日會顛覆全部世界的氣力。假如有願望,盼望在無產者旁邊!
9、思想罪不會帶來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10、除非他們覺醒,否則永遠不會反抗,但除非他們反抗,否則不會覺醒
11、We know that no one ever seizes power with the intention of relinquishing it. Power is not a means; it is an end. One does not establish a dictatorship in order to safeguard a revolution; one makes the revolu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dictatorship. The object of persecution is persecution. The object of torture is torture. The object of power is power.
我們很明白,沒有人會為了廢除權力而奪取權力。權利不是手段,權利是目的。建立專政不是為了革命;反過來進行革命是為了建立專政。迫害的目的是迫害。拷打的目的是拷打。權力的目的是權力。
12、集權主義,即為權利集中於某一群人(通常為政黨),一切決策、政治權利、經濟政策皆由執政黨“一黨專政”。一個政黨又是如何能夠讓他的人民如此信賴這個政黨,即使遭受他的無情壓迫仍為之瘋狂?那便是:抹去他們曾經的曆史,禁閉他們的思維,禁止他們的欲望
13. 一個極權主義社會,老大哥的口號:戰爭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無知就是力量!二加二等於五!
的確,這裏的孩子可以有這種必讀書,也是一種民主和自信的體現,很難想象在中國孩子在學校學習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