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北美的螞蟻

一位愛好藝術、文學、攝影和旅遊的海外遊子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第二十四回 求身份忍辱搬運工 獲新職舉家遷新址

(2019-03-23 07:49:45) 下一個

1. 哄弄

上回說到路生從“竹樓餐館”辭退了,一心要找到一份專業工作,以便轉變身份。一天,他得知曼哈頓一家公司需要一位機械工程師,於是帶著自己的簡曆,穿戴整齊前去麵試,對方很禮貌地接待了他。經過交談,了解了他的工作經曆後,又讓他在電腦上繪製一張零件圖,這可讓路生傻了眼。因為他過去繪圖都是在繪圖板上用丁字尺,三角板,用鉛筆和橡皮進行的,從來沒在電腦上做過。不用說,這次麵試失敗了,路生灰溜溜地離開了那裏,心裏很不是滋味。

自大學畢業以來他一直覺得自己技術還行,沒想到來到美國才發現落伍了,跟不上時代了。因此,要想在這裏找到專業工作就必須有所改變,否則前麵的路是走不通的。不久他發現一家電腦公司需要一個裝配技術員,覺得自己能勝任,於是興衝衝地前往  應聘。

那家電腦公司位於新澤西州的北部,實際上一家電腦零配件的批發商。它從亞洲等地進口了大量電腦另配件,再配發給大紐約地區的電腦銷售商們。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正是電腦得到廣泛應用,“Window 95”大肆推廣的時期,整個美國乃至全球都興起了一股電腦熱,到處都是電腦公司和零售商店。這家公司在一間大倉庫裏,堆滿了從顯示屏電腦母版,到電源,存儲器,機殼等大大小小的零件和包裝物。

該公司其實隻有四個人,蒯老板,會計,裝配員和送貨員。 路生主要是送貨,不送貨的時候才同那位裝配員一起組裝電腦。剛來的時候路生就跟老板談了,希望公司能幫他轉變身份,老板答應給辦,但要試工一個月,看他能否適應工作,月薪1400美元。

路生初次接觸到電腦,覺得十分新鮮和有趣,本來是機械專業出身的他,沒想到會涉足到電腦行業。他動手能力很強,很快熟悉了裝機的全部過程,並就能根據客戶的需要,裝配出各種性能的電腦。通過裝機,路生熟悉了電腦的基本結構和相互關係,對他以後使用電腦幫助極大。

接到客戶的訂單,路生幾乎每天都要開著一輛加長工具車前往送貨,跑遍了整個曼哈頓,新澤西州及賓州的一些地方。大紐約地區可以說是世界上交通最繁忙最擁擠的地方,路生的車就像一艘小船在車海裏飄蕩。華盛頓大橋那裏幾乎天天塞車,慢的跟蝸牛似的,好幾次路生的車都被堵在大橋附近前進不得,後退不成。每次從曼哈頓回來都是過午了,忙的連午飯都沒時間吃。

他們公司送的貨五花八門,從整機,顯示器,CD盤,硬盤,到各種零件都有。有一次給一家商店送了上百台顯示器,都是路生一個人搬上搬下,沒一個人幫忙,他已經成了一個典型的搬運工了。還有一次送貨回公司的路上遇到大暴雨,公路上能見度很低,他差點把車開到對麵車道上去,險些發生事故。

轉眼一個月到了,路生希望問問蒯老板,幫他辦身份的事咋樣了?有希望嗎?哪知蒯老板一翻白眼,不承認自己講的話了。說什麽他們公司從來不會給員工申請H1-B簽證的,因為他們不想把本公司的財務狀況透露給律師及移民局,再說路生的工作技術含量也不足以申請到這樣的位置,移民局不會批的。蒯搖頭晃腦地說,隻要路生在這裏好好幹,他不會虧待他的。雲雲。

嗨!這是打哪兒說起啊? 路生可不是為了掙這倆小錢才來這裏的。既然該公司不準備幫他轉身份,那麽他就不能在這裏待了,時間也不允許他這樣待下去。

路生離開了電腦公司,繼續心急火燎地找工作。

       2. 升級

路生從“竹樓餐館”辭工後不久,周圍的朋友們得知他去要找專業工作,紛紛給他出注意想辦法。其中席珍珍提了一個很重要的建議,要他盡快去學習“Auto CAD”,現在美國機械行業都是采用的這種繪圖軟件。如果不會的話,不可能找到機械專業工作的。

這個建議如醍醐灌頂,讓他如夢初醒,路生決定立即去學習這種軟件,為此花費了900多美元購買了一台電腦,這是他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電腦。有了電腦沒有軟件呢?他又四處打聽,結果讓他大吃一驚!原來正版軟件是天價,個人買不起的,學習版也要一千多美元,這讓他不知所措了。

還是朋友多了好辦事,一位機械專業的留學生給路生複製了一份繪圖軟件的練習版,他又去購買了一本機械繪圖參考書,依葫蘆畫瓢,在家裏如饑似渴地自學起來。 本來他對電腦是外行,通過在電腦公司打工,周圍還有好幾位電腦專業人士的指教,他一步步地從基本操作開始,慢慢地踏入了使用電腦的門檻。到底是有機械繪圖基礎的,掌握軟件也快,不久他就可以比較熟練地使用“AUTO CAD”繪製機械圖紙了,也為他申請專業工作增添了底氣。

自從買了電腦之後,女兒小歆也如獲至寶。她可不是為了玩遊戲機的,學習中查資料做作業都需要電腦的協助。小歆的自由時間比路生多,一有時間就在家裏亂搗鼓,有時也搞得電腦死機,急得路生不得了。為了多學一門技術,路生專門報名參加了一個“電腦裝配短訓班”, 小歆有空也跟著去“旁聽”,從基本知識到故障排除,偷學了很多方法。到了整機裝配階段,路生裝機時她就在一旁觀摩,沒想到她也悄悄學會了。這對父女有意思了,同時從電腦裝配班畢業了。到後來,小歆對電腦的運用反而比爸爸熟練得多,有時候路生遇到問題不開竅了,還要請教女兒呢。

       3. 獲聘

不久,路生在報紙上發現了一則豆腐塊般大小的招聘啟事,說是一家光學儀器公司需要一位機械工程師,應聘者要親自前往麵試,雲雲。路生覺得也許是一次機會,決定再去碰一下運氣。那天正好是周末,小汪去打工了還沒回來,電話上約定了見麵時間後路生就匆匆趕往那裏。

(長島工廠大門,1998年春)

該公司位於紐約長島中部一個名為“康麥克(Commack)”的小鎮附近,距離哈瑞森有一個半多小時的路程,路生趕到那裏已經是下午了。公司的環境不錯,周圍是一片森林。在一個很大的廠房裏,擠滿了各種機器和操作台。由於是周末,廠房裏靜悄悄地,隻有一位自稱是“托尼”的中年男子在那裏接待了他。

簡單介紹後,托尼仔細地詢問了路生的工作經曆,尤其是對他在德州的那段經曆很感興趣,因為他們需要的不僅是一位懂機械的工程師,更是一位能操作機器的多麵手。路生先在電腦上演示了自己的繪圖技能,又應托尼的要求,操作了車床和銑床,還有簡單的鉗工技術,托尼在一旁不斷地點頭,顯示出很滿意的樣子。此刻,路生不禁暗暗感謝自己剛剛掌握的電腦技能。

最後托尼表示,路生可以來這裏上班了,工資水平暫定每小時7.5元,每天工作八小時,周末有時會加班,試用期一個月,過後薪水根據需要也許會增加的。至於路生提及的希望公司協助申請H1-B工作簽證的事,他說要等上班後跟老板商談才能答複。這時候路生才知道托尼不是該公司的老板,而是業務總管,公司的人員調配和技術管理都由他負責。

原來,該公司是由一位台灣籍人創建的,已有二十幾年的曆史,主要生產供顯微鏡使用的可調配特殊光源,現有員工三十幾位。 路生對該公司的印象還是不錯的,這裏正是他所期望的工作環境。盡管他們所付的工資水平大大低於工程師應該得到的報酬,實際上隻相當於一位熟練工人的水平,可爭取到這一位置已經相當不容易了,路生滿懷喜悅返回了哈瑞森。

     4. 搬家

回到家裏,太太小汪得知路生通過了麵試獲得了工程師工作之後太高興了,這可是她來美國後一直耿耿於懷的事,現在終於實現了。劉雪梅、李冬冬和席珍珍等朋友也紛紛來電話祝賀,全家頓時陷入歡天喜地的狀態之中。

從周一開始,路生就去長島上班了。從哈瑞森到那裏首先要通過“荷蘭隧道(Holland Tunnel)”,穿過曼哈頓下城,走過“威廉姆斯伯格(Williamsburg)大橋”,沿495號高速公路前行,一個半小時才能達到。第一天上班由於堵車他就遲到了一個多小時,這讓他很不好意思。不過老板知道他的情況後並沒有責怪他,而是建議他盡快般到長島來,否則每天路上就需要三個多小時。冬天就要到了,萬一天氣不好,大雪紛飛,也許班都上不成了,而且還很疲勞和危險。

老板姓邱,六十幾歲,個子不太高,有點胖,談話中顯示出很精明的樣子。他對路生加入他們的團隊表示歡迎,不過他要求路生不僅要畫圖,更要做一些具體的機械加工和裝配的工作,因為他最不喜歡隻會紙上談兵,動手能力差的所謂“工程師”。然而,動手能力強正是路生的強項,這個位置也正適合他。至於申請H1-B簽證的事,他說以後再談,意思是要看路生的表現,路生也不好強求,隻好先求穩定下來再說。

路生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他做的還是老本行,操作車床和銑床,間或也有鉗工裝配的活需要他做,他的頂頭上司就是托尼。周圍的同事有一位是機械工程師,還有三四位負責機械加工,鈑金加工的師傅,兩位電工師傅等。車間裏還有許多負責裝配和包裝的工人,以華人居多,另有一些西人和黑人,男男女女的很熱鬧,很忙碌,看來工廠的生產還是可以的。

這天路生回家用了兩個多小時。為了保住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他跟太太不得不開始討論盡快搬家的事。不過他們也想到了,這裏剛剛交了一個月的房租,立即搬家的話這錢就損失掉了。還有小汪百老匯餃子店的活也隻好放棄了,因為路途太遠,不可能再從長島趕回曼哈頓上工的。這樣一來,近期全家的收入就要減少許多,一家人的經濟狀況會因此而緊張。還有女兒需要轉學,也要麵臨適應新環境的壓力。

說也巧,第二天路生上班的午飯期間,一位女員工聽說這位新來的同事需要搬到附近住,主動告訴路生一個消息;她尚在小學讀書的女兒有一位同學叫莉莉,家住在康麥克鎮,她家好像近來有房子要出租,不妨去個電話問問,也許能成。

路生得到這個消息,立即給這家去了電話,情況果然屬實。這家戶主姓馮,是大陸來的旅美學者。他家的的房子有兩層,底層需要出租,一室一廳,單獨的廚房和浴室,分門出入,還可以跟他家共用一個院子,月費才400美元。原租戶已經遷出,路生隨時可以入住。得知此消息路生很高興,又詢問了附近的交通及學校的事,覺得條件很適合自己的需要,立刻就確定了下來。

下班後去拜訪了房主,談妥了條件,預交了定金,表示周末即可搬過來。

說搬就搬,路生回家就跟太太開始準備搬家的事項。退房子,關閉電話,跟學校商量轉學,租搬家車,通知相關朋友,七七八八一大堆事,都列在紙上,逐一落實,免得忙亂漏掉。

周末上午,路生租來了一輛小型搬家車,劉雪梅挺著大肚子同先生王強等幾位朋友前來幫忙,大家七手八腳忙了一個多小時,才把家裏所有的物品都裝上了車。然後,路生一家告別了劉雪梅,李冬冬等朋友,告別了哈瑞森,開車帶著太太和女兒及全部家當,向著長島,他們的新家開去。

路生一家的新生活開始了。

     5. 新家

中午時分,路生帶著一家人來到了“康麥克鎮”,搬到了馮博士家的樓下。這所房子從前麵看是一層,從後院看卻是兩層。底層從後院出入,院子也很大,還有一個雙人秋千坐落在一大片草坪中間。

底層由一室一廳組成,還有一個單獨的浴室和廚房,洗衣間是與樓上共用的。樓下的廳雖然很大,卻沒有隔開,隻好在小歆的床前加了一個布簾,算是給她營造了一個私密角落。雖然她有點不太滿意,不過家裏平時僅有三個人,也沒有其他人來,因此倒也安靜。

從哈瑞森帶來的家具基本夠用,不必添置什麽。通往樓上的樓梯底下有一個空間,本來是存放雜物的,如今放入了一張書桌,擺上了電腦,形成了一個學習室。路生上班時候,那裏便是女兒小歆的天地了。

太太小汪臨時沒有了工作,隻好待在家裏。不過,她也四處打聽著,爭取新的機會。

由於收入減低了,路生一家人的生活比從前更家簡樸了。幸虧美國的生活費用相對較低,而且他們都是去附近最便宜的商店選購食品,因此每周全家買食品的花銷還不到50美元。衣物基本上都是從國內帶來的,很少買新的。這隻是苦了女兒小歆,正是要美、想打扮的年齡,整天穿著很樸素,不舍得買新衣服,一條牛仔褲都磨破了膝蓋。一天,她想買一雙旅遊鞋,可媽媽就不給買,讓她哭了很久。

路生於心不忍,於是跟小汪講了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是1966年夏天,路生上小學二年級,班裏要演節目,路生也參加了排練。哪知登台演出時要求各位穿白色短袖衫和藍色短褲,可路生卻沒有這種衣服,臨時借也來不及,於是就沒能參加那次演出,此事讓他傷心了很久,這麽多年都耿耿於懷。他跟小汪說:“我看還是給她買了吧,我們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當年一件白襯衫和一件藍短褲讓我很受傷,如今我們不能重蹈覆轍,再因為一雙鞋讓孩子受傷。”

小汪也想通了,於是給女兒買了鞋,讓她高興的不得了。

     6. 新學校

路生帶著太太和女兒來到了康麥克鎮的第二天,即帶著女兒小歆來到了那裏的中學辦理注冊手續。聽說這個鎮的中學在長島比較出名,師資和教學質量都不錯。不過,由於美國的教育體係全國不統一,一個州一套規則。哈瑞森屬於新澤西州,而長島屬於紐約州,兩州的中學采用了不同的教材,小歆的轉學屬於跨州,需要經過考試才可以入學。好在小歆經過了近半年的學習,已經適應了美國的中學教育,對考試一點都不打怵,很輕鬆就通過了。

辦理入學手續的那天,接待他們的是一位年輕華裔老師,姓張,對小歆的到來尤為熱情。當問及學生目前的身份時路生麵露難色,不好作答,沒想到那位老師把話題一轉不提此事了。在該中學上學的學生午間在學校餐廳就餐,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根據路生的收入狀況,小歆每天隻須交25美分即可,這讓路生大為驚訝!沒想到自己還沒加入美國籍,女兒就享受到美國福利了。

還有,不僅該中學,整個美國的中小學都由一種專門的大巴士免費接送學生到自家家門口。這種巴士造型有點俗氣,通身黃色,車前車後有明顯的標誌和信號燈。如果這種巴士停在路邊上下學生時,整條街道上的車輛都必須停在幾十米外避讓,不得超越或從對麵使過。否則不僅要扣分罰款,還要上法庭。因此,在美國人人都懂得避讓這種校車,絕對不敢造次。張老師登記了小歆的地處,路生就不必為女兒的上下學操心了。在哈瑞森的時候由於學校離家太近,步行也不過十分鍾,因此沒有享受到這種待遇。

登記完地址,張老師突然問路生跟房主是什麽關係?路生說他是房主,自己是房客,剛搬過來兩天。張老師說,房主是馮博士他的好朋友,他也經常到馮家做客,沒想到馮家的房客又成了自己的學生,大家以後可以經常來往了。 路生得知此事更加興奮,女兒在這裏上學他更加放心了。

房主一家很優秀。馮博士在一家中學教書,馮太太是一家幼兒園的阿姨,為人非常友善。馮家的小女孩莉莉比路生的女兒小歆小兩歲,還在上小學,聰明過人,尤其喜愛讀書。康麥克鎮圖書館就在他們家附近,可以去那兒免費借閱圖書和音像資料,甚至連最新版的電腦軟件都可以借回來,複製在自己的電腦裏用。小莉莉幾乎隔幾天就在媽媽的帶領下去一趟,抱回一大堆書籍,她說自己每天都要讀好幾本小冊子呢!小歆在她的影響下也喜歡上了讀英文書籍,什麽書都借回來看。讀書不僅提高了她的英文水平,增加了知識,也趕走了她因來美國而失去了國內一大幫好同學好朋友的苦惱和寂寞。

 

2018年 6月15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流浪北美的螞蟻 回複 悄悄話 回 '高斯曼' : 是啊,她倒是沒耽誤,英語比母語還好,我們卻不可救藥,永遠也將不好英語。
高斯曼 回複 悄悄話 女兒來美的年齡正好,再大一點講英語就會帶口音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