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載。 這篇不錯。今年申請的家長可以看看

(2020-06-04 19:53:04) 下一個

留學是人生道路上一件重要的大事,最後的錄取結果往往會對學生的未來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在整個規劃和申請的過程中,一個好的領路人顯得格外重要。其實輔導美國本科留學的整個過程,不僅隻有前期的規劃,還包含了後期的申請過程,一個專業的領路人,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不僅是前期規劃要做好,後期的申請過程更要有能力給出全方位的幫助。

許多的機構和個人工作室在簽約前會跟家長強調平時和學生的聯絡、強調活動的推薦,讓許多家長錯誤地認為重點隻是在前期規劃,甚至把規劃狹隘地定義為活動的規劃,然而卻忽略了影響錄取結果的最大關鍵——申請當季的指導工作。

實際上這些機構和工作室如此吹噓前期規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在每年提前批EA、ED申請截止日前的10月份,以及常規RD申請1月1日截止前的12月份,很多機構根本沒有足夠的後期申請和文書指導老師來給予學生強大的支持。這將會造成學生和家長多年辛苦的準備,卻因為在關鍵的10-12月申請季所托非人,踩進了坑裏,而造成遺憾。

1、申請和文書缺少支持

申請季時,操作申請係統看似簡單,但是所有的學生都是第一次操作申請係統,沒有任何經驗,如果沒有人指導幫忙,操作時不但速度很慢,還很容易出錯。碰到活動列表要填寫10項活動的說明,很多學生就懵掉了,除了要照規定根據對自己的重要性排列,該如何利用規定的有限字數內挑重點說明清楚,都是需要專業中外籍老師的反複多次地指導的。

通常活動列表之後,就是讓人頭大的文書。很多時候學生就算有了好的想法,還是很難寫出滿意的文書,這時候就需要強大的指導來手把手地幫忙把想法落地成文字。而除了主文書之外,還有ED和EA的小文書要準備,如果1所ED校加上平均3所EA校,就需要有4篇或更多,而許多的機構讓學生花大量時間準備主文書,造成很多學生最後隻留下很少的時間來寫小文書。

很多不專業機構不重視小文書,誤認為小文書沒有主文書重要,有的是不知道怎麽指導小文書,也有的是根本沒有時間來協助學生修改提高小文書。很多學生最後是因為小文書無法及時完成而放棄申請了一部分原來想申請的EA的學校;或是因為所選的機構和老師人手不足,隻把精力留給有競賽得獎能出結果的高分學生,也有很多老師平常很能說,其實是銷售型的老師,雖然能說善道,但是三句不離精神雞湯,並不是真有能力在申請忙季給予實質的幫助,從而造成小文書沒有時間、沒有能力指導,關鍵時刻學生還是獨自戰鬥,以至於所寫的內容剪剪貼貼,根本沒有針對性,水平和主文書也完全不匹配,最後導致了申請結果的遺憾。

在申請季開始之初,許多學生往往對EA、ED的申請寄予了很高期望,所以在12月15日前對於RD常規申請的學校的文書進度很緩慢,甚至根本沒有進度。有些學生還忙於12年級上學期的GPA成績,有些學生則是繼續埋頭準備托福刷分和12月份的SAT。

但是每年提前申請被錄取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倘若12月15日沒有錄取之後,到常規申請截止日期的1月1日前隻有短短的兩星期,要準備剩下10多所學校的小文書,有些學校還不隻一篇小文書。有的學生這時候還想要對主文書再進行討論修改,這時候需要多少有經驗的中外籍文書老師不眠不休地指導,才能夠幫助學生度過這沒日沒夜的兩星期,協助指導學生高質量地完成有針對性的各校小文書?

我20多年的實戰經驗體會下來,真的可以說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這時候,很多忽視所選機構申請季最高峰時是否有足夠的、有能力的師資力量來幫助學生的父母,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隻能悔恨所托非人了。

畢竟在申請過程中截止日期前最忙碌的那2-3個月,除了指導申請係統、指導大小文書,還要協助學生準備第三方麵試、協助學生與招生官見麵、指導學生郵件聯絡招生官等等,這無一不需要足夠的有經驗老師,透過申請季的強大指導和幫助,來提升學生被理想學校錄取的概率。

2、 GPA和標化成績達到錄取範圍是前提

我在幾年前就開始強調美高學生申請名校GPA是關鍵,國內的知名高中在成績單逐漸開始被美國本科招生辦信任之後,GPA也會成為關鍵。那時很多機構老師往往避談學校成績的重要性,但自去年以來越來越多機構開始說起GPA的重要性了。

也許之前你選的顧問老師非常真誠地告訴你,GPA隻能靠小孩自己努力,如果GPA不好,標化托福SAT分數不夠高,可以用活動來彌補,但活動規劃一定要趁早,要趕緊選擇申請專業,開始針對專業規劃活動。到了高三要申請時卻告訴你因為學生的GPA、TOEFL、SAT不夠高,或是就讀的高中不夠好,學生想錄取夢校機會很渺茫,這時候的家長真是欲哭無淚了。

還有許多外籍的留學顧問經常拿Holistic Admission(綜合招生政策)來”洗腦”學生和家長,美國大學名校審核絕對不會因為你的GPA不好、SAT分數低就直接拒絕你,還是會看你的文書和課外活動。那問題來了,雖然不會直接拒絕,但是在GPA不好、SAT分數低的情況下,作為中國學生或從中國申請的學生,Holistic Review之後,有機會被錄取嗎?

GPA和SAT分數達到錄取標準和超過錄取標準的學生很多,再好的申請文書、再能體現個人特色的課外活動,都隻能說是去幫助GPA和SAT在錄取標準範圍內的學生去競爭錄取名額。

直到申請時,很多學生和家長才發現自己一直非常關注的活動規劃,在GPA、TOEFL、SAT成績麵前都顯得蒼白無力。諸多費盡心思做的活動可能不僅填不上活動表單,對文書也沒什麽幫助,對申請和錄取結果似乎都派不上什麽用場,這時才感慨自己是不是提前規劃了半天,到最後好像竹籃打水一場空。

3、 同校學生分層競爭激烈

最近這幾年,GPA在美國大學名校招生辦審核時所占比重愈發顯著。形成這個趨勢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個是包含美國本土學生在內整個申請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錄取率一直在創新低的同時,錄取學生的GPA平均一直在提高。有越來越多的前30名大學,以招收各個名校高中GPA前10%的高三畢業生為主,如果不是年級前10%,就很難被前30名的大學錄取;而想錄取前15名或藤校,那就更難。紐約大學今年公布的官方數據也顯示,所有錄取的學生,幾乎都是所畢業高中的年級前10%。所以現在GPA的重要性要求更具體,就是GPA在年級的前10%。

*信息源自紐約大學官網

美國的名校高中為了方便大學在自己學校能更快更準確地挑選學生,在學校介紹的School Profile上就會將學生的GPA分檔次。我20多年前剛入行時才區分為3-4檔,這兩年很多的美高已經普遍地把畢業生根據GPA區分為6檔以上,菲利普斯·安多佛高中更是已經分為10個檔次了。

*圖為CHOATE的GPA分層表

二是因為中國學生的SAT分數越來越高,且招生辦並不完全信任一些學生的SAT高分,同時額外自學考的AP考試越來越不受重視。加上北上深的錄取學生主要集中在當地的少數知名高中,所以當這些高中的成績單GPA開始被信任後,雖然學校沒有具體分檔次,但是招生辦根據對該所學校的審核經驗,很容易地能根據成績單和老師的推薦表清楚地區分出頂尖學生、好學生、中等生、中下生這四個檔次,然後按照對美國本土高中學生的審核方式進行分層審核。所以國內知名高中學生現在申請美本的同校競爭,實際上已經細化成類似美高的分層競爭了。

*Common Application學校升學顧問推薦信表格

一般說來,同一所學校成績最好、最優秀的那兩三個學生,往往可以打敗同校其他所有同學進名校。而部分頂尖學生或心氣很高的學生可能在提前批時申請了哈耶或是斯坦福,如願以償拿到offer之後,還是會把其他幾所名校再申請一遍。如果沒有獲錄,更是絕對會把美國前15的幾乎所有名校都申請一圈,並且可能會挑選一些15-35的名校作保底。

但是任何一所頂尖大學錄取某一所高中裏的學生都是有大概限額的。所以這些特別突出的最有競爭的學生通常會錄取幾所或是好幾所很好的名校大學,但最後也隻能去1所大學就讀,而另外其他錄取的大學被他們重複占據了錄取名額,這些原本可能錄取其他同學的名額,就這樣被浪費掉了!

而很多特別優秀的學生,因為規劃不當,到高三申請時沒有個人的特色和特長,雖然有很好的GPA和SAT,一旦ED階段沒有成功錄取,到了RD階段,因為頂尖的學生如果提前申請時衝刺哈耶普斯麻沒有成功,這時候都會重複申請很多前30的學校,在慘烈的競爭下,往往隻能默默接受不如預期的結果。

4、仔細甄別以避免無效的“提前規劃”

家長在選擇機構和顧問時,對於總是要求提前規劃活動的說法,一定要小心判斷,對於總是強調溝通頻率、陪伴成長和一昧地鼓勵尊重學生,卻不去提GPA的重要性,和如何兼顧學業成績和SAT的機構,要更加小心注意。

有很多機構在簽約之後一直在推薦活動,但是學生簽約了一兩年居然連學生的成績都不清楚,甚至沒有看過成績單。直到高三要申請了,學生家長看到學校給的成績單才發現自己小孩成績不太好,有不少的B,甚至還有C,就讀美高或國內國際學校的學生,等到高三時學校升學顧問推薦的大學名單排名很靠後,家長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已經太遲了。

幾年前我就開始跟家長和學生們說課外活動除非是能夠成為特長可以得獎,才會對申請大學有幫助,才能對GPA或SAT有所彌補和幫助,否則活動不要參加太多,以免影響學習和GPA成績。

但很多家長和學生總會覺得打競賽的人很少,都是別人的小孩,還是希望通過活動、夏校、做科研、搞辯論幫助小孩敲開名校大門,或者覺得別人都在做,那我們就跟著做,總歸會有用的。其實很多機構老師介紹創辦公司、發表論文和發明專利對錄取有幫助,但這不是每個人都感興趣,也很少有高中生能做成;普通的高中生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更不現實也不真實。 因此,某些機構經常列舉的這些案例對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什麽太大的參考價值。

同時,這兩年其實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具有藝術體育的特長,雖然打競賽其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但是獲得學科競賽的獎項的學生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在這種趨勢下,參加各種雜七雜八的短期活動,就越來越沒有價值,而且一些大學招辦相對比較認可的夏校,在高一(10年級)的暑假通常很難被錄取,一般需要經過至少1-2年的準備,才有機會在高二(11年級)的暑假被錄取。

因此要注意的是,準備課外活動時,千萬要避免把寶貴的寒暑假期間,拿去作活動,結果錯失了大好培訓標化考試托福和SAT的時間,國內學生還要避免學期當中花大量時間準備標化考試,結果影響了GPA成績和自己最後的GPA檔次。

每年總有許多家長因為誤以為活動很重要,一步錯、步步錯、連環錯,到了高三(12年級)開學準備要申請學校時,發現課外活動是做了不少,跟所選機構顧問老師溝通聊天得也很順利,似乎小孩有所成長(其實沒有這些聊天,小孩心智也是會一年一年更成熟),但是GPA不行、標化考試分數也低,不知道辛辛苦苦花時間做了這麽多活動有什麽用。

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容易人雲亦雲。加入各種留學群、跟著聽一堆講座,然後選了一個看上去似乎能幫助小孩成長的機構,顧問沒事就總找學生聊天,看上去是在指導學生,實則耽誤了學生專心學習。好不容易到了應該要好好準備標化考試的寒暑假,卻聽了不專業的顧問的話,被安排了滿滿的各種課外活動、支教項目等等,很多還額外付了不少費用。費用事小,浪費了時間,舍本逐末、主次不分地逃避了本應該重點提升的學業成績和標化考試,去做沒有含金量的各類活動。這種提前規劃,隻會讓學生離夢校更遠。

說了這麽多,還是希望家長們能不負我們的苦心!在挑選機構時,擦亮眼,別誤信了活動可以拯救成績和標化的說法,如果做做活動就能錄取名校,那每年又怎麽會有那麽多好學生最後申請失利呢?

正在規劃留學的你,一定要避免陷入留學行業最近幾年普遍以規劃為名,行推薦(銷)活動之實的坑裏,仔細選擇一個能夠全麵考慮學生的GPA、標化考試、特色特長培養,並且在申請季能夠很好的指導申請、文書、訪校和麵試的真正有實力的機構。

作者介紹:

張恒瑞 先生

學美教育創始人,美國耶魯大學碩士畢業,曾任2屆耶魯大學台灣校友會常務副會長;被媒體譽為“美國留學教父”;兩次接受CCTV專訪,被稱為“為夢想插上翅膀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