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堅峰

彩虹那頭尋找狐狸的家
正文

煙紙店

(2021-12-20 02:21:50) 下一個

                   4號大院後門出去,往東走兩分鍾,到新生路口,有一爿煙紙店,座東麵西。

上了年紀的人把這爿煙紙店叫“麵筋橋的小店”,可是那裏並沒有一座叫麵筋橋的橋,也沒有見河啊。

早晨,店鋪的木板門一塊塊卸下來,小店開始一天的營業。到傍晚,西落的太陽低低的照過來,木板門一塊塊上回去,那是小店打烊的時間到了。每天日落日出,小店的門板卸下裝上,辰光在不緊不慢之間一天一天流去。

店裏總有一股淡淡的煙草和醬料的混雜味,女店員的身影在裏頭忙忙碌碌。一副日子綿長歲月靜好的樣子。   

小店出售附近居民日常的所需,櫃台上並排放幾個大開口的玻璃罐子,裏麵裝的是水果糖,一顆顆硬糖用糖果紙包起來,結子味香蕉味蘋果味水蜜桃味的。水果糖一分錢一顆,我們掂起腳尖伸上手臂,把一分錢硬幣拍在玻璃櫃子上,女店員用一把長頸的夾子把一顆糖果從罐子裏夾出來。

我們小時候吃的零食都是從這家小店買的,除了水果糖,我們買得起的還有梅片和香煙糖。梅片說不清是一種什麽東西,像一枚鷹洋錢大小,好像是用山楂和甘草糅合在一起做成的,吃在嘴裏渣渣的酸酸甜甜。香煙糖是一種綠色的條狀物,筷子般粗細,綿綿的口感。其他零食也還是有的,像杏仁酥雪片糕,隻有等孩子生病的時候,家裏的大人才會舍得去買。

雪片糕一尺來長,用紅紙包起來,買一條或隻買半條。撕開包裝紙,裏麵是雪霜一樣的糕片,疊壓成條,吃的時候一片一片剝下來,入口即化,有點像酥糖。

醬油和黃酒也是去小店打的。家裏的孩子跑去小店,遞上空瓶子,女店員拿一柄竹筒從缸裏把醬油舀出來,順著漏鬥小心的灌進瓶子。那些陳年的醬油瓶子酒瓶子都是沒有蓋子的,瓶口用牛皮紙卷成個圓錐形塞住。日子久了,每個瓶子摸上去上都是油膩膩的沾手。

小店裏還有各樣的吃粥菜——豆腐乳大頭菜鹹蘿卜幹。

香煙碼在靠牆的木架子上,好一點的煙需是要煙券才能買到。香煙和火柴小孩子是不給買的。女店員看著來買香煙的孩子小,就讓小孩回家叫大人自己來。有一陣,店裏來了一批阿爾巴尼亞香煙,外殼是一隻漂亮的單峰駝,據說這煙抽起來嗆嗓子。買煙的人買一包大前門,搭一包阿爾巴尼亞煙。

小店裏有我們上學用的文具,鉛筆鉛筆套鉛筆刀蠟筆橡皮擦寫字本毛筆硯台大字本。寫字本裏一頁一頁印著小方格子,格子裏兩條對角虛線,是專給小學生練寫生字用的。大字本是黃表紙本子,用來學毛筆字的。除此之外,還有郵票電池肥皂草紙蚊煙條雞毛撣……

那雞毛撣據說很好賣的,家裏女人抽起自家孩子的屁股,倒過來抄在手裏正正好用。

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那家煙紙店就在,到我高中畢業離開家鄉的時候,小店還在那裏。那些年裏,店裏的商品經常更新,科技含量不斷增加,賣鉛筆的盤子裏後來出現了一種塑料自動筆,可以裝上鉛芯來寫字。鉛筆刀換成了卷筆刀;橡皮擦變成了彩色的,透著水果的芳香;水果糖成了玻璃紙包的軟糖。我們的零食從梅片香煙糖變成了泡泡糖山楂片。蚊煙條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放在架子上的蚊煙香。吃粥菜加添了什錦絲和油爆黃豆。香煙的牌子五花八門……

店裏的商品在一年年的翻新變化,老顧客搬走了,新顧客來,隻有那位女店員看起來沒有什麽改變。陳年的酒醬味和煙草味依然如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老潛水321 回複 悄悄話 這家煙紙店的隔壁,好像是一家“老虎灶”泡開水的店
前後左右 回複 悄悄話 生動,讀到收貨員夾糖時聞到散裝醬油的味道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