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堅峰

彩虹那頭尋找狐狸的家
正文

布 店

(2019-05-22 03:58:52) 下一個

布店曾經是城市的一道風景。

大大小小的布店沿街開設,隨處都可以看到,好比現在的服裝店和時裝店。城裏人逢年過節,輪到季節更替,或遇見婚喪壽慶,都去布店剪一段料子,為家人添一件新衣,為趕事的親友隨一份伴手禮。

布店有專門營業的,那是廠家聯營或自營直銷的門市部,門麵一般不大,雙開間或四開間。還有百貨商店經營的,一棟百貨大樓如有三層,其中一層必定是賣布的。哪層樓賣布,哪層樓就最擁擠。

從周邊農村坐船進城的鄉下人,記認城裏的店,沒有布店和百貨商店的區別,隻有大布店小布店的區別——專賣布料的門市部是小布店,百貨商店是大布店。到了八十年代,百貨商店賣布料的地方改賣成衣了,鄉下人還是稱百貨商店為“大布店”。

無錫城裏最有影響的老字號布店原有四家,到我小時候隻剩下世泰盛一家。每到星期天,世泰盛布店樓上樓下擠滿了選布料的人,隔著玻璃櫃,裏外三層客。

布料是一匹一匹卷在板子上的,足有兩米高。每匹布分門別類,沿壁靠齊了,碼成一排一排,顧客可以直接用手摸捏,感受麵料的厚薄粗細,或者拉開一角,襯在身上,讓陪伴來的家人說說意見。每匹布料都有一塊標牌係在一邊,說明成分、產地、價格。綢緞、棉麻、呢絨、化纖、毛料各不相同,產地自然是上海的最受歡迎。

顧客看好了記下布料的編號,就擠到櫃台前,營業員抱出布匹,橫放在櫃上讓客人確認,然後噔噔噔,將布料從板子上翻展開來,扯下掛在脖子上的皮尺量好,拿剪刀裁開一個口子,兩手一扯,嘶一聲料子就撕開了,動作熟練精準。

在裁布之前,先得付錢,布料一旦裁下來是沒有反悔的。營業廳的角上有一總台,一條條鐵絲在空中呈放射狀從那裏通向各個櫃台。營業員接過顧客的錢,連同開出的單子,夾在頭頂上麵的鐵夾子上,猛一推,錢和單子就沿著鐵絲錚錚的飛往總台。不一會兒,總台上的鐵夾子再錚錚的飛回來,營業員伸手取下零錢和收據,交給顧客。總台管收錢,櫃台管出布,空中飛來飛去的鐵夾子成了那個年代布店獨有的一種標誌。

營業員都是有經驗的老師傅,耐心回答顧客各樣的問題。客人吃不準的時候,就擠到櫃台,喊一聲同誌,然後問給多大的孩子,或給什麽樣的老人做什麽樣的衣服需要多大尺寸,營業員就會給出建議,麵料多少,裏子多少,考慮縮水要放大多少。在櫃台前,買方精打細算,貨比三家;賣方足尺放碼,誠信公道。買賣雙方心平氣和,生意成與不成,來的都是客。

布料剪裁下來,分別疊好,用紙包起來,連同收據用紙繩紮緊,四四方方,如禮包一樣,遞給顧客,紙麵上印有店家的名稱商標。顧客拎著走出布店,皆大歡喜,生活的盼望就寄托在了手中的紙包上……

那年代,每家都有一群孩子,經濟都不寬裕,添一件新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人小孩身穿補丁衣服在外麵走動的十分普遍。一件衣服,經曆從布店買來布料,再請裁縫師傅做成衣服,物盡其用——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給孩子量衣服,放大一點尺寸,麵料得選結實耐穿的,新衣服穿在身上,開始袖管褲管都得卷起來,過了半年就嫌小了。家裏兄弟姐妹一個孩一個孩的往下傳,到後來沒人穿了,洗洗曬曬,縫縫補補,給鄉下的親戚送去。買塊布料,能買零頭布的就不買整幅的。襯衣不夠料,就做一個衣領子應付著,反正裏麵有沒有襯衣人家也看不見。裁下來的邊邊角角,拚接起來還可以做一條短褲衩,實在沒法拚接了,碎布頭就用來紮鞋底,新布做的鞋底格外結實。那時的孩子曾普遍穿過燈芯絨的衣褲,據說這樣的麵料不容易磨損,現代人都不穿了。

最後要說的是,布店是一個讓孩子們最為厭倦的地方,小時候跟著大人去到布店,置身於滿目的布料之中,沒有趣味,大人在討論麵料花色和價格尺寸的事,小孩卻隻想著拖著大人盡快出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usan71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好文分享,想起多年前,我的小嬸每到上海就喜歡去布店,不僅自己買還幫同事鄰居買,二個小堂弟就會說,最恨跟媽媽上街,他們就站在店門口望大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