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頭山樵夫

朋友,歡迎並感謝您匆匆中駐足我的博客!望我的博客冬日給您溫暖,夏日送您清涼。願您在此逗留的片刻能感受到一絲清新,一縷芳香
正文

石縫中的耬鬥花

(2020-05-08 16:47:40) 下一個

四年前早春我在農貿市場看到花農在賣一種叫Aquilegia 或 columbine的花,此前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不知道中文花名叫什麽。看標簽覺得很漂亮,而且是多年生,所以毫不猶豫就買了兩株栽在園裏。回家後一查,才知道這叫耬鬥花。冬天,耬鬥花地上的部分會死掉,待春天又從原來的根部長出新芽。耬鬥花有很多變種,我買的這種植株比較矮小,也就10厘米左右。耬鬥花的葉子很有特色,每片葉子被三個大叉分成三小片,每小片上又有小的凹陷。我後來又在園裏引進了兩種其他品係的耬鬥花,不同品係之間光從葉子上較難看出差別,開花後就顯出差異來了。

開花之前的耬鬥花

我買來的這兩株小小的耬鬥花當年夏天就開花了。一紅一白,花令人吃驚的漂亮。真沒想到小小植株上能夠開出如此美麗的花。這花有一個特點,未開時垂著頭,初開時微微抬頭,盛開時仰著頭,隨著她越長越漂亮而越來越自信。

盛開時的耬鬥花

我很希望她們能在園裏紮下根來。我讓所有的種子都完全成熟,收集了一部分,其餘的則讓他們自然散落,期望他們第二年能夠發芽。第二年早春,我滿懷期望地在原來的地方撒了不少頭一年收集的種子。可是一直等到盛夏,不管是前一年的老植株還是新種的種子,都沒有再回來。倒是在離原來兩株花三四米遠的地方看到一株小小的耬鬥花幼苗,由於園裏還有別的耬鬥花,不太確定這株是否來自我正在期待的品係。命運對這株可憐的耬鬥花真的不公平,她長在兩堵垂直相交的石牆的角落裏,前麵有支撐鳥盆的柱子,上麵有鳥盆,她一天裏隻有一兩小時享受到斜照進來的陽光。我多次想把她遷到陽光充足的地方,但她長在石縫裏,移植一定會損傷根,風險太大。幸虧她在那裏長的還行,我就任由其在原地生長了。

第三年,石縫中的耬鬥花開花了,正是上麵紅色那株的後代。我滿心歡喜。雖然那株白色的耬鬥花再也沒有回來,而且開花的這一株生存環境如此惡劣,能否有下一代花還說不準。但有一株能夠回來已經令我心滿意足了。有了前兩株耬鬥花收集種子失敗的經曆,我不再企圖收集種子,一切順其自然。

盛開的石縫耬鬥花

今年春天,在離石縫耬鬥花半米的範圍內又長了幾株耬鬥花,大部分是別的品係,但其中兩株是我所期待的品係,他們是石縫耬鬥花的後代。這兩株子花比母花幸運得多,他們都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有一株運氣稍差些,長在護牆磚縫隙裏,但至少有陽光。現在這兩株子花都已開花。

石縫耬鬥花的後代之一

去年石縫耬鬥花生長的地方今年已經被喜陰的魚腥草侵漫覆蓋了。耬鬥花的壽命是兩到三年,這兩株子花的出現使我關心起母花的命運來了。她還在嗎?我好奇地鑽到鳥盆的下麵,扒開魚腥草,在原來石縫耬鬥花生長的地方仔細翻找,竟然找到了那株小小的耬鬥花植株,她已經完全被魚腥草覆蓋了,葉子小得可憐。如果不是知道她去年長在這個地方,沒有人會想到這裏還頑強地生存著一株耬鬥花,她曾經有過動人的美麗。

石縫耬鬥花的生長環境(左圖紅色箭頭處)和扒開魚腥草後露出的石縫耬鬥花(右圖)

我再也不能讓她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了,決定盡一切可能把她移出來。我艱難的鑽到鳥盆下,用小鏟子把她周圍的土盡可能多地挖出來。她的根長得很深,我還是避免不了損傷了她最底部的根,但大部分根還完好無損地連著土壤。我把她種到了她自己的母親曾經生長的地方,精心照料。由於常年見不到陽光,她的葉子已經完全適應了陰暗,突然移到陽光直射的地方,葉子逐漸變薄變白。可喜的是,她又一次挺過來了。雖然老葉子漸漸死去,從靠近根部的地方又長出了新芽,新芽上的葉子回複了正常葉子的模樣。“花堅強”又有了一線生機。

考慮到耬鬥花的壽命,這株可敬的母親花或許沒有機會再花開二度了。如果花也有思維和自我意識,她一定非常欣慰,因為她知道她的兩株子花正在盛開,而且生存環境遠遠超過自己當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