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

Jerry Wang, 海投全球創始人兼CEO
正文

比爾蓋茨和李嘉誠都感興趣的肉,你敢吃嗎?

(2019-08-14 08:44:14) 下一個
今年愚人節,漢堡王又玩了新花招,把招牌皇堡變成了“假肉漢堡”。

 

然而,漢堡王的鐵粉們絲毫沒有察覺曾經招牌皇堡已大變樣。

 

於是,漢堡王“將計就計”,與加州Impossible Foods合作,推出新皇堡-The Impossible Whopper,於8月8日起在全美門店推行。
 

 

同一賽道的賽百味,也在近日表示將攜手Beyond Meat,加入“人造肉”的競賽

 

而美國快餐巨頭,麥當勞仍擺出觀望姿態,對於“人造肉”消費的可持續性和消費者市場風向持不確定意見。雖然麥當勞目前仍未采取任何舉動,但其對“人造肉”市場的密切關注也隱射著一片藍海市場。

 

而事實上,丘吉爾早在1931年就表達了對人造肉的暢想:“為了緩解西方人隻吃雞胸肉和雞翅的飲食習慣,未來的實驗室應該研究出某種培養皿單獨培養特別的部位。
 
 

除了丘吉爾的擔憂,為什麽科學家們會投入到人造肉?

 
1.供求關係惹禍:人口飆升,肉類需求持續上升
 
數據來自USDA網站 ,由海投學院整理

 

2.傳統肉類生產速率太慢,高入低產:畜牧業占用了農業用地的80%,然而這僅僅為人類提供了33%的蛋白質。而人造肉產業緩解了肉類生產過程中“高入低產”的問題

 

3.不僅生產效率低,畜牧業對環境汙染影響超乎想象,且傳統肉類養殖過程中的肉類汙染問題極其嚴重。

 

圖左食物類生產溫室氣體排放量,圖右為肉類汙染問題

 

4. 消費者健康意識增加:素食觀念風靡西方世界。參考 CBNData的報告,2018 年,以“輕食”“健康”“素食”等關鍵詞命名的餐廳數量較去年同期出現迅猛增長,漲幅接近 20%;素食餐品的人均消費更是增長了 25%。
 
食品巨頭們,競相開辟替代肉市場。未來,人類所需的蛋白質很有可能自實驗室。

 

那麽問題來了,人造肉真的靠譜嗎?

 
人造肉是人們利用非肉類原料製作出來的與肉類味道、口感和外觀相似的肉類替代品。主要分為兩種:
 
1. 植物型人造肉:以大豆蛋白肉、小麥、豌豆等作為原材料。
2. 幹細胞人造肉,也叫“幹淨肉”或“培養肉”:科學家從活體家畜上采集幹細胞後培養出來的肉,要是為了解決生產肉類過程中對於環境的破壞和對於資源浪費的問題。
 
植物型人造肉產業流程圖
 
幹細胞人造肉:圖片部分來自CBINSIGHTS網站 ,由海投學院修改

 

人造肉的營養成分存在缺陷?
植物性蛋白不能取代動物性蛋白?
價格昂貴?
……

 

新事物的產生免不了反對者的聲音,很多網友都相繼“聲討”人造肉。

 

但目前,眾多對於人造肉的質疑都被專家駁回。其中,專家認為普通肉類所含有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人造肉是可以通過調配達到的,所以人造肉能實現普通肉類大部分營養效果。

 

從全美來看,肉類市場規模達到了300億美元,而其增速僅為2%。而雖然人造肉市場當前規模僅14億美元,但增速超過了22%。
 

 

巴克萊的分析師表示,他們相信肉類替代品行業在10年內能達到1400億美元。目前傳統肉類市場有1.4萬億的市場,肉類替代品行業有望從中分得10%。

 

人造肉行業目前還較為集中,主要有五大玩家: 
 
 
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以植物為原料、模仿肉類風味和營養成分;Memphis Meats、Finless Food和Just利用動物細胞自行分裂繁殖來製作人造肉。

 

 
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作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受到市場的矚目。在超越肉類公司成功上市的當日,作為對手公司的impossible food的首席財務官大衛.李發布推特恭喜超越肉類公司。

 

Beyond Meat上市前融資金額達1.2億美金。在公司還是初創期的時候,就收到了來自凱鵬華盈,比爾蓋茨,和泰森食品公司等大型投資公司及企業的投資,目前估值約為56億美金。

 

Impossible Foods目前融資規模達到6.8億美元,是超越肉類公司上市前融資規模的6倍,穀歌風投,科斯拉風險投資公司,李嘉誠的維港資本,淡馬錫控股和比爾蓋茨等14名個人及機構投資者紛紛入資。
 
從產品銷售策略來看,Beyond Meat將自己的人造肉產品與真正的肉類產品放在一起進行售賣,用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肉食者嚐試並漸漸習慣人造肉。而Impossible Foods已經銷往全美超過7000家餐廳。
 

 

根據該公司財務報表結果,雖然Beyond Meat的收入達到如此快的增長速度,但截止到2019年,超越肉類公司的淨利潤仍為負值。目前,公司並不打算在接下來發放股息,因此投資人隻能依靠股價的漲跌來獲得盈利,一旦公司下一步擴展計劃並沒有帶來收益,股價的下跌可能會直接給投資人帶來損失。

 

如何理性投資人造肉市場?

 
目前對該市場的投資主要為直接投資二級市場投資

 

 
直接投資
 
基於高度集中的市場,目前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幾家大型公司。

 

以下為Beyond Meat的部分投資者:
 
 
Beyond Meat的上市也影響著他的競爭者們,這種影響大多數也是積極的。Impossible Foods於5月13日宣布第8輪E輪融資情況,此次融資金額達3億美金,總共來自27名投資人和機構,包括許多商界名流和好萊塢演員。之前的投資陣容也相當豪華,包括穀歌風投、淡馬錫 、Sailing Capital、比爾蓋茨、李嘉誠旗下維港資本、UBS、維京全球和Khosla Venture(部分投資者見下圖)。其中具有獨到投資眼光的比爾蓋茨,更是在B輪就已2500萬美金早早進入,在後續又有所追加。
 

 
投資者的不斷入場以及持續得追加籌碼,說明了人造肉市場的發展價值。

 

 
二級市場
 
目前Beyond Meat是市場上唯一一家人造肉行業上市公司,因此人造肉股票的選擇也僅限於該股。

 

就目前(2019年5月底)來說,該公司股票呈持續上漲的趨勢。

 

雖然說人造肉被炒的火熱,有過度炒作的嫌疑,但健康的素食消費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人造肉行業發展整體發展前景較光明。
 

 

海投君建議:作為該行業的一枝獨秀,Beyond Meat的股票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跌幅。想要投資該公司的投資者可以多關注公司下一輪資金使用情況,大規模的市場拓展能不能為公司帶來利潤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如果接下來的行動讓虧損進一步擴大,那投資者應該開始警覺。投資者還可以多關心一下Impossible Foods的發展。如果Impossible Foods近兩年有計劃上市,投資該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另外,傳統肉類巨頭也對肉類替代行業蠢蠢欲動,他們的投資行動也應該被重視起來。

 

作為肉類市場最大的生產商,泰森食品公司近些年風聲不斷:

 

為了更好的布局資本市場,有計劃的邀請可口可樂和推特的首席財務官加入董事會,組建更專業的財務團隊,宣布今年夏天將要開始推出自己公司的肉類替代食品。

 

在泰森公司宣布完這一決定後,Beyond Meat股價下跌6%,但隨後又反彈7%。如果夏天泰森推出了自己的肉類替代食品,也可能會對Beyond Meat的股價造成影響。

 

總結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和環保意識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可能會選擇減少肉類的食用,以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並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因此可以認為人造肉行業有著較好的發展前景。
 
但由於全球90%以上的人都有食用肉類的習慣,真正的肉類不太可能被真正的取代,也沒有證據表明素食主義者將會大幅度增加,因此人造肉行業的增長也不會是爆發型。

 

更有可能的推斷是,肉類替代品行業的發展模式會像乳製品替代行業一樣,最終占據肉類市場的13%左右。

 

近兩年的投資機會在於新的植物型肉類公司的上市,如Impossible Foods。

 

還應當關注傳統型肉類公司對於植物性肉類產品的開發,如今年夏天如果泰森成功推出受歡迎的植物類產品,也許能引發股價的增長。幹細胞肉類公司尚處於研發階段,還不具備生產能力。市場上的幹細胞肉類公司都在競爭搶先通過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和美國農業部的認證,搶先認證成功的公司很有可能估值猛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