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

Jerry Wang, 海投全球創始人兼CEO
正文

非洲考察的經曆--尼日利亞城區

(2019-08-13 10:48:40) 下一個

本次行程:香港-多哈-尼日利亞(拉各斯),全程飛19個小時,和國內有7個小時的時差(國內中午12點,那邊才早上5點),在尼日利亞待了2周,回程在肯尼亞待了1周:尼日利亞(拉各斯)-肯尼亞(內羅畢)-泰國(曼穀)-廣州

 

前期一定要提前打好疫苗(主要是黃熱病在非洲地區高發,還有一些可以選擇性打),我們一行幾個人都是出行前一周拿行程單去防疫站注射疫苗,就因為注射時間不超過半個月還被當地海關訛了一筆。

    

從香港國際機場到多哈轉機。

 

在飛機上吃的(沒注意早中晚餐,反正幾小時吃一餐,吃的都差不多)

 

 

阿聯酋航空,在飛機上有幾個鏡頭可以看到外麵的情況(非模擬,是真實外景),這個是落地瞬間。

 

 

然後從多哈出發到尼日利亞的前經濟首都拉各斯(Lagos)國際機場

 

 

落地後,會有工作人員專門檢查黃本(注射黃熱病的證明),然後到機場的一個小房間裏麵辦落地簽,再等行李,出口處會有工作人員各種要求開箱要小費,記住!不給!不要管著他們!

 

出機場後,熱浪來襲。

 

 

 

這算是路上標誌性建築了。

 

 

到達住的地方。

 

 

50美金/人/晚,包餐,而且下半夜還經常停電(其實市電沒幾個小時,主要是發電機徹夜轟隆聲四起...)。

 

 

聖誕節,注意!黑人聖誕老人。

 

 

尼日利亞-拉各斯城區街頭。

 

 

路上車流還是挺多的。

 

 

市場上隨處可見的三蹦子。

 

 

剛去的時候臉盲,到處都是黑漆漆的人,很慌,看了幾天就習慣了

 

 

那邊的香蕉太硬,不能直接吃,當地人一般烤著吃(也不知道味道如何,不敢吃)。

 

 

附近的市場趕集。

 

 

第一次感受超高的回頭率

 

 

中國人建的中國商城,有點像長城的感覺。

 

 

中國建的公路,應該是尼日利亞比較好的路了,興路強國是有道理的。

 

 

到處可見的垃圾場,經常焚燒垃圾,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到戰場了。

 

 

中國元素的車,特地看了下,車輪不是一體成型的。

 

 

去農村的路上。

 

 

當地很少能夠看到自行車,逛了半個月隻看到2輛(特別留意了)。

 

 

摩托車在車流中穿行。

 

 

那邊一般都沒有稱,水果都是按堆或者個來賣,接受議價。

 

 

經常停電,我們出了城區就很難找到吃飯的地方,回到住的地方就一頓海吃。

 

 

城區少有的幾家餐廳,主要是雞肉、魚肉、牛肉等等,飯粒很大

 

 

 

一般下午3點就得往回趕,不然堵到晚上10點還不一定到得了住的地方,而且晚上非常不安全,經常有攔路搶劫。

 

 

 

考察信息:

-尼日利亞城區發展非常緩慢,並且堵車非常嚴重,交通堪憂;

-我們這兩天走訪了很多店鋪,基本上都是現金交易,個別有POS機;

-基本上每個人都有功能機(待機時間長),少有智能機;

-當地盛行USSD轉賬(一種補充協議),體驗了一下,挺麻煩的,但是這種方式,功能機也可以用其他線上交易並不普及,沒有細究;

-城區停電非常嚴重,基本上每家店鋪都有2台以上發電機;

-整個城市都充滿了發電機的轟隆聲和灰蒙蒙的天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