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

Jerry Wang, 海投全球創始人兼CEO
正文

伊斯蘭銀行,同一個世界,不同的金融服務

(2019-02-26 10:57:29) 下一個

(本文轉自新財知社)

 

在債務關係中,借款人要向出借資金的一方支付報酬,也就是利息

 

即使對於非金融專業出身的人來說,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伊斯蘭世界對利息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伊斯蘭金融思想反對利息,因為利息是展開經濟活動前事先設定的,貸款者沒有分擔風險、參與經營,並且,即使使用貸款的實際經濟活動遭到虧損,貸款者的利息也能照收不誤,這違反了社會正義、平等和人的財產權原則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此後20年間,《古蘭經》傳遍了整個阿拉伯半島,穆罕默德的宗教、政治、軍事權利也日益穩固,社會發展帶來了商業繁榮,由此催生的高利貸擴大了貧富差距,激化了社會矛盾。

 

穆罕默德回憶起年青時經商的經曆,在與南來北往的商人攀談時,基督教的社會觀曾給他留下印象,思慮再三,默罕默德決定“降臨”一條“啟示”——真主準許買賣,而禁止重利。

 

 

632年,穆罕默德離世,伊斯蘭世界自然不敢違背《古蘭經》的教誨,但經濟的自然規律也是不可抗力,於是到了奧斯曼帝國時期,伊斯蘭國家的民眾已經熟練掌握了應對“政策”的“對策”。

 

規避“利息禁令”最廣泛的方法,類似於今天的“售後租回”,借款人把自己的房子賣給出借人,出借人再將房子回租給借款人,每個月的租金就相當於利息,完美避開了“利息禁令”。

 

 

19世紀,歐洲在全球開疆拓土,刺激伊斯蘭世界反思落後的原因,與經濟規律相左的無利思想首當其衝,隨著埃及批準銀行存貸款收取利息,整個穆斯林地區倒向有利金融。

 

 

20世紀70年代,石油之爭成為世界經濟和政治的核心,上天賞賜的資源讓阿拉伯世界重拾信心,也掀起了伊斯蘭複興主義的浪潮,《古蘭經》中的“利息禁令”被再次提起,伊斯蘭金融體係隨之複蘇。

 

 

時至今日,全球有超過300家伊斯蘭銀行在提供服務,一些老牌的商業銀行也設立了伊斯蘭金融服務專櫃,不知道在與主流金融體係的融合和碰撞中,伊斯蘭金融會走向何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