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兒子給了我一個網站的名字,叫Lumosity,是一個健腦網站,提供很多智力遊戲。斷斷續續地玩兒了一陣子,沒有堅持下去,一晃10年過去了。退休後,空閑時間多了,讓我又想起Lumosity。
這個網站免費提供約十種智力遊戲,但是要花樣更多、範圍更廣的遊戲,就得花錢了。翻來覆去作十個同樣的遊戲,不免會感到沒意思。除了每天要上班以外,加上當時還“年輕”,大概就是10年前放棄的原因。退休後為了堅持下去,一咬牙,開始付費,五花八門的遊戲很多。其實並不貴,大約等同每個月一個漢堡。一年多下來,還成了習慣,每天下午要上網讓腦子活動活動。
遊戲分好幾類,有記憶、反應、靈活性、邏輯思維、注意力、語言分析等類型,循序漸進,難度逐漸提高。每次完成一個遊戲,會有成績記錄。出乎我意料的是,10年前的記錄還在。在這些類型中,自己的語言分析成績最差,畢竟英語生詞太多,語法掌握得也不是很好。和10年前相比,反應、邏輯思維、注意力等的成績沒有太大退步,有的時候還能超過10年前。並不是說腦子比10年前好使了,隻是做多了,熟能生巧。
唯獨記憶練習,成績比10年前明顯差多了。比如下麵這個memory matrix遊戲,在一個方塊組圖上,給你兩秒鍾記住幾個綠色小方塊,然後綠色小方塊消失,你得在方塊組圖上點出綠色小方塊的位置。方塊組圖小一點還好,稍微大一點,綠色小方塊多一點,腦子就亂了陣腳,找不出東南西北了,怎麽努力都趕不上10年前的成績。
大腦鍛煉跟肌肉鍛煉的道理一樣。人老了,肌肉鍛煉十分有必要,但是練不出史瓦辛格的體格,隻能防止或減少肌肉萎縮。Lumosity因聲稱可以改善記憶,又沒有任何科學根據,曾被起訴。要是說玩玩電腦遊戲可以改善記憶,可能是有點吹牛,特別是老年人的記憶,但是對防止或延遲癡呆,不會沒有幫助。
除了Lumosity上的遊戲,拚圖是退休後的新愛好,也是很好的健腦活動。每次拚完一個圖以後,還頗有些成就感,欣賞好幾天也舍不得拆掉。也碰到過太難的拚圖,沒有耐心拚完。
退休以後,把“魔方”又撿起來,從普通的3x3,升級到4x4,5x5,已經很熟練了。可是時不時會出現senior moment,腦子突然空白,不知下一步該做什麽。
十多年來倒是一直堅持作“數獨”(Sudoku),專找比較難的。但這隻是一種單一的邏輯思維的鍛煉。
看書是很好的健腦活動,可以改善注意力,提高想象力和記憶力(有科學根據),退休後慢慢地開始恢複看書的習慣。問題是,找到有意思的書不容易,常常從圖書館借來一本書,看著看著,覺得乏味,看不下去。
平時也堅持每天拉拉琴,不隻是為了娛樂,更是為了健腦,拉些枯燥無味的練習曲,看著五線譜上的小“蝌蚪”,保持眼-腦-手之間的配合。
學外語是專家們一致推薦的健腦活動。剛退休那年,興致勃勃,每天跟著在網上學俄語。因為中學學的是俄語,開始覺得是複習。後來生詞越來越多,根本記不住,慢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現在也不了了之了。
專家們也說,社交活動是老人生活中不可少的。最近半年多,自己也加入了麥當勞的老人隊伍,常約退了休的朋友去一邊聊天,一邊喝咖啡。每個月還跟幾個琴友一起拉拉琴。
電視上有很多健腦補腦藥品的廣告,聲稱服用後可以讓腦子清晰,提高記憶力。問過醫生,這些藥品效果怎麽樣。醫生說沒有任何研究結果或科學數據證明這些藥有效。
看書是很好的健腦活動,寫作更是如此。常常寫博客也是為了不讓腦子閑著,這還得感謝文學城提供的這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