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國的士大夫
這裏所說的中國“士大夫“指的主要是過去朝廷“金榜題名“的秀才,或指過去的“文人墨客“,現在則不過換了個名稱叫“知識份子“。其實“知識份子“這個概念很泛泛,在文革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都可以統稱叫“知識份子“而時至今日:則需“另當別論“啦!這裏沒有貶義,隻不過是客觀的陳述一個事實而已。
中國高校“今不如昔“的現象,主要體現在“高校擴招“後,不客氣的說:如今本科生的品質下滑,隻相當於文革前的高中生而已,至於“高校師資“墮落到了什麽地步?你看看那個號稱是“大國師“的張維為,看看“經濟學家“胡鞍鋼,還有那滿嘴(他媽的)北大教授“孔三媽“以及那位在“百家講壇“上給年輕人灌溉“毒雞湯“的於丹,和最近“鬧笑話“的複旦大學中文係主任,你就一目了然啦。
其實“知識份子“的墮落,也是有一個“漸進式“的過程,遙想當年也是這批人他們步行到天安門廣場去聲援學生,並打出了“跪累了,站起來溜一溜“的感人橫幅,而今天他們競然淪落風塵,變得毫無廉恥的為“習特勒“高唱讚歌,那麽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答案其實並不複雜,促成這轉變的最大“靈魂催化劑“就是利益。就是金錢,就是孔夫子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什麽叫“顏如玉“?那當然就是美女。什麽叫“黃金屋“?那毫無疑問就是貪腐。這就是讀書人最大的利益。過去常說“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時“指的就是這個,古時秀才們在騎著小毛驢從家鄉赴京城趕考的路上,腦袋裏想的就是“金榜題名“後找什麽樣的“顏如玉“能有多大的“黃金屋“啦,否則“寒窗苦讀“為啥?這就是秀才們奮鬥的目標,演變到今天當年那顆“初心“搖身一變就成了“土豬進城拱白菜“啦,要做“人上人“這就是讀書人的終極目的,什麽“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你信嗎?
要說讀書人的這種心態,可以追溯到“改革開放“的初期,當年富裕起來的農民,對自視高人一等“的知識份子“造成了很大的衝擊,激發了他們對“朝廷“的不滿,他們曾悲憤的說“搞導彈的,不如賣雞蛋的“這種落差觸動了讀書人的利益,這就是當年他們選擇與廣場學生們站在一起的根本原因。“64事件“後,貫於奉行“實用政策“的鄧公,敏捷地抓住了“問題的關鍵“他及時的送來了“顏如玉“與“黃金屋“。
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一輩子“三起三落“的鄧大人心裏非常清楚,讀書人的終極目的,就是爭相攀比“顏如玉“與“黃金屋“,從這個意義上講:其實讀書人與朝廷就是一種“共生關係“於是在天安門事件後,鄧小平大幅度的提高了“知識份子“的待遇,使得他們迅速成為了“即得利益的一份子“,在這種情況下:胡鞍鋼,張維為,金燦榮,孔慶東,等等一批見利忘義的文人,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做了官府的“衛道士“(或稱奴才)有人把他們比喻成附在牛皮上的毛,這個比喻很形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曆代的讀書人,都把孔夫子奉為“至聖先師“。這是因為孔聖人指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孔子的這套理論非常深入人心(成為了讀書人的真理)特別是中國自隋朝發明了“科舉製度“後,實際上等於搭建了民間“通往上層“的階梯,一方麵“科舉“的問世使得孔夫子“學而優則仕“的學說有了“英雄用武之地“的場所,同時這套“擇優錄取“的選拔製度再“理論結合實際“的與“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掛鉤,這就不僅成為學子的奮鬥目標與動力,也成為普世價值觀啦。
而另一方麵:由於孔子教育弟子們要“忠君“,提倡的是“君要臣死,臣就不得不死“的理論,這非常符合統治者的利益,再加上儒家文化倡導的是“報效朝廷“講究的是“讀書做官“,這樣儒生的利益與朝廷的利益就有了“契合點“,所以中國自漢武帝以來,曆朝曆代的統治者都“獨尊儒家“,因為這符合“朝廷“的利益。
朝廷官府對儒家的尊崇,更提升了讀書人對“人上人“的自信。什麽叫“人上人“?就是不同於芸芸眾生,就是“高人一等“,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河南巡府田文鏡“搞改革開放“他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改革新政,結果招至河南的儒生們群情激憤,他們抬著“孔子牌位“上街遊行,為啥呢?因為巡府要求河南的讀書人與河南百姓一樣“官紳一體“,此舉就觸犯了讀書人千百年來做為“人上人“的利益。最終這件事情由雍正皇帝下旨,廢除了巡府田文鏡的“新政“。
過去有句老話叫“千裏做官隻為財““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如今更是如此)過去鄉下的秀才們進京去“趕考“,目的就是為了“做官“就是為了擁有“黃金屋“,這符合儒家學說。如今一千多年過去了這“讀書做官“的傳統並沒有改變,所不同的隻是名稱上的變化,由過去的“趕考“改為現在叫“高考“由過去的“黃金屋“到現在改叫“為人民服務“而已。早在“文革“前,中共黨內的“二號人物“劉少奇就曾說過“入黨做官“的理論,這實際上就是“讀書做官“的翻版。劉二號說的沒有錯,現在不入黨就不可能做官,朝代變了,名稱變了,但“做官“的本質卻並沒有改變。
曾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90年代之前)中國的大學“本科生“畢業後,都是(直接做官)由國家統一分配到國家機關,或企事業單位工作,享受的是政府官員(23級幹部)的待遇,那時大學畢業後,就能初步實現成為“人上人“的念想。後來“高校擴招“之後直接“做官“的製度也徹底終結啦,如今的“本科生“畢業後“求職“與“外賣小哥“的差距不大,盡管如此“土豬拱白菜“的念想沒有變。
儒家學說的“學而優則仕“這是孔聖人給讀書人找到的“為官之道“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孔子被儒生們奉為“至聖先師“,中國的讀書人是朝廷雇傭下的奴仆,像張維為,金燦榮都是如此,儒學就是為皇帝服務的“金榜題名“就是為了做官,在這一點上:中國的知識份子與西方的知識份子在本質上“不可同日而語“。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知識份子群體(特別是現在)鮮少出“推動社會進步的社會精英人物“就一點都不奇怪啦。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朝廷的“衛道士“,是皇權製度上的一顆小螺絲釘,是想擠身於“趙家人“行例的一份子,而不是善於獨立思考,敢於批評政府的人,。在阻擋甚至是打擊“知識份子“這方麵,中國讀書人最恨的是倆個人,一個是二千年前的秦始皇,另一個就是近代的“紅太陽“毛澤東。
二千多年前秦王嬴正結束了“春秋戰國“的曆史,統一六國後成了秦始皇的嬴正,特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於是他就開始廣尋“萬壽無疆“的藥方,這時類似於鍾南山式的那麽一批術士出現了,為了蒙秦始皇高興並且騙取他的銀子,術士們便對秦始皇說:他們能製練出“長生不老“的仙丹,結果送給秦始皇的卻是“蓮花清溫“。
術士們這種“詐騙行為“使秦始皇非常生氣,再加上秦始皇“一統天下“靠的就是“尊法反儒“,靠的就是重用商秧,李斯這樣的“法家人物“,此時麵對詐騙銀子並“尊儒“的術士們,秦始皇一怒之下便砍下了這些人的腦袋,並燒了他們“算命“的書,於是這事便被儒生罵了他二千多年,說他是“焚書坑儒“的暴君。
二千多年後:熟讀“二十四史“並極為反感“儒家學說“的毛澤東,從1958年的“反右運動“開始就跟“老九們“過不去,他直接了當的就對天下讀書人說了:我們就是馬克思加秦始皇。這還不算毛澤東還頒布了“聖旨“又被稱為“五七指示“,他要求中國的知識份子必須丟掉“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他此舉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知識份子“人上人“的念想,到鄉下“去與工農打成一片“,毫無疑問毛澤東這舉措觸動了讀書人的利益,盡管中國的讀書人對此“心懷不滿“但卻即不敢怒也不敢言。
我有一個哥們他爹是原“文革“前中央美院的院長,他小小年紀就隨父母去了(湖北鹹寧的文化部幹校)聽他說當年“老九“們人在湖北,心係北京,做夢都夢想回到北京,當時有一個順口溜是這樣形容的“向陽屯,北京佬,穿的破,吃的好,一人一塊大手表,周末就往城裏跑,想回北京回不了“。這就是對“幹校“形象的描述,中國的知識份子簡直是恨死毛太祖了,太祖剛死就享受到了是跟秦始皇一樣的待遇。
1976年的9月9日毛太祖去世,此時中國的知識份子痛恨毛澤東,就像當年的儒生痛恨秦始皇一樣,他們報複性的將毛澤東忌日的第二天,即每年9月10日命名為“中國教師節“以示一出憋在心中的惡氣,並以表讀書人的歡呼雀躍之情。(未完待續)
謝謝海風姐,祝姐在這個驅逐疫情後的夏日裏,旅行開心~玩的快樂。
佩服大俠盡選深刻話題寫。
好像全世界都差不多,忘了在哪兒看過一篇文章,說現代主義放棄了對純善的追求,雖然知識很美,善的理念卻更美,柏拉圖說過,善是太陽,而知識隻是光。他還是把追求知識的人太理想化了,以為他們的理性能控製住欲望,會不懈地追求光明。沒有約束的欲望,是這個時代的標誌吧。
-------
Pretty easy!
兄台說的是, “楚王好細腰,宮女多餓死”。兩千年了,有何進步?當今天朝,太多秦檜,郭沫諾的人物,連明朝都不如。
看來我的暗號說錯了,那換一個暗號:“天王蓋地虎“、、、回答不出來,就不讓吃“百雞宴“。
理解,有不同的觀點,這很正常。
謝謝008老兄的留言:剛剛看到新聞,中國又宣布成立了N個“習近平思想研究院“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個體製造就了這麽多的奴才太監,舉目望去借用“習一尊“自己的話說“競無一人是男兒“。每每看到這樣的報道,腦海中就想起了二千年前“指鹿為馬“的趙高。
鄧總設計師,裏根都是教育水平不高的人,然鄧能用趙紫陽,朱榕基等能人,裏根能用能人采用凱恩斯主義;毛打仗厲害,但有能人劉少奇,陳雲不用,卻發動文革,所以, 建設搞得快崩潰了(陳雲,葉帥評論)。
---------------------
佩服,老兄參加過四五運動,曾是為國為民的有勇氣的熱血青年;六四的主導力量也是青年, 中國的未來也是在於青年; 恩來同誌在那個年代還算好的,不過鄧總設計師評論說,壞的體製下好人變壞。
謝謝圓導:本來挺好的一個國家,本來挺好的一把牌,結果:卻被一個自視清高的小學生,搞成了一個向北朝鮮看齊的國家,一把的好牌也被這“大學問“給打成了臭牌。再次致謝。
看過國內轉來的張維為的東西,什麽東西,真不是東西!
花妹說的對,是我敘述的不全麵,我會注意糾偏,就像糾正感歎號一樣。
在當今“大學問思想“的照耀下,劣幣驅逐良幣,想出汙泥而不染都難。
這句話若放在45年前(1976年)我相信,不僅如此:當年我們還參加過“四五天安門事件“並且還為恩來同誌做過牢、、、隨著年嶺的增長,閱曆的增加,特別是對真實曆史的查閱,徹底顛覆了我年輕時代的觀點。
謝謝閱讀,並且提出了不同觀點,我都看到了也會認真考慮。再次致謝。
過去的知識份子的確如此,不為五鬥米折腰,所以那時候的知識份子受人尊重。
過去一個教授對列車長講,希望能加個臥鋪,列車長二話不說就安排了,為啥?尊重。
如今一個教授若也對車長這般講,估計人家會認為他該吃藥了。這又是為啥?看看複旦的張維為,看看北大的孔三媽,再看看人大的金燦榮,還有那個醜八怪胡錫進,答案就找到了。
看到那個三媽的外號笑S我了。大俠也是不公平,除了念書人,別的男人也缺那啥吧?
毛在抗戰時也非常欣賞美國的憲政體製,然而49年後在一批馬屁精比如郭若沫,康生,林彪(可惜了,一代戰神也淪為拍馬屁之輩),自己就變成了皇上。毛的缺點就是古書看太多,中毒了。
人都是會變的。
致謝321,我是303,天空在顫抖,仿佛空氣在燃燃~暗號對上了,你好同誌。
你說的對,老一代的知識份子是懂得禮義廉恥的,隻是如今、、、
謝謝遐西,剛看到你的名字,腦海中就浮現出你家的盛宴啦,你等會我回家拿盆去、、、
謝謝菲兒:剛才我還在想,北京“蘆溝橋抗戰館“是菲兒老爹所建,莫非是北京建工局的?
建委口我太熟了,我以前就是搞基建的呀,祝菲兒夏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