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佛學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屬於原創。對於佛學的研究,尚很淺薄。歡迎討論,一起學習。轉載請注明出處。
正文

般舟三昧

(2018-08-31 19:43:15) 下一個

般舟三昧

IBDSCL, 5月26日,27日, Nancy Yu

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宇宙規律國際佛法學會,來聆聽今天的佛法講座。上周,我們講了如何修定。修行,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去掉妄想,分別和執著。參悟 “五蘊皆空”,參悟“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參悟“我和宇宙本來一體,我和自然本來一體,我和眾生本來一體,我和佛心性海本來一體,我和諸佛如來本來一體,我和眾生本來一體。”參悟“我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我即是佛,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心性海,佛心性海即是我;我即是眾生,眾生即是我;我即是一切,一切即使我。”發菩提心,懺悔,茹素,持戒,念佛,誦經,持咒。這些都是修定力的無上妙法。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是“老僧入定”。我們再一次理解什麽是真正的“定”。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當時是一個下大雪的冬天,路上滿目霜雪,唯獨一塊地上不著雪跡,皇帝感覺很奇怪,問道:“為什麽下這麽大的雪,而這裏竟半點不沾呢?”皇帝身邊的寶正禪師說:“啟奏萬歲,下麵有人啊!”皇帝又問:“這個人在下麵多長的時間呢?”寶正禪師答:“已有七、八年之久了。”皇帝問:“他還活不活呢?”寶正禪師說:“他還活啊!”皇帝感到很驚奇,馬上命人挖地,果然發現有一位比丘坐在缸裹麵,皇帝稱他為燈光大師。
寶正禪師用引磬為燈光大師開靜,他便從缸裹麵出來。
皇帝問寶正禪師:“這位燈光大師竟然能在地下入定七、八年,他的生死恐怕早已了了。”寶正禪師搖搖頭說:“還沒啊!”皇帝有點不相信,心想在地下入定了七、八年還沒了生死?寶正禪師看出皇帝有所懷疑,就對他說:“皇上如不相信,你今晚可親自設宴招待燈光大師。當吃飯時,在他麵前放一隻銀碗,一雙銀筷,而在我麵前放一隻金碗,一雙金筷。飯後你送他兩個銀元寶,再送我兩個金元寶,你且細心觀察他的麵孔有何變化?”
皇帝就按照他的話去做,初時燈光大師還對寶正禪師很恭敬尊重的,及至他看到皇帝尊敬禪師比他尤甚,他心裏麵就生了煩惱,認為皇帝看不起他,他想:“我在此入定七、八年了,皇帝隻用銀碗筷供養我,及送我銀元寶;這個寶正禪師不知有何本事,皇帝竟對他這麽尊敬,以金碗筷供養他,及送他金元寶。”當時他的麵孔很是難看,這時,皇帝才相信寶正禪師所言。
雖然燈光大師有入定七、八年的工夫,但他的無明煩惱壓根兒還沒斷盡,他的習氣毛病還未蠲除,還是有貢高我慢的心。心中的妄想,分別,執著還在,貪嗔癡慢疑還在。定力不足,心中還會起火。

我們修行,就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仔細觀照自己內心,覺察自己的習氣,修正自己。以智能上求無上菩提,以慈悲下化無量眾生,修諸波羅蜜行,期於未來成就佛果。

佛說的三昧經有很多,比如《坐禪三昧經》,《觀佛三昧海經》,《金剛三昧經》,《菩薩念佛三昧經》,《法華三昧經》,《佛說如幻三昧經》,《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佛印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般舟三昧經》等等。在《法滅盡經》中,佛說法欲滅時,“《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化滅”。這裏佛說的《般舟三昧》,也即是《佛說般舟三昧經》般舟三昧,也稱為“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這部經的前部分。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加鄰竹園中,與大菩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阿須輪、諸夜叉、迦樓羅、甄陀羅、摩雎勒等無央數眾,一切都在大會坐。
是時,跋陀和菩薩從坐起,整衣服,長跪叉手白佛:願欲有所問,聽者今當問?
佛言:善哉!恣汝所問,今當為汝說之。
跋陀和問佛言:“菩薩當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攬萬流?
雲何行,博達眾智,所聞悉解而不疑?
雲何行,自識宿命所從來生;
雲何行,得長壽?
雲何行,常在大姓家生,父母、兄弟、宗親、知識無不愛敬?
雲何行,得端正,顏好美豔?
雲何行,得高才,與眾絕異,智慧通達,無所不包?
雲何行,功立相滿,自致成佛,威神無量,成佛境界,莊嚴國土?
雲何行,降魔怨;
雲何行,而得自在,所願不違?
雲何行,得入總持門?
雲何行,得神足,遍至諸佛土?
雲何行,得勇猛如獅子,無所謂一切,魔不能動?
雲何行,得佛聖性,諸經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
雲何行,得自足,離諛諂,不著三處?
雲何行,得無掛礙,持薩雲若教,不失佛意?
雲何行,人信?
雲何行,得八種聲,入萬億音?
雲何行,得具足相好?
雲何行,得徹聽?
雲何行,得道眼,觀未然?
雲何行,得十力正真慧?
雲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諸佛,悉現在前?
雲何行,知四事之本無?
雲何行,便於此間見十方無數佛土,其中人民、天龍、鬼神,及蠕動之類,善惡歸趣,皆了知?
所問如是,當雲何行?願佛說之,釋一切疑。

佛告跋陀和:善哉!汝所問,多所過度,不可複計……汝所以能作是問者,汝乃前世過去佛時,所作功德供養諸佛,樂於經法,守禁戒行清淨所致;常行乞食,不就請,多成就諸菩薩合會教語,令棄眾惡,視一切悉平等所致;常有大慈大悲所致。汝功德不可複計!
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十方諸佛悉在前立”。能行是法,汝之所問,悉可得也。
跋陀和白佛:願為說之。今佛說者,多所過度,安隱十方,為諸菩薩現大明相。
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定意”,菩薩常當守習持,不得複隨餘法,功德中最第一。
佛告跋陀和菩薩: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發許。是“定意”法,名為“菩薩超眾行”。

立一念,信是法,隨所聞,念其方;
宜一念,斷諸想,立定信,勿狐疑。
精進行,無懈怠;勿起想,有與無。
勿念進,勿念退;勿念前,勿念後。
勿念左,勿念右;勿念無,勿念有。
勿念遠,勿念近;勿念痛,勿念癢。
勿念饑,勿念渴;勿念寒,勿念熱。
勿念苦,勿念樂;勿念生,勿念老。
勿念病,勿念死,勿念身,勿念命,
勿念壽。勿念貧,勿念富;勿念貴,勿念賤。
勿念色,勿念欲;勿念小,勿念大。
勿念長,勿念短;勿念好,勿念醜。
勿念惡,勿念善;勿念嗔,勿念喜。
勿念坐,勿念起;勿念行,勿念止。
勿念經,勿念法;勿念是,勿念非。
勿念舍,勿念取;勿念想,勿念識。
勿念斷,勿念著;勿念空,勿念實。
勿念輕,勿念重;勿念難,勿念易。
勿念深,勿念淺;勿念廣,勿念狹。
勿念父,勿念母;勿念妻,勿念子。
勿念親,勿念疏;勿念憎,勿念愛。
勿念得,勿念失;勿念成,勿念敗。
勿念清,勿念濁,斷諸念。
一期念,意勿亂,常精進,勿懈怠。
勿歲計,勿日倦,立一念,勿中忽。
除睡眠,精其意,常獨處,勿聚會。
避惡人,近善友,親明師,視如佛。
執其誌,常柔弱,觀平等,於一切。
避鄉裏,遠親族,棄愛欲,履清淨。
行無為,斷諸欲,舍亂意,習定行。
學文慧,必如禪,除三穢,去六入。
絕淫色,離眾受,勿貪財,多蓄積。
食知足,勿貪味,眾生命,慎勿食。
衣如法,勿綺飾,勿調戲,勿驕慢。
勿自大,勿貢高,若說經,當如法。
了身本,猶如幻,勿受陰,勿入界。
陰如罪,四如蛇,為無常,為恍惚。
無常主,了本無,因緣會,因緣散。
悉了是,知本無,加慈哀,於一切。
施貧窮,濟不還,是為定,菩薩行。
至要慧,起眾智。
佛告跋陀和:持是三昧行法,便得三昧,現在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去此千億萬佛刹,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之。

阿彌陀佛!時間的原因,我們隻學習這一部分。希望大家自己能查一下這部經,從頭到尾誦持一遍,功德無量。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專心念佛,即得見佛!感恩大家!下周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