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佛學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屬於原創。對於佛學的研究,尚很淺薄。歡迎討論,一起學習。轉載請注明出處。
正文

製戒因緣

(2018-03-29 19:15:34) 下一個

在漢語裏,‘戒’往往和‘律’一起來說,‘戒律’。戒,梵語是屍羅,sila,防非去惡之意。律,梵語毗尼Vinaya,清規戒律。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為了約束僧眾,製定了各種戒律。每條戒律的製定,後麵往往都有這條戒律製定的因緣。佛陀留下的三藏十二部,三藏,經藏,律藏,論藏,律藏也就是Vinaya-Pitaka,最初是在佛陀滅度後,第一次佛教結集時,由持戒第一的優婆離誦出《八十誦律》。後來,因為佛教各派對戒律的理解不一樣,所傳戒律也有所不同。同時對戒律不同的理解,也是造成佛教最初分裂的原因。

我們常說 ‘戒,定,慧’,戒是修行的基礎,慧是修行的目標。實際上,我們需要修的隻有一個,就是‘戒’。‘戒’修好了,‘定’自然增加,‘慧’自然顯現。楞嚴經卷六中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戒’為一切善法的根本。在《佛遺教經》中,佛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和合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曆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

律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實際創始人為唐代道宣。複因道宣住終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稱。

律宗的主要經典是四律五論。佛陀滅度百年後,有五佛子,各自采集律藏的一部分,產生了最初的五律,五律中的四律傳到了中國。四律為《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祗律》。四律在不同的時期譯出,有自己的盛行時期。

據四分律記載,舍利弗曾經問佛說: 什麽樣的正等正覺修淨行,佛法能久住?什麽樣的正等正覺修淨行,佛法不久住? 願世尊為我開示。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昆婆屍佛、式佛、拘留孫佛、迦葉佛諸佛修淨行,佛法能久住。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修淨行,佛法不能久住。這其中的原因是因為拘那含牟尼佛、隨葉佛,不為眾多的弟子們廣說佛法,如契經 、隻夜經、授記經、偈經、句經、因緣經、本生經、善道經、方等經、未曾有經、譬喻經、優波提舍經。不向眾人廣泛宣講契經乃至優波提舍經。既不製定戒法,也不講解戒律,這樣使眾多弟子產生疲厭之心,致使佛法不能久住於世。而昆婆屍佛、式佛、拘留孫佛、迦葉佛,為眾多弟子廣說佛法,從契經乃至優波提舍經,既製定戒法,也講解戒律。弟子們心生疲厭,此時諸佛知道後,即為說教:此應記念,此不應記念;此可以思惟,此不可以思惟;此應斷絕,此應常住不斷。這樣,舍利弗,諸佛及眾多弟子們在世,佛法能夠流布。如果諸佛及眾多弟子滅度後,世間各種種姓、各種家族的出家者,也不會使佛法疾滅。為什麽呢? 因為善於以經法統攝教化僧眾的緣故。這好比各色各樣的花散放在桌案上,一有風吹就會散落。這是為什麽呢? 因為沒有用線貫穿的緣故。

這時,舍利弗從座上站起來,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地向佛行禮說:世尊,如今正是最好的時機。唯願世尊為眾多比丘製戒說戒,使他們勤修淨行,令佛法得以久住世間。

佛告訴舍利弗:且慢! 佛自知合適的時機。舍利弗,如來現在沒有為眾多比丘製定戒法,這是為什麽呢? 因為此丘中沒有因世俗煩惱而犯過失的。如果有犯過失者,然後世尊才會為眾多比丘製定戒法,斷絕他們的世俗煩惱。舍利弗,比丘在未得利益供養之前,也就不會產生世俗煩惱。如果得享利益供養,便會生出種種世俗煩惱。若有世俗煩惱產生,世尊便會為眾比丘製定戒法,以斷除他們的世俗煩惱。舍利弗,比丘之所以未生煩惱業障,是因為他們尚未出名,還不被眾多的人所知道,以及還未多聞佛法,未多擁有財產。如果比丘名聞遐邇乃至擁有眾多的財產,便會生出世俗煩惱,有了世俗煩惱,然後世尊便會製定戒法,使他們斷絕世俗煩惱業障。舍利弗,你且等一等,如來自然知道適宜的時機。

所以佛陀弘法的最初數年,沒有戒律。這也是因為初期的佛弟子們,根器特別深厚,在聽了佛陀的開示後,馬上就開悟證果了,所以初期時,用不著戒律來約束弟子們,因為大家本來就是清淨的。後來,有一個弟子,須提那,跟隨佛陀出家後,有一次回家,受俗家母親的逼迫,為了給家裏傳宗接代,與原來的妻子又睡在了一起,犯了淫戒。於是,佛陀就開始一點一點地講授戒律,佛教的戒律,就漸漸地製定起來了。這是為了維護僧團的清淨莊嚴,是為了保護佛弟子們戒體不失,也是成道的助緣。

當時佛陀斥責了須提那後,隨後集合大家,製定戒律,並宣說了持戒的十種利益, 並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吃酒,是為根本大戒,如有毀犯者,名波羅夷罪(棄罪),就不能和大家住在一起,一定要從僧團退出。如果不能守戒,還俗並不算罪過! 佛陀發出製戒的宣言,這就是正法中製戒之始。

佛陀製定根本大戒以後,仍然有少數的弟子做出違背佛陀教誡的事來,佛陀經過很長的時間,很多的事實,製定四波羅夷(Parajita, 重罪)、十三僧殘(犯僧殘罪,須於二十人以上之清淨大眾前懺悔,並服從僧團之處罰。指戒律中僅次於波羅夷之重罪)、二不定、三十尼薩耆波逸提(尼薩耆為盡舍,波逸提為墮。此罪聚總關於衣缽等之財物,故以其所犯之財物,舍於眾中而懺悔之,謂之盡舍。若不懺悔,則結墮獄之罪,故曰墮。總有三十種,稱為三十舍墮)、九十波逸提(所犯之罪輕微、非斷滅善根之枝條罪、傷善處少,故稱波逸提)、四波羅夷提舍尼(向彼悔)、七滅諍(七種止滅僧尼諍議的方法)、百眾學等的比丘的戒律,比丘尼則有三百五十條戒。菩薩有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家皈依三寶的弟子,則可以受五戒,或六重二十八輕的菩薩戒而作優婆塞及優婆夷。

戒律的製定,後麵都是有原因的。四律中講了很多戒律製定背後的故事。戒,維係了僧團的清淨,各人遵照戒律而行,過法製的生活,僧團就是自治民主的象征,佛陀又規定每半月布薩誦戒一次,集合說戒,使諸比丘都能在清淨戒法之中長養善心。

法是因緣生,戒也是因緣生。八萬四千法,也有八萬四千戒。經中有戒,法戒一體。以上所說的各種的戒律,落於文字,行於身體,可以稱之為有相戒。有相戒,會給人嚴肅教條死板的感覺。而戒的至高境界,合於禪,合於道,是無相的, 重在心地。無相戒,是禪,也是道。

在《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中, 佛與大迦葉論“善持戒”時說:“複次,迦葉!善持戒者,無我無我所;無作無非作;無有所作亦無作者;無行無非行;無色無名;無相無非相;無滅無非滅;無取無舍;無可取無可棄;無眾生無眾生名;無心無心名;無世間無非世間;無依止無非依止;不以戒自高,不下他戒,亦不憶想分別此戒;是名諸聖所持戒行。無漏不係,不受三界,遠離一切諸依止法。”經中主張的無我無我所、不以戒自高、不輕慢他戒、不考慮分別戒法的行持方法,正是大乘戒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正是禪宗“無相戒”所要弘傳的無上法門。

當然,無相戒如同禪法,並不是一般眾生所能理解,修持。

不論哪個法門,最終都將歸於禪,歸於自性,見性成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