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笑談邂逅(27)隻幫忙,不下海

(2023-07-30 06:51:46) 下一個

笑談邂逅(27)隻幫忙,不下海

 

                         (在農墾中學合資的製藥有限公司門口,與老同學胡慧合影)

 

        1991年2月25日,我和賴瑞光校長,陪第一次來海口講學的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遊覽海口名勝古跡。

        那天,我們三人剛進“五公祠”大門,門邊一對中年男女衣著道士服,在他們麵前的地上,鋪著一幅陰陽太極圖。他們兩人見我們三人西裝革履走進來,就盯著我們說:“送你們三人各一句話,如果願聽詳解,請留步片刻!”賴校長和魏書生笑一笑婉拒,我看那兩位與以前看到的算命先生不一樣,而且與我年齡相仿,他的那一句話,現在已經記不清楚是講的什麽,但是當時確實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我請他們說說。

        在他們說之前,我請他們不要講什麽道理之類,講具體一些。那位男道士看著我,笑了笑說:“好!你的夫人非常有福相,她的耳垂比一般人都要長一些。是不是呀?”

        他這一問,還真難住我了。我們結婚都二十年了,談戀愛三四年,我從來都沒有仔細看過她的耳垂長什麽樣,有多長。隻好含糊其辭應付他。對他說,就這樣講,越具體越好。他後來所講的,大體上與我的人生經曆差不多。我又說,不講那過去的事情了,你可不可以預測一下未來呢?

他立即說:“你最近有貴人相助。”

        “什麽貴人?”

        “你說她是中國人也可以,說她是外國人也可以。”

        “貴人來助我什麽呢?”

        “助你發財呀!”

        我們三人聽了相視一笑。我一邊付錢一邊笑著說,謝謝你的美好預測,等真有那一天,我們有緣再會,一定重謝。

        我們三人環島遊回到學校後,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看我夫人的耳垂。當我要去撥開她的齊耳短發時,她說我出去轉一圈回家發神經了吧。於是,我告訴她算命的事。

        等我仔細看了她的耳垂之後,真如算命的所言,我不得不佩服那位道士。

        更讓我驚訝的是他的預測未來!

        那年教育部決定,海南、湖南和雲南進行高考改革,不用全國統一高考試卷。四月底,我跟賴校長一起去北京,了解有關高考“三南試題”的信息。到北京後,我還是與以前一樣,首先打電話找我的幾位老校友。

       老校友劉先旭接電話第一時間就說:“你來得太好了?”

       “有什麽大喜事呀!”

       “昨天從美國回來的彭友剛和胡慧夫妻倆,見麵就問我,李培永在哪裏?”

       “我告訴他們,你在海南。”

      “他們說要去海南找你!你今天就來了,真是有緣啊!”

      “他們現在住哪裏?”

      “你不要急,他們夫婦明天中午,在北京西苑頂層旋轉餐廳,宴請在北京的所有老同學,已經通知到的大約有十幾人了。明天我們都去那裏見麵吧。”

        放下電話,馬上就想到兩個月前那位道士的預測,實在讓我驚奇不已。胡慧和彭友剛當時已經是美籍華人,不正是“你說她是中國人也可以,說她是外國人也行嗎?”而且,他們聽說我在海南後,一定要來找我,豈不是貴人來相助嗎?

        賴校長聽說我的高中同學是美籍華人,剛從美國回來邀請老同學聚會。就說,你明天去見你的同學吧!一定請他們到海南去投資!

        不管怎麽說,那位道士一言成真,令我深思。

        一是他從來沒有見過我愛人,怎麽就知道她的耳垂與眾不同呢?

        二是他怎麽可以預測我的同學會從美國回來找我的呢?

        後來看了約翰·奈斯比特寫的《大趨勢》,才知道科學預測。而且知道約翰·奈斯比特,未來學著作的銷量已經超過1400萬冊。據《金融時報》證實,他最負盛名的《大趨勢》一書中沒有一條預言是錯誤的。

        是啊,科學家預測的事情沒有一件是錯誤的;道士算命兩條都是真的。就那麽巧啊?

        我一生就算那一次命,居然讓我碰到了一位“神算”,深感幸運之至!由此也更加相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由此也更加堅信:是你的,終將是你的;不是你的,千萬別強求!

        還是先說說我的校友胡慧吧。

        她是雙胞胎,姐姐叫胡智。她們姐妹倆在1965年高考時是武漢市的知名人物,漂亮的倆姐妹主動宣布放棄高考,學習邢燕子,到農村去!《湖北日報》作了長篇報道。她的人生經曆簡直就是一部長篇小說。後來,她果然寫了一部長篇《從珞珈山到舊金山》的紀實作品,已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她的父親考取國民政府公派留學,於1948年赴美,後來取得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學位,由於當時美國不讓工科留學生回大陸,媽媽與其離婚。當時爸爸要接他們赴美,他們不肯去美國。新中國誕生後,中美斷交,他回不來了,而且與在武漢的家失去聯係了。他知道,他去美國不久,他的夫人就給他生了一對漂亮的女兒,他早已給她們取名為陳緒珞和陳緒珈,以記念她們出生在珞珈山的武漢大學。後來她們姐妹倆有一位姓胡的養父,改名胡智、胡慧。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鬆對中國的訪問“改變了世界”,也徹底改變了她姐妹兩的命運。1979年她們的父親終於找到了她們姐妹兩,並且很快就給她們辦好了移民手續。從那時起,遵照父親的意願,姐妹兩就開始叫陳緒珞、陳緒珈。

        陳緒珈剛赴美時,邊工作,邊拿電機學碩士。由於工作表現突出,公司出錢,讓她唸完碩士,同時還提拔她當了品質管理部門主管,她親自做試驗製成的電腦零件產品,供給美國軍方生產的486電腦用。

        1991年4月21日,他們移民後第一次回國,在北京“西苑”與在京的高中同學聚會,剛好我去北京與他們巧遇。

        聚會時才知道,他們就是打算回國做點事,聽說我在海口,就比較詳細地了解海南的情況,並在聚會後不久就到海口考察。

         1993年5月9日,他們再次來海口時,已經有了明確的商業目的,為了幫助國內銀行與世界聯網,她選擇了美國軍方的產品- Logos486,那是美國在結束中東“沙漠風暴”戰爭後的淘汰產品。銷售的對象主要是銀行等國有大型企業,當時銀行正在使用的電腦還隻是286。

        陳緒珈希望我在海南做她的總代理,辭職後與她一起做銷售。我鍾情於三尺講台,不想“下海”經商。但是,我答應協助她在海口做銷售。

        當時海口的電訊非常落後,家庭裝座機是奢侈品價格。為了方便打國際長途電話,陳緒珈花了一萬多塊錢給我家裝座機,還配備了傳真機,“BB”機等;後來又花一萬多買了一部第一代手機,像磚頭那樣的“大哥大”,還配備了一台486電腦。每個月還有辦公費,包括通信費、交通費、誤餐費、招待費等等。也因此,我的同學和許多朋友都認為我下海了,我總是告訴他們,我是過海了,過了瓊州海峽,但沒有下海,我仍然在學校教兩個班的語文課,兼當教導主任和班主任,而且與老同學約定,我上課時,在學校開會或集體備課時,手機關機。

        老同學陳緒珈給我的任務非常明確,找好單位後就請她夫婦親自來海口商談具體業務。她簽訂單後,貨到海口由我負責提貨、驗貨,然後交貨給簽了訂單的銀行電腦處。每次貨款到賬後,她都要來海口及時處理。我曾多次要她派財務人員來管理賬務,她總是說,老同學幫我管錢,比什麽人都可靠。以後物色到可靠的財務人員再說吧。

        陳緒珈在海南銷售美國樂格斯486電腦,客戶是海南省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第一大客戶是農業銀行,該行兩批購買了近2000台,全省各網點均使用美國486 電腦。

       改革開放初期,海南又是剛剛建省,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陳緒珈在美國發貨,我負責在海口收貨,她與賴校長商量好了,把電腦存放在農墾中學電腦教室。經銀行電腦處驗收合格後即付款。沒有注冊什麽公司,我一個人負責收貨、驗收、交貨、收款、然後換匯,即時匯到香港匯豐銀行。

        我的任務是負責與銀行分管行長和電腦處處長加強聯係,收到她從美國發來的電腦後,立即告知銀行電腦處長派人驗收,我完全不懂電腦,隻有請學校的電腦教師利用課餘時間協助銀行驗收電腦,每驗收一台即時付現金給老師勞務費。當時,陳緒珈在海口的所有收支款項都是我一個人負責,賬戶收到銀行付款常常在千萬以上,多次建議她找可靠的人來管賬,她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了。不過,隻要銀行轉賬到戶,她無論多忙,一定連夜飛到海口,親自處理所有款項。

        常來常往,與賴校長非常熟悉了。賴校長曾多次建議她投資地產項目,也帶她下農場去考察過,但是,她非常慎重,不輕易拿錢買地。後來,賴校長建議她投資校辦工廠,她了解有關藥廠情況後,即與賴校長簽約辦一個生產治療關節疼痛的膏藥廠,當即交給農墾中學25萬元人民幣購買生產設備。半年後建成藥廠,後又追加投資25萬元人民幣。兩年後,陳緒珈看到藥廠產品隻有賣出,收不回錢。她就與美國、加拿大“屈臣氏”簽約,藥廠全部廠品外銷,出口給屈臣氏。眼看工廠形勢愈來愈好,誰知道短視的藥廠廠長卷款逃跑了。大度的陳緒珈也不再追究,工廠關閉了事,否則經營到現在應該大家都會有相當不錯的收入!

        當年,她做生意已經非常現代化了,主要靠電話、傳真聯係業務,交通就靠飛機和的士。每搞定一單,至少要往返中美之間飛三四次,簽約之前,要請客戶吃飯,付款之後,更要請客戶吃飯。這一切必須她親力親為才能解決問題。

       盡管她多次動之以學友情,曉之以經商理,我始終堅持隻幫幫忙,絕無下海經商之念。不過,在協助陳緒珈銷售電腦那一段時間,也讓我經曆了海南建省初期的改革大浪潮,結識了很多朋友,增長了不少見識。

        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難忘當年海南匆匆忙忙的歲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