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學語文教語文的一生(3)

(2022-01-29 14:38:46) 下一個

 

我學語文教語文的一生(3)

  • 參加考研未能如願,受教名師終生得益

1977年恢複高考時,我已經有兩個女兒了,大女兒5歲,小女兒2歲。當時,我想再圓大學夢,實在是因為備考時間太短,準備不及,隻好作罷。但是,上大學之心不死。與愛人反複商量,決定馬上開始準備,1978年直接報考研究生,去試一試。

當時,武漢市水廠路中學隻有初中班,教學工作沒有什麽壓力;愛人全力支持,不僅主動承擔了家務事,而且還帶著我,去找她曾經在五七幹校的一位戰友,老清華畢業的張正明老師輔導我。張老師下放之前是武漢市紅衛中學的曆史老師。

1970年礄口區教育局以五七幹校之名,組織區屬中學少數教師下放到湖北省安陸縣,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邊勞動邊學習,邊改造思想。各校派去的老師多是教師本人有“政治問題”,或是文革中的造反派大小頭目、或是右派及曆次運動中的批判對象。水廠路中學的教師當時都是剛畢業或短訓結業的年輕人,沒有符合上述條件的人。於是,就像曆次運動中一樣,在“矮子裏麵挑將軍”,選中了我的女朋友。因為她的出身最不好,學校再也找不到比她的父親問題更嚴重的人,就派她去五七幹校,並任命年輕漂亮、本人沒有任何問題的她為班長。那些一起下放的年長的老師們都親切地喊她“小聶”,也因此,就認識了學養深厚的張正明老師。

張正明教授 ,上海人,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社會學係民族學專業,分配在政務院民族事務委員會工作,1954年調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法案組”工作。1956年夏至1958年夏,兼任全國少數民族社會曆史調查研究辦公室業務秘書。從1980年冬起在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工作,創辦了楚文化研究所,曾先後任該院副院長和顧問,當選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02年受聘於華中師範大學,去世前為該校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屈原學會會長;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中國民族史學會理事。中國著名史學家,楚學泰鬥。著有《契丹史略》、《楚文化史》、《楚史》、《長江流域民族格局的演變》等重要學術著作。主編了《楚學文庫》、《楚文化誌》、《楚美術圖集》、《上古長江流域美術圖集》等叢書;任大型學術叢書《長江文化研究文庫》副總主編,為楚文化和長江文化研究作出了開拓性貢獻。

張正明老師從1958年夏,到1980年冬,22年時間去哪兒了?1957年被打成右派,被批判和改造,後來幾經輾轉,調到武漢市礄口區紅衛中學當曆史老師。

當我和愛人去張老師家拜訪時,他非常高興,聽說我想報考中文係研究生,他非常讚賞。考慮到我沒有受過大學中文係專業訓練,他建議以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為教材,以自學為主,每周三次,每次兩小時,針對我學習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考試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輔導。張老師輔導時,抓住關鍵,重點講解,指導選定閱讀篇目,讀後指點迷津,再讀深入領會,寫成讀書筆記,張老師麵批講得失,反複強調必須牢記的基礎知識。

張老師深諳文言文教學之道,言傳身教,授我於漁。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按單元編寫,每單元有“文選”,按曆史順序精選《左傳》、《戰國策》、《論語》、《孟子》……;每單元還有“常用詞”和“古漢語通論”,共三個部分。張老師講授每單元“文選”之前,指定二三篇重點,要求我做好預習,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張老師講第一篇,要我講第二篇。張老師不論講“文選”,還是講“常用詞”和“通論”,從來不看著書講,總是兩眼炯炯有神、充滿笑意地看著我娓娓道來。他熟透了每一篇要講的原文;講“常用詞”舉例,信手拈來,脫口而出;講“通論”,則重點在指導掌握工具書,如《怎樣查字典辭書》;學會思辨,如《古今詞義的異同》;運用邏輯思維歸納和演繹方法,如《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張老師當時處境維艱,但是他那清華人的風骨依然,舉手投足瞬間都展現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那一年,每周三次,每次兩小時,坐在張老師飯廳兼客廳鬥室中的飯桌邊,親聆謦欬先生傳道授業解惑,如沐春風,如魚得水。張老師的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讓我終生受益。

我報考的是南京大學中文係古漢語專業。專業考試結束後,我立即去張老師家匯報考試內容及自己的答案,張老師當即就幫我逐題分析評估。張老師對我“複盤”(圍棋術語,按原先的走法,把下完的棋再擺一遍)的答案非常滿意,他認為專業考試成績非常好。

考完以後,我沒有收到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是,一年來,張老師精心輔導我比較係統地學習了《古代漢語》,讓我在語文專業成長之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