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文革十年(6)回到學校百無聊賴,幸遇恩師學下圍棋

(2021-12-28 17:28:58) 下一個

我的文革十年(6)回到學校百無聊賴,幸遇恩師學下圍棋

我們實驗師範學校側門出去左轉三四百米,就是武漢軍區大院。1967年6月中旬,軍區大院傳出消息,年初參與奪省市政府權的造反派組織的頭頭,都被武漢軍區給抓起來了。遠在鄂西北的我們得知這個信息之後,懇請軍分區司令員派車送我們回武漢,他非常高興地答應,第二天就送我們回學校了。

文化大革命的“運動”發展,真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我們學校“造反派”與“革委會”、“鋼二司和紅衛兵,兩派鬥得疲憊不堪之後,偃旗息鼓,相安無事。加之我們短訓班學生早已過了原定一年的分配工作時間,大家也厭倦了互鬥,學校局麵趨於平靜。有不少學生回家了,很多同學住在學校,每個月享受13.5元的夥食費,在學生食堂一日三餐,飽食之後,或外出閑逛,或在宿舍看書學習,或下棋打牌,各得其所。

當時,學校練琴房裏麵的鋼琴早在“運動”初期就搬到倉庫保存起來了,空了許久的練琴房就被一些膽大的學生占為自己的單間宿舍了,整個社會都是無政府狀態,學校總務處的管理員對此也是睜隻眼閉隻眼。於是,那些小小的練琴房,就成了愛情的“先知先覺”者的“談情房”。那小小的房間,空間不大,但可以放一張單人床,兩把椅子。剛好容得下兩人相擁相親、談情說愛。

我實在沒有想到,有一天中餐之前,在食堂門口。一位老師指名找我談話。

    老師:“我是張繼誌老師,以前教幼師的語文。你不認識我,但是,我知道你。我想問問,你會下圍棋嗎?”

    “張老師,我不會下。”

    “想學嗎?”

    “想啊!”

    “那好,你今天晚飯後七點鍾吧,到這個琴房第三間來,我教你。”張老師指著食堂大門對麵的一排幼師學生的練琴房間說。

    “謝謝老師!我一定準時來拜您為師!”

現在也記不清那一排練琴房到底有多少間了,隻記得那一排房子,麵向食堂大門一邊和它的背麵一邊全是一間間小房間,隻能放一架鋼琴和一張學生座椅。真不知道張老師是怎麽“搶”到一間做他的“練棋房”的。

晚上七點,我準時到琴房第三間,張老師已經坐在那裏了。房間裏麵隻有一張課桌和兩把椅子,一副圍棋放在桌上。那裏也隻能放下這幾樣東西,我們也隻要這些就足夠了。

我與張老師第一次見麵,應該說了許多關於圍棋方麵的話,但是,現在都忘記了,隻記得他跟我約法三章。

    第一,從今天開始,沒有什麽特殊原因,每天晚上七點開始下棋;

    第二,每天晚上下三盤,如果你連贏三盤,就升一級;

    第三,三思而後行,落子不悔。

    張老師詳細講解圍棋基本規則、死活問題之後,就開始實戰訓練。從讓十三子開始。

    每下完一盤,張老師都要複盤,仔細講解哪一顆子下得比較合理,哪一顆子是不講理的。以後每一次都要結合實戰具體情況,講定式,說棋理,順口就說出許多圍棋術語,如“金角銀邊草肚皮”、“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等等,讓人終生難忘。

    第一天晚上三盤棋下完都快轉鍾了。張老師一定要我陪他去學校門口的餐館宵夜。我們邊走邊聊,聊的還是圍棋。張老師當時大約五十歲左右吧,中等身高,身材偏瘦,手指纖長皮膚白潤,臉上總是掛著微笑,說話輕言細語,不急不忙,娓娓道來。

    從第一次跟張老師在琴房學棋到年底分配工作後離校,差不多一年時間。幾乎每天晚上都可以在那個小餐館看到,一老一少師生二人宵夜時還“棋”不離口。我在張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棋力漸長,和張老師分別時已經開始下分先棋了。從讓先十三子,到分先對弈,不知耗費了張老師多少心血,而張老師卻樂此不疲!我每升一級,他都要在宵夜時特別犒賞。難忘師恩!

更難忘的是,張老師得知我被分配到水廠路中學之後,特地從武昌趕到漢口,帶我去拜訪住在我們水廠路中學旁邊的湯之望老先生。

當張老師領著我走到湯公家時,隻見湯公開門迎客說:“張老師總是準點,真不愧是當了一輩子老師的!”

張老師笑著說:“湯公客氣了!”然後向他介紹我的情況。湯公握著我的手說:“既然是張老師的學生,現在又是鄰居,歡迎以後常來。我先跟老朋友切磋一盤再慢慢聊吧。”於是我們隨著湯公移步到他的書房。

湯公書房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書桌上除了文房四寶外,就是一副雲子和日製木質棋盤。湯公對我說:“小李老師,我和張老師這盤棋早已約定,你先看看棋,或看看書,請自便。”說完,兩位便開始手談,隻聽雲子落盤聲,不聞閑言碎語。再看兩位老師,都是那麽聚精會神,我端坐一邊觀棋不語。一邊看,一邊想,如果是我,這一顆子會下在哪裏好呢?

看著想著,突然想到圍棋棋子無論黑白,放在棋盒裏全都一樣,不分彼此,不論貴賤。棋手取子從來不看,可謂閉著眼瞎抓,抓著哪個是哪個。哦!這裏不能用“抓”,“抓”太粗魯了。記得張老師教我下圍棋的第一天,就強調並示範“持子”。一般用右手,食指和中指,中指在上,食指在下,輕輕到棋盒裏夾起一顆棋子,輕輕放在棋盤上,經過思考後決定的那個地方。切記不要用手指把棋盒中的棋子翻動出聲,更不要把棋子拍到棋盤上去,而是用中指輕輕地把那顆夾著的棋子,悄無聲息地推到棋盤上。欣賞兩位老師持子的動作,不僅僅是一種美的享受,更讓人體悟到紋枰對坐,實在是人品的文明熏陶!

當然,一旦把那顆子放到棋盤上了,那可就不能再移動了。這是下棋的鐵律,叫做“落子不悔”。傳說,棋聖聶衛平小時候,有一次跟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元帥下棋,陳老總不小心掉一顆子到棋盤上,想去把那顆子拿起來,時年六七歲的聶衛平,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馬上站起來,一雙小手抓住陳老總說:“落子不悔!落子不悔!”

誠然,棋子落在棋盤上之後,就完全不一樣了,就有高下、貴賤之分了!於是,就有“勝負手”之說,即縱觀全局,那顆子決定了那盤棋的命運,也是俗話說的“一著不慎全盤皆輸”的那一顆子。又有一說,“人生如棋”是不是在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本來與他人都差不多的,就看決定你一生的“勝負手”,是不是抓準了、抓住了。那麽,我的未來呢?決定我人生的勝負手在哪裏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李培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reemanli01' 的評論 : 謝謝你的關注!高中開始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文革開始之後沒有寫了。1980年調回母校後,又開始寫日記和教學後記、班主任日記直到退休。2019年9月8日來美國時,原來想利用半年時間,寫十年母校教學改革,就帶來那十年的日記、後記及班主任日記。前幾天,一位60後忘年交希望我寫《我的十年文革》,那十年給我的記憶太深刻了,都是憑記憶寫的,參考了以前寫自己的經曆的文章。我擬了一個提綱,大約要寫二三十篇左右吧!邊寫邊回憶,許多難以忘懷的人和事就從腦海中冒出來了。謝謝你的點評!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李老師的記性真好。寫這篇,以及這麽多博客,是純憑記憶,還是有日記參考?

三思而後行,落子不悔。真是很好的教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