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育隨筆(77)陪錢夢龍老師去老通城吃豆皮

(2021-06-07 19:24:29) 下一個

教育隨筆(77)陪錢夢龍老師去老通城吃豆皮

1988年9月23日,上海市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錢夢龍到武漢市礄口區講學,給武漢市的與會老師們上了一節示範課後,作報告。會議結束之後,武漢六中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洪鎮濤請錢老師去“漢口老通城”吃三鮮豆皮。同時請胡明道老師和我一起去陪錢老師。胡老師是洪老師在武漢六中的同事;我是與洪老師一起試教人教版高中實驗教材的執教老師。當洪老師向錢老師介紹我時,他說:“李培永老師,你好!範守綱多次跟我談起過你啊!今天有緣相識,非常高興!”

“今天有緣見到您,我更高興啊!我就盼望有一天能見到神交已久的您!今天還要感謝洪老師讓我來陪您品嚐武漢名小吃!”

漢口老通城的三鮮豆皮飲食店,是享譽國內外的百年老字號。從胡老師的家走到“老通城”也就一二百米,套用一句流行語,她是吃著老通城的豆皮長大的。

我們幾個人到了老通城一坐下,熱心快腸的胡老師就開始給錢老師講老通城的傳奇了。先說店名,十年浩劫曾改名“東方紅飯店”,1978年在李先念的過問下,恢複了老通城店名。李先念解放初在武漢主政時,就吃過老通城的豆皮,幾乎所有開國元老們隻要到過武漢的,都曾來老通城嚐過三鮮豆皮,都讚不絕口。毛主席曾兩次來老通城品嚐三鮮豆皮,並和攤豆皮的兩位老師傅合影留念,周總理曾在這裏招待來訪的外賓品嚐三鮮豆皮。

洪老師接著說:“所以,錢老師,您這次來武漢,我們必須請您品嚐武漢著名的小吃‘老通城的三鮮豆皮’。”

正說著,服務員送來豆皮了,洪老師請錢老師品嚐。

錢老師邊吃邊談,他說,美食之為美,還是要講“色香味”俱全,老通城的三鮮豆皮之“三鮮”,與“色香味”三個美食標準確實是名實相副。豆皮端上桌那個香味、眼看那黃燦燦的色彩,吃在口中那個鮮味呀,確實名不虛傳啊!我們都是教語文的,那麽,語文課堂教學藝術,如果一堂課可以稱之為“藝術”的話,有標準嗎?標準是什麽呢?可不可以有像三鮮豆皮一樣言簡意明的標準呢?

錢老師就是一位特別善於思考的語文教育家,他常常“體悟”,把生活中的事情與語文教學聯係起來思考。

我不知道洪老師他們與錢老師相識在何時,我與錢老師神交於1984年的“漓江之秋”。

在那次全國語文教改盛會上,我有緣與上海《語文學習》雜誌的資深編輯範守綱,被會議接待組安排住同一個“標準間”。那天,我報到後,馬上就分到一個標間,進門不一會,又來了一位中年人,非常禮貌地問我貴姓,我自報叫李培永。他立即上前雙手緊握我的手說,“你好!你就是李培永呀!我是上海《語文學習》的範守綱。模範的範,遵守的守,語文教學大綱的綱。我就是模範遵守語文教學大綱的範守綱。”他不停頓地接著說:“我們九月初已經通過書信聯係過了,沒有想到大會把我們兩人分到一起住了!太好了!我原來還想開完會後去武漢華師一附中找你呢!”我一聽他快速說完之後,非常高興,非常感謝他約我寫稿!

不期然而然,我們不僅都作為嘉賓來參加這次一千多人的盛會,而且在同一間住房邂逅!盡管當時他身負雜誌重任,每天都忙得深更半夜才回房間,但是隻要一回來,洗漱完畢,我們就躺在各人的床上,開始聊天。他先說那篇《假如我是武漢市市長》,已經被全國的報刊雜誌報道過了,他希望從另外一個角度報道這個學生的情況。經過反複切磋,他最後決定在1985年《語文學習》第一期,發表小作者的一篇獲獎作文《夏夜納涼小記》,同時要我寫了一篇評論《反彈琵琶出新意》。

四個晚上,我們每天聊兩三個小時左右,談話非常自然、輕鬆,他總是把話題引到語文教育教學的主題上去。他聽我講訓練學生“敢問、多問、會問”的具體做法時,特別注意我講的“預習提問”,隻要學生預習提問問了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就給學生打100分,逐步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問難,搞活課堂教學,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他高度讚賞、充分肯定之後,給我講了他們上海特級教師錢夢龍老師的故事。

他說,“你說你隻有高中學曆,沒有受過正規的師範教育。你知道嗎?錢老師的學曆是初中畢業,比你還低,但是他的學力、教學水平和能力卻是全上海數一數二的!他是1979年上海首批36位語文特級教師之一。”然後,他介紹了錢老師在文革期間怎麽教那時的學生寫作文的:第一次作文,隻要學生把字寫在作文本的格子裏,寫什麽都可以。達到要求就給100分;第二次作文,要求學生抄報紙上的文章,至少抄三段,要求像報紙一樣,每一段文字前麵空兩格,標點符合要寫在格子裏。凡是做到了的學生都給100分;第三次作文一定要寫自己熟悉的事情,隻要是寫自己的事情,就給100分。錢老師就這樣把那些文革期間如同脫了韁的野馬一樣的學生,引導上了正道,愛讀書看報,愛寫作文了。他最後說:“我看你的閱讀教學方法和錢老師的作文教學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那時起,錢夢龍的名字就留在我的腦海裏,沒有想到幾年後我們在武漢相聚了。

當年的日記,隻簡略記下了本文開頭幾句話,不記得我們幾個人麵對錢老師吃豆皮時提出的問題,各人說了什麽看法沒有。但是,錢老師把日常生活與語文課堂教學藝術聯係起來的思考方法卻始終縈繞於心,不能釋懷。

不禁又想起華師一附中我的恩師劉友三先生,他說;“語文課堂教學藝術,不同於梅蘭芳的京劇舞台藝術,梅蘭芳的一出《貴妃醉酒》可演一生,一篇語文教材卻不能在同一個班學生中反複講。”這說明,其一,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有相當難度,正如武漢老通城的三鮮豆皮,全市每天早上少說也有幾百家餐飲店在做“三鮮豆皮”,又有幾家能做到像老通城那樣“色香味”俱全的三鮮豆皮呢?其二,評價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的標準不甚明確,更多的是憑聽課的感覺而已。然而,“感覺隻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

感謝上海教育出版社,《語文學習》編輯部為教育事業做了許許多多的工作,他們於1995年編輯出版的《名師授課錄》高中語文卷,集中展示了全國一大批語文特級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風采。雖然隻記錄了每一位老師教一篇課文的教學實錄,但是匯集成書,就是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的生動具體的闡釋,為有誌於研究語文教育藝術理論的有識之士提供了實踐經驗的資料。期待專家學者們言簡意明的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的評價標準,像武漢老通城的三鮮豆皮一樣為大家喜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