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三道四(53)趣說“諧音”

(2021-04-08 11:51:10) 下一個

說三道四(53)趣說“諧音”

查百度:諧音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利用漢字同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產生辭趣的修辭格。具體指1.諧協音律,2.諧和的聲音,3.字詞的聲韻相同或相近,4.一種修辭方法。出自宋宋庠《送上元勾簿吳昌卿》:逢吉旦兼暮,諧音塤且箎。

且不說那具體的幾種解釋。

所謂“修辭格”,平常就說“修辭”。中學語文教學中與“修辭”相提並論的還有“語法”和“邏輯”。而不成文的規定,在語文教學中不講它們的“術語”,隻講如何運用。

於是,我告訴學生,語法、修辭和邏輯都是對一句話來說的。語法就是研究一句話“通不通”,修辭是研究一句話“好不好”,邏輯是研究一句話“對不對”。

如果一句話是通順的,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對”。如“打掃清潔”,語法上是動賓結構,沒有問題,是“通”的,但談不上“好”,而且不合邏輯。既然已經“清潔”,還打掃什麽呢?人們一聽“打掃清潔”,都明白就是把不清潔的東西或處所弄清潔。這叫“約定俗成”。

誠然,這是特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在與別人對話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詞,因為諧音引發的尷尬、誤解,並不是急不擇言,而是語言環境使然。

最近,微信群中傳播一個笑話說:某領導找下屬借用一個計算器時,問:“誰有計算器呀?”

一熱心快腸的下屬答:“我有。你算什麽東西呀!”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有心無意之間的尷尬也好,結果也好,不必探究,隻當是茶餘飯後一笑談吧。

其實,這樣的對話,在日常生活中舉不勝舉。早年在中國南方盛行“喝早茶”,武漢話說“過早”,北方人一般就說“吃早餐”。南方某市一著名飯店,當地人都喜歡去那裏喝早茶。客滿之後,後來的客人就自選客人快吃完的一桌後麵等候。一對中年夫婦帶一小孩站在一桌年輕人後麵,小孩鬧著喊;“媽媽,我肚子好餓啊!”

媽媽:“乖,再等一下。他們馬上就完了!”

正在喝茶的一年輕人,一拍桌子,指著那位媽媽說:“你他媽說誰快完了?!”

中年男人立即抱起孩子,對那位年輕人說:“對不起,我們快完了!我們快完了!你們慢慢喝吧!”

看似卑躬屈膝的中年男人,真是智者,邊說邊退,遠離社會上的垃圾人。

再說一個文言文教學中的例子。

《文言讀本》上冊第二單元,誦讀課文《趙威後問齊使》(節選自《戰國策》)。

高中語文教改實驗,高一年級全年學習《文言讀本》,而且明確要求執教老師運用誦讀法進行課堂教學。

所謂誦讀法,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用朗讀的方法,反複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誦。

《文言讀本》上下兩冊,按單元編寫,共十個單元。誦讀課文三十篇,複背課文三十篇,文言常識十篇,點讀和翻譯練習各有十次。每單元誦讀課文前麵有“誦讀提示”;文中有詳細注釋附於課文後麵;課文每一段文字後麵,還有編者寫的段落大意,提綱挈領,幫助學生初讀後理解文意。

以課文《趙威後問齊使》為例。兩段文字,第一段編者概括段意:

寫趙威後在接見齊國使者時,先問歲與民然後問君,並用“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兩句反問,反駁齊使的“尊卑觀”,反映了她的民本思想。

第二段段意:寫趙威後詢問齊國三士一女的近況,表達對他們的不同看法和態度,批評齊王不起用這些能幫助“養民”和“息民”的處士,進一步闡述她的政治見解,民本思想。

編者的精心設計,如何讓學生心領神會呢?

【教學後記】

教學時,通過討論“第一段中的三問能否顛倒順序?為什麽?”引導學生理清了文章順序,很快就熟讀成誦。

第二段是教學的難點。讓學生跟著我讀一遍後,看看編者歸納的段意,再默讀一遍後,討論“這一段最能概括段意的是哪三個詞?”

先後請四五個學生回答問題,都沒有不找到正確答案。

看到汪深與同位的許朝暉兩人交頭接耳,似乎找到了答案,點名請汪深回答。

師:“是哪三個詞?你找到了嗎?”

生:“養、息、蟀”

我靈機一動,利用同音詞,突然提高音調反問:“養蟋蟀?你怎麽抓到蛐蛐(湖北話,就是蟋蟀)的呢?”

部分學生會意地笑起來,部分學生愕然。

《朱子讀書法》雲:“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可疑,方始是學。”又雲:“無疑者,須要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

兩段文言文,經過討論、誦讀,一節課時間,大部分學生都能背誦下來。

下課後,有學生還開玩笑說:“汪深還會抓蛐蛐呀!”

可見文言文誦讀教學不僅要落到實處,還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利用諧音也算一法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