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三道四(47)向雷鋒同誌學習五十八年

(2021-03-05 04:24:17) 下一個

說三道四(47)向雷鋒同誌學習五十八年

1963年3月5日到今天,快一個甲子了。

今天,是毛主席號召大家“向雷鋒同誌學習”開始的日子。有人戲說,五十八年來,雷鋒早就到美國了。其實,當年許多非常虔誠地學習雷鋒好榜樣的青少年,真的到美國來了。我隻是其中之一。

當年向雷鋒同誌學習,給我印象最深、讓我終生受益的是學習雷鋒,堅持寫日記。

我是從那時開始寫日記的。

1963年,我正在華中師大一附中讀高二。響應號召參軍入伍,沒有想到,穿上軍裝才一天,接兵部隊按慣例抽查新兵再體檢,我不僅被抽中,而且查出患“浸潤型肺結核”。回到學校,立即被教導處通知休學一年。那一年時間,除了打針吃藥看病外,我到附近的湖北省圖書館辦了一個借書證。讀了許多上學時沒有時間看的,還有學校圖書館借不到的小說,現代的、古代的、中國的、外國的。隻要是可以借的,都借來看一看。正值青春年少時,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就是那時讀的。當時,我最大的煩惱卻是遠離了同學。

一年後,重讀高二,一切回歸正軌。

學校專職團委書記蔡清萍老師找我談話,說現在高二(2)團支部書記是學生中的唯一黨員,為了保證她明年能考取大學,學校研究決定,讓我去二班當團支部書記。從此,我又開始寫“團支部工作日記”。

文革開始後,怕這些白紙黑字、鐵證如山的記錄給自己找麻煩,全部付之一炬。

但是有些不能忘卻的事情,始終駐在心裏,並沒有煙消雲散。

當時,我雖然“留級”了,但與我原班的幾個好朋友卻經常在一起議論國是,記得當時我們國家最大的事就是“反修防修”。我們向雷鋒學習,就要關心國是,關心世界上三分之二還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當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有一天晚自習時間,我看到一位女同學正在看一本前蘇聯的小說《州委書記》,她告訴我還有一本叫《葉爾紹夫兄弟》,都是她爸爸剛看完的。這兩本書當時是“內部讀物”,隻有廳級以上的幹部才有資格看。我是她的團支部書記,找她借來看了這兩本書,才知道當時蘇聯相當一部分高級幹部已經腐化,因此,更加感覺到毛主席的英明偉大,更加覺得中國就是要大力“反修防修”。不過,當時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麽好的書,為什麽隻給廳級以上的幹部看呢?再後來,還聽說,中國曆史上的五大禁書之一《金瓶梅》,隻允許省部級領導看,即使是研究《金瓶梅》的文學專家也難得一見。

1965年,高考成績優秀,但政審結論“不宜錄取”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後來被武漢市教育局直接錄用的二三千人,分別送到湖北省實驗師範學校、武漢一師短訓一年,再分配到中學去工作。我被分配到省實驗師範學校語文二班。

正是那一年,我開始獨立思考了,但是,隻能在心裏想,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錄。

那個年代,我心裏想,特別強調學校要培養無產階級可靠的接班人,可是集中這麽一大批政審不合格、“出身有問題”的學生,“短訓”後分到中學去當老師,教育培養無產階級可靠接班人,“可靠”嗎?這麽明顯的悖論,沒有任何人來“解惑”。韓愈說:“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在那個動蕩年代,哪個老師敢來解此惑?

這樣思考問題,是以前向雷鋒學習時從來沒有過的,但又不能像雷鋒那樣寫日記記下來。

感恩改革大時代,從1982年開始,母校袁福老校長,讓我參加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為了完成改革實驗,開學第一天,給學生上的第一節課講教法和學法改革。要求學生背誦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詩:“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接著告訴學生,“每事問”是“孔子入太廟,每事問,”中的“每事問”。要求學生學會預習,明確規定預習每篇課文,嚴格要求至少要提出三個問題。隻要提出一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預習提問就可以得100分。用高分刺激學生改變學習方法,學會善於發現問題,勤於思考問題,進而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從初中一年級到高三畢業,六年教改實驗,我邊教邊學,邊學邊教。後來,學生對教材中的名人名篇,都敢質疑;他們從課內到課外,對任何事情都要問一個為什麽。他們敢想、敢問、敢說的大無畏精神,也鼓勵了我、教育了我。

這六年,我已經從獨立思考問題,步入科學思維的大門,比較係統地總結了適合實驗教材的教學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高素質,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應試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負責實驗教材工作的副總編、編審劉國正先生,曾於1985年6月3日親臨我們實驗班,參加學生實驗教材匯報會,他說,你們華中師大一附中的語文實驗班“不光普遍成績好,而且出尖子”。希望你們繼續搞好高中實驗。

自從在母校開始執教語文實驗教材之後,我也像雷鋒那樣,堅持寫日記,堅持寫《班主任工作日記》,堅持寫上完每一節語文課的《教學後記》。這三記,就是我退休後寫作的豐富寶藏!

我的日記中,也記錄了自己曾經做過的許多好事,那些好事都與學生學習有關,如海南省瓊海加積中學的陳德陽,瓊海市教育局劉局長高考前二十幾天,偶然在餐桌上遇到我,第一次見麵,聽朋友介紹說我是語文特級教師,當時就懇請我幫幫陳德陽,他說該生數理化模擬考試都是滿分,就是語文成績上不去,隻要語文能提高20分,肯定上清華大學。我被劉局長的敬業精神所感動,一個教育局長,居然知道一所學校的高三理科班學生的語文成績,於是答應試試。他立即請該生的語文老師和家長到酒店來見我,我就在酒店包廂輔導該生如何寫好高考作文,一周後,再輔導一次,共四個小說左右。果然奏效,高考語文得了120多分,據說主要是作文成績提高了。該生當年如願考取了清華大學。

我的《班主任日記》,全部記錄的是我的學生在校生活;《教學後記》記的是我和我的學生完成教改實驗的情況。

當我在美國暫住時,學會了上網,寫博文,在文學城發博文,那許許多多的文章的原始材料,全部取自我的三記中。

俗話說得好啊!“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年沒有電腦,隻能靠筆頭。在高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隻要你願意與時俱進,用電腦、手機隨時都可以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

前幾天在“華師一附中健康快樂群”,與原來管教學的萬副校長私聊時,談及學校曾經發生的大事,我的日記準確地記錄了: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在我們的校友、數學家羅聲雄教授的陪同下,於1983年10月29日上午,在大操場主席台上給全校師生即席講話。

1986年4月17日下午,我校65屆一班的校友、武漢大學中文係副主任易中天,來校講“美學”。

感恩現代科技,感謝那快要過時的“爛筆頭”! 在這難忘的3月5日,更要感謝《雷鋒日記》給我的啟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特別強調學校要培養無產階級可靠的接班人,可是集中這麽一大批政審不合格、“出身有問題”的學生,“短訓”後分到中學去當老師,教育培養無產階級可靠接班人,“可靠”嗎?”
--中國的很多現象,你隻要連問三個問題都會露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