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歲尾年頭,辭舊迎新話未來

(2021-01-01 17:09:51) 下一個

歲尾年頭,辭舊迎新話未來

歲尾年頭,辭舊迎新,說些什麽呢?

2020年實在是不平凡的一年。

2020年,一開年就讓人揪心,從網上傳來武漢發現一種不明原因的“肺炎”。而該市官方媒體立即“辟謠”。我的第一感覺,這個“謠言”,就像2012年重慶薄王事件一樣,也許又是遙遙領先的預言。說來也巧,那一年我也正好在新澤西,網上每天鋪天蓋地的關於薄王的信息,我相信是真的,但國內的朋友們因了防火牆,“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薄王事件,是人與人鬥,你死我活的隻是少數人,我告訴朋友們真實信息,他們信不信無所謂;而這次所謂謠言,則是人與病毒鬥,搞不好則是成千上萬人生死存亡的悠悠大事。首先要說服最親近的人。

我們家,自從父母年老常住葛店二姐家以後,大姐及兄弟幾家三代人,每年春節都要到二姐家去過年,父母在哪,那就是我們的家!幾十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父母走了之後,仍然年年如此。春節前夕,我一家一家,通過視頻勸說他們取消今年過年的活動,各家各戶就在自己家過大年。最難說服的我的小弟弟,他是69屆初中畢業生,十五六歲上山下鄉,招工回城後到武昌造船廠車隊當司機,身體好,經常跑長途走南闖北,南到三亞榆林港,北到大連葫蘆島,一輩子開車沒有出過任何事故。退休後被車隊返聘又幹了七八年。自恃身體好,每天下班後還要喝點白酒,幾十年如一日。說什麽酒能殺菌,含酒的身體是百毒不侵,不把遙遙領先的預言當回事。直到武漢封城,他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封城之後,每天與武漢的親朋好友視頻,關注他們平安與否是常態。正是“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啊!春節期間,微信給高中同學拜年,互道:祈禱天佑中國!天佑武漢!談及武漢疫情和《方方日記》,學友喜正告訴我:“方方是我清華同學的妹妹,善良正直、敢說敢當。著名作家,原湖北省作協主席,‘二湘的七維空間’有很多她的作品。”在北美的華人過年還是喜歡中國味,但是2020春節,海外華人更關心的是武漢疫情!每天迫不及待的是關注“二湘的七維空間”,閱讀《方方日記》,從她娓娓道來的疫情中的武漢人和事,慰藉我牽掛故鄉親朋好友之心!

武漢疫情越來越嚴重,原定3月19日回武漢的航班取消了,住在加拿大溫莎的大女兒,請我們兩老與他們一家四口三月中旬去美國大峽穀旅遊。於是,我們在2月29日飛底特律,穿過底特律河隧道,抵達溫莎。沒有想到,我們離開紐約後,先是紐約爆發疫情,接著溫莎也爆發疫情,旅遊行程取消了。武漢回不去了,紐約也回不去了,就在大女兒家住下來了。女婿和女兒每天變著花樣做豐盛的晚餐,一周還要做一兩次他們拿手的西餐或燒烤,讓我們坐在客廳看電視,過著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盡享天倫之樂!

女兒決定在家的後院草坪上開墾一塊地來種菜,在超市買回肥料和種子,就開始整地了。

看著女兒整地,不禁想起了六十多年前的往事……

我的父親在祖父創建的李家花園被公私合營後,去青山公園上班了,武昌通湘門外李家花園老宅門前的菜地,就交給年少的我來收拾。翻地、播種、澆水、間苗、施肥等農活都學會了,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去菜地勞動。記得當年我們家隻是逢年過節去菜場買點魚和肉;平時就吃自己家種的各種時令蔬菜;媽媽在房前屋後放養的一群雞,保證了我們家飯桌上經常有韭菜炒雞蛋和蛋花湯。在三年困難時期,我還學會了挖藕,數九寒冬,仗著年輕,赤腳下藕塘挖藕……,總之,一切都是為了糊口,為了活著!

女兒家的後院原本就不大,她開出小小的一塊地種菜,不能與我當年辛勤耕耘的菜地同日而語。但那塊地上種的韭菜、小白菜很快就長出來了。離開溫莎之前,我們收割的韭菜包了幾次餃子,隻是種的西紅柿在我們回新澤西之後才成熟。

一小塊地,一根長長的澆花草用的橡膠水管,超市買回的肥料,種菜之輕鬆、用時之短暫,可見“醉翁之意不在酒”!

我的兩個女兒,從小就喜歡看書,大女兒尤其喜歡看小說,特別鍾情於金庸的武俠小說。大學畢業後回海南銀行工作,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就去新華書店買回全套金庸武俠小說,整整一紙箱。移民到加拿大之後,隻要回武漢,總要去書店買自己喜歡的小說帶到溫莎來。這次疫情期間,我住在她那裏就讀了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蛙》。香港嶺南大學中文係教授、著名學者許子東說“莫言符合諾貝爾的‘六個幸運號碼’”,說明莫言獲獎幸運之至的原因。

其實,不論是名人,還是凡人,都有幸運降臨之時,關鍵在於你是否抓得住。

我的小女兒1997年9月到美國留學時,我寫給她的第一封回信中寫道:“人們常說,古今中外不如意事常八九。我體會這裏有兩層意思,其一是麵對不如意的事,要以平常心正視它,承受它。當它來臨之前,有心理準備;當它來臨之時,有勇氣麵對;當它降臨之後,不去怨天尤人。其二是如意的事很少。當它降臨的時候,就是人們常說的‘機遇’。所謂‘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決定一個人人生發展的機遇也許隻有一次,隻要你抓住這一次,就可以成就你輝煌的人生。有的人一生碌碌無為,並不是沒有機遇,而是他沒有發現,更沒有抓住。再說,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你如果沒有大學四年的認真準備,大一過四級,大二過六級,大三過托福,大四過JIE。就是有機會,你也抓不住。你現在已經抓住了機遇,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我的一生雖談不上輝煌,但幾次大的機遇,我不僅抓住了,而且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我和你!”

小女兒如願赴美留學,牢牢抓住了“機遇”,碩士畢業後在美國工作。2001年她邀請姐姐來美國看看外麵的世界,然後就幫助姐姐和姐夫辦理加拿大技術移民,現在她們姐妹倆都工作生活在北美。

今天是北美2020年的最後一天,明天就是2021年了,祈禱明天更美好!

我相信,明年疫情一定會結束,我們將回朝思暮想的武漢!

2021年,是我和老伴結婚五十周年,就是人們常說的金婚。可是我一直不知道從沒見過麵的嶽父是幹什麽的,老伴也不甚了了。疫情期間,偶然在穀歌上搜一搜:

“聶醉仁:1928年,北伐軍占領黃河南岸,陳立夫在南京私人投資辦了《京報》,吳醒亞任總編,喻血輪為主任編輯。後聶醉仁加入,聶醉仁當時是著名報人兼鴛鴦蝴蝶派作家,其代表作為《琵琶記演義》,曾在《漢口中西報》與喻血輪同事。”1949年,天翻地覆,嶽父聶醉仁沒有跟隨同鄉、同事、同是早期鴛鴦蝴蝶派作家喻血輪乘機赴台,也沒有留在上海或武漢,而是回到家鄉黃梅。結果,在解放初期鎮壓反革命時被槍斃了。現在嶽父墓中的屍骨是十幾年前在黃梅郊區費盡周折才找到的。

嶽母在嶽父走了之後,帶著年幼的女兒和兒子,在家鄉艱難度日。直到1954年,解放前參加革命的大哥,時任《中國青年報》駐中南、湖南、湖北記者站負責人,到黃梅縣采訪忘本回頭典型人物劉介梅時,才找到他們母子三人。小哥當時正在黃梅一中求學,大哥就把她們母女接到武漢供養。嶽母在武漢撫養大哥的一兒一女;直到文革期間被驅趕到農村,後來到武穴又撫養小哥的一兒一女;我們的大女兒出生滿月後,她又來武漢幫我們帶孩子。那時,我才知道嶽母不僅識文斷字,而且還會下圍棋,可見她在嶽父身邊耳濡目染受教不一般,但是,她一生“時運不齊,命途多舛”。1976年,嶽母走完自己辛苦的人生,在武漢病逝。大哥決定全家在武昌到漢口的輪渡上,為嶽母舉行水葬儀式,把骨灰撒到滾滾長江之中。現在嶽父嶽母合葬墓中葬的是嶽母生前穿過的衣服。

2021年,回家一定要先去拜謁嶽父嶽母合葬之墓。告慰兩老,你們的兒孫們,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非常健康幸福!

與老伴的父母相比,我的父母雖然沒有文化,但一輩子都形影相隨,相敬如賓,平平安安!正所謂平安就是福!

我的父母是勤勞善良的普通勞動者,父親一輩子從事香花種植,風裏來雨裏去,繁重的體力活練就了他健壯的體魄,他在母親病逝三年後,以86歲高齡突發腦溢血去世。母親一生主持家務,相夫教子。父母一生從沒有爭吵過,從沒有罵過,更沒有打過我們。他們雖不識字,但對我們子女言傳身教,讓我們一生受益無窮。父母親到年老後,看到城市不許土葬,就到在葛店的二姐家常住,而且早早就把壽木打造好了。父母都葬在葛店,明年回家必須去上墳,懇請兩老繼續保佑我們!

2021年,我們已經76歲了。70歲時,兩個女兒相約從北美回武漢為我們舉辦七十壽宴,遍請在漢的親朋好友。我回贈他們的是自編的一本《那些往事,那些人》,感謝大家。2021年紀念金婚最好的方式就是行萬裏路,就是我們兩個人一起,隨心所欲去旅行!

重遊北上廣是必須的。

首先要去北京,再看看天安門、故宮、頤和園、長城,重溫中華曆史。

我還要去沙灘後街人民教育出版社,看望當年特別關心我、幫助我的劉國正先生、張定遠先生、周正逵先生、張厚感先生、王連雲先生等語文教材編審、編輯們;還有前年來紐約時見過麵的時任全國中語會會長顧之川教授。感謝他們!

我還要與在北京工作一輩子的中學同學聚一聚,與在北京工作的、當年參加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的學生見麵聊一聊。

疫情爆發之前,我們的忘年交,曾邀約一起去台灣旅遊,期待明年回去能成行。

我要陪老伴去西安參觀兵馬俑;然後繼續西行去參觀莫高窟;去新疆領略西域風光。

要去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時不我待,且行且籌劃。

年輕時,堅信“樹挪死,人挪活”,從一般中學,跳到區重點中學,後來又跳到省重點中學,改革開放後,從內地飛躍到海南大特區。明年回國,一定要抽時間回去看看那些曾經住過的老家,工作過的學校。如果可能,與當年老同事和教過的學生聚一聚。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2021年要來一次說走就走旅行,紀念我們的金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