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育隨筆(65)突破難點,點燃亮點

(2020-10-09 07:47:11) 下一個

教育隨筆(65)突破難點,點燃亮點 

       我以為,凡課堂教學,不論什麽學段,也不論什麽學科,隻要教師走進教室,麵對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講授教材的相關內容,就必須講清要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當然,如果那一節課能點燃亮點,讓學生有銘記的亮點,那不僅是教師的驕傲,更是學生的幸運!

        先說如何突破課堂教學的難點。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六年製重點中學高中語文《文言讀本》(上冊),第二單元有一篇誦讀課文《趙威後問齊使》。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突破這篇課文的難點呢? 

       人教社這套《文言讀本》的主編周正逵先生明確要求執教老師,在教學中要十分重視誦讀訓練。“所謂誦讀,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用朗讀的方法,反複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誦。”(見《文言讀本》前言)

        《趙威後問齊使》這篇課文的【誦讀提示】有兩段話:

       本文選自《戰國策》的《齊策》,題目是編者加的。《戰國策》是戰國時期各國史料的匯編,原作者不詳,經西漢劉向校訂,共三十三篇。書中著重記錄了戰國時期一些謀臣策士的言論和謀略。行文流暢生動,多雄辯的語氣,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趙威後問齊使》一文主要是記述趙威後在一次會見齊國使者時的談話。這次談話很短,但很有特色。談話的內容在平常之中見深意,表現了趙威後開明的民本思想和政治眼光。談話的方式在自然之中多變化,表現了趙威後嫻於辭令,善於論辯的外交才能。

        課文隻有兩段文字,第一段文字比較短,原文後麵,編者寫了一段話:“寫趙威後在接見齊國使者時,先問歲與民然後問君,並用‘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兩句反問,反駁齊使的‘尊卑觀’,反映了她的民本思想。”

        第二段比較長,是教學難點。原文後麵也有編者的一段話“寫趙威後詢問齊國三士一女的近況,表達對他們的不同看法和態度,批評齊王不啟用這些能幫助‘養民’和‘息民’的處士,進一步闡述她的政治見解,民本思想。”

        兩段不長的原文,編者在課文後麵的詳細【注釋】有三十條。

        人教社編輯出版的這套《文言讀本》(上下兩冊),這種編寫體例為誦讀教學提供了許多方便,隻要學生認真預習課文,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課時誦讀教學之後,學生是可以背誦這兩段文字的。

        第一段比較容易,朗讀之後,通過討論趙威後問齊使的“歲”、“民”、“王”兩句反問的順序能否顛倒,理清了文脈,學生很快就能背誦了。

        難點在第二段,先讓學生跟著我讀一遍,就是我高聲朗讀,學生跟著我的節奏低聲(似有似無之聲)朗讀,這也是誦讀教學的一種方式。張必錕先生稱之為“跟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讀,注意聽老師朗讀時的語速、語調和語氣;尤其要注意聽朗讀的停頓和重音。停頓是生理上的需要,說話需要氣息,氣息有長有短,但總得換氣,所以必然有停頓;同時又是表達上的需要,它是劃分語言層次,表達語意的重要手段。停頓大體上可以分結構停頓和心理停頓。朗讀時重音落在哪裏,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有結構重音和邏輯重音之別。所謂“結構停頓”“結構重音”都是講一句話的語法結構,老師不必講這些術語,就是通過朗讀示範來訓練學生的語感。再要求學生默讀,邊讀邊想問題。

        問題就是,這段文字最能概括段意的是哪三個字(詞)?

        要求學生討論這個問題,全班沉默。可見這一段確實有點難。那末,難點在哪裏呢?

        再次讓學生“跟讀”,我在朗讀“養、息、率”這三個字時,把重音放在它們上麵。

         這時,我看到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的汪深和許朝暉耳語且微笑,似乎已經找到了答案。於是,點名讓汪深來回答這個問題。

        師:“哪三個字?你找到了嗎?”

        生:“養、息、率”

        師:“養蟋蟀?!你是怎麽抓到蛐蛐(蟋蟀的別名)的呀?”

        一部分學生愕然,有一部分學生會意地笑了,汪深也笑了。他讓同桌許朝暉來回答“是怎麽抓到蛐蛐的”。

        教學難點在學生的笑聲中迎刃而解。

        突破課堂教學的難點,教師首先必須明白難點在哪裏,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確定難點,要認真研究文章的思路,要了解學生的“憤”、“悱”之點,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難點”。而孔子早就有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因勢利導。導之必有法,法在把學生的學習思路和課文作者的思路聯通起來。                 

        其次,課堂上解決教學難點要善於運用討論式教學方法,讓個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引起思維的“開竅反應”。“開竅反應是在提出問題並鼓勵學生去尋找盡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時所使用的許多教與學的方法之一。”(引自美·林格倫著、章誌光譯《課堂教育心理學》第426頁)

        再次,運用討論式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必須具備掌控能力,同時還十分需要一點“教育機智”。比如,把學生回答的三個字“養、息、率”馬上與“養蟋蟀”聯係起來,幫助學生找到文章的思路,理順層次,激發學生思考、強化學生記憶。“教育機智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種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師對學生活動的敏感性,能根據學生新的特別是意外的情況,迅速而正確地作出判斷,隨機應變地及時采取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師良好的綜合素質和修養的外在表現,是教師嫻熟運用綜合教育手段的能力。”(百度百科)

        課堂教學講清要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一個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而課堂教學的亮點是可遇不可求的,一閃而現,稍縱即逝的,當它突然閃現時,教師不僅要敏銳發現,而且要千方百計點燃,讓它發光閃亮。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有許多這樣的機遇,最難忘的一個亮點,就是1984年12月17日下午那兩節課,那是應華中師大中文係見習生的要求,講讀魯迅的小說《孔乙己》(人教社六年製重點中學初中語文《閱讀》第五冊)。當時聽課的有二百多見習生,還有來自武昌區及武漢市附近縣市的老師近百人。因聽課人數太多,隻好在學校大禮堂上課。

        當教學計劃基本完成,準備總結之時,有學生即席舉手提問。

        學生(1):文章最後一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句話中的“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作者為什麽要這樣寫呢?

        教師:是呀,“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她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怎麽解決呢?我們班肯定有同學能夠解答她提出的問題。

        學生(2):“大約”是修飾“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話,而“的確”隻是修飾“死了”這一個詞。它們修飾的範圍不同,所以說不矛盾。

        學生(1):既然孔乙己的確死了,為什麽還要用“的確”來修飾呢?

        學生(2):我們在《作文·漢語》(與《閱讀》課本配套的《寫作》課本)中學過,一句話是不是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語法錯誤,還要看它是否符合語言習慣。任何人一聽這句話,都覺得是通順的。(學生笑起來)

        學生(1):魯迅是一位大文豪,他也懂語法,為什麽他要明知故犯呢?

        教師: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

        學生(1):他不會故意說錯的。(哄堂大笑)

        學生(3):我覺得這一句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大約”,是因為孔乙己死了那麽多年,沒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隻能根據推測來判斷。推測的根據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說明他的死是帶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後麵用“的確”這個詞。孔乙己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也很窮,所以他死了就沒有人知道得那麽確切了,隻能用“大約”這個詞說明。

        這個學生剛說完,下課鈴聲響了。三百多聽課的見習生和老師們站起來長時間熱烈鼓掌。他們用掌聲讚揚那個學生最後的發言總結了《孔乙己》的主旨。

        那年年底,武漢市中學初中學生作文競賽,我們實驗班的李慧同學寫的《見習大學生的掌聲》獲得二等獎。可見,學生的親身經曆,難忘那節課。

        1986年9月,我應邀到人教社參加初中語文實驗教材修訂工作,在該社大食堂吃飯時,中學語文編輯室的一位年輕編輯走過來,親切地喊我並自我介紹說:“李老師,您好!我是華中師大的張德平,84年聽了您的公開課《孔已己》的。您那節課讓我們久久難忘啊!”

        謝謝你們還記得那節課!不僅因為那最後幾分鍾討論點燃了課堂教學的亮點,更因為那是我一生從事語文教學的亮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