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三道四(13)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2018-12-12 04:37:13) 下一個

                          說三道四(13)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個成語廣為流傳。“流水不腐”的意思非常清楚,不必解釋,一看就明白。

      “戶樞不蠹”就要去百度查一查:

       “戶樞”,門軸。“蠹”,這裏是蛀蟲的意思。比喻經常運動,生命力才能持久。

      百度隻說了比喻義,沒有說明白它的本義。

      本義是“門軸”不長蟲。“蠹”本來是名詞,在這裏它是“門軸”的謂語,在文言文中叫作“名詞作動詞用”。“門軸”因經常開門關門而轉動,所以就不會被蟲蛀。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意思就是“常流的水不發臭,常轉的門軸不遭蟲蛀。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個成語中的“流水”和“門軸”是古時候人們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戰國·呂不韋在《呂氏春秋·盡數》一文中寫出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一個“動”字,就概括了一個千百年來顛撲不破的真理:生命在於運動,任何事物在運動中不易受到侵蝕。《成語詞典》中還有許多這樣的成語,如“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也是從常見的自然現象中發現了氣象變化的規律。這都說明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不僅勤於觀察,而且善於思考,並能發現或找到其規律。

       眾所周知,最近意外離世的科學家張首晟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2017年,張首晟和他的團隊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的存在,張首晟將其命名為“天使粒子”。因此,他的恩師楊振寧曾說過:“張首晟獲得諾貝爾獎隻是時間問題。”

       還有我國已經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屠呦呦,幾十年來致力於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瘧疾的防治研究,從中醫藥這一偉大寶庫中尋找創新源泉,從浩瀚的古代醫籍中汲取創新靈感,從現代科學技術中汲取創新手段,與她領導的研究團隊堅持不懈,克服困難,聯合攻關,成功地從中草藥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並研製出係列青蒿素類藥品,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瘧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

      兩位科學家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在他們的研究領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他們像我們的祖先一樣,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從自己研究的對象中發現了規律。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是古人生活經驗的積累,先有直覺,再思考、分析,然後得出一個結論“動也”。從現代思維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其思維過程是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從“流水”、“戶樞”不同的自然現象,看到相同的結果,再運用邏輯思維的歸納法進行概括,就發現了一般規 律。屠呦呦發現青蒿素還有來自靈感的的因素。張首晟的導師、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給了他發現“天使粒子”的如下建議:你當然可以在理論裏麵找靈感,但是你也需要在一個領域有實驗。上述“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靈感”,正是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他的《關於科學思維》一書中講的:“現代科學思維的三個組成部分:抽象(邏輯)思維學,形象(直感)思維學,靈感(頓悟)思維學。”

      我們看看今天的兩位科學家研究的成果,再去讀《成語詞典》中那些類似“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成語,就可以看到思維科學發展的軌跡,還可以看到,一旦掌握了科學思維方法,愚者變聰明,智者更聰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