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三道四(12) 二缶鍾惑

(2018-12-10 05:21:35) 下一個

說三道四(12)    二缶鍾惑

     “二缶鍾惑”這個成語現在很少用,屬於比較冷僻的詞語。昨天查“二桃殺三士”,看到這個成語,感覺非常陌生,就想知道它是什麽意思。

       還是先看百度怎麽說的吧:

    “二缶鍾惑”中的“二”:疑,不明確;缶:、鍾: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鍾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看了許多遍,還是不明白這個成語的本義是什麽呢?可以這樣來解釋“二”嗎?

       《朱子讀書法》雲:“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致融會貫通,都無可疑,方始是學。”又雲:“無疑者,須要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

      於是,想到以前教學生背誦的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詩:“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

       問誰?還是要問百度。

       再上百度查查它的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天地》“以二缶鍾惑,而所適不得矣。”

       繼續查“天地”原文,看看“以二缶鍾惑,而所適不得矣。”的語言環境如何,沒有想到原文很長。

       全文可以大體分成十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闡述無為而治的思想基於“道”。事物是同一的,事物的發展變化是自然的,因此治理天下就應當是無為的。這一部分是全篇的中心所在。

       第二部分通過“夫子”之口,闡明大道深奧玄妙的含義,並借此指出居於統治地位的人要得無為而治就得通曉大道。

       第三部分寫一寓言小故事,說明無為才能求得大道。

       第四部分通過隱士許由之口,說明聰慧和才智以及一切人為的作法都不足以治天下,並直接指出“治”的危害就是亂的先導。

       第五部分說明統治者也要隨遇而安,不要留下什麽蹤跡。

       第六部分對比無為和有為,說明有為而治必然留下禍患。

       第七部分論述宇宙萬物的產生,寓指無為而治就是返歸本真。

       第八部分指出治世者必當“忘己”。

       第九部分指出從政的要領是縱任民心,促進自我教化,而有為之治不過是螳臂擋車,自處高危。

       第十部分借種菜老人之口反對機巧之事和機巧之心,拒絕社會的進步,提倡素樸和返歸本真。

       第十一部分分別描述了“聖治”、“德人”和“神人”。

       第十二部分進一步稱譽所謂盛德時代的無為而治。

       第十三部分借“忠臣”、“孝子”作譬,哀歎世人的愚昧和迷惑。

       第十四部分指出追逐功名利祿和聲色,貌似有所得,其實是為自己設下了繩索,無論“得”和“失”都喪失了人的真性。

       看到最後,才知道“以二缶鍾惑,而所適不得矣。”這一句在全文的第十三部分的第二段。

      看第十三部分原文: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親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之所謂然而然之,所謂善而善之,則不謂道諛之人也。然則俗故嚴於親而尊於君邪?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而終身道人也,終身諛人也,合譬飾辭聚眾也,是終始本末不相坐。垂衣裳,設采色,動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謂道諛,與夫人之為徒,通是非,而不自謂眾人,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者猶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大聲不入於裏耳,折楊皇荂,則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勝也。以二缶鍾惑,而所適不得矣。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其庸可得邪!知其不可得也而強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釋之而不推。不推,誰其比憂!厲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視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

譯文:

      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諂媚他的國君,這是忠臣、孝子盡忠盡孝的極點。凡是父母所說的便都加以肯定,父母所做的便都加以稱讚,那就是世俗人所說的不肖之子;凡是君王所說的就都加以應承,君王所做的就都加以奉迎,那就是世俗人所說的不良之臣。可是人們卻不了解,世俗的看法就必定是正確的嗎?而世俗人所謂正確的便把它當作是正確的,世俗人所謂好的便把它當作是好的,卻不稱他們是諂諛之人。這樣,世俗的觀念和看法豈不比父母更可崇敬、比君王更可尊崇了嗎?說自己是個讒諂的人,定會勃然大怒顏容頓改;說自己是個阿諛的人,也定會忿恨填胸麵色劇變。可是一輩子讒諂的人,一輩子阿諛的人,又隻不過看作是用巧妙的譬喻和華麗的辭藻以博取眾人的歡心,這樣,終結和初始、根本和末節全都不能吻合。穿上華美的衣裳,繡製斑爛的紋彩,打扮豔麗的容貌,討好獻媚於舉世之人,卻不自認為那就是讒諂與阿諛,跟世俗人為伍,是非觀念相通,卻又不把自己看作是普通的人,這真是愚昧到了極點。知道自己愚昧的人,並不是最大的愚昧;知道自己迷惑的人,並不是最大的迷惑。最迷惑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醒悟;最愚昧的人,一輩子也不會明白。三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個人迷惑,所要去到的地方還是可以到達的,因為迷惑的人畢竟要少些;三個人中兩人迷惑就徒勞而不能到達,因為迷惑的人占優勢。如今天下人全都迷惑不解,我即使祈求導向,也不可能有所幫助。這不令人可悲嗎?

高雅的音樂世俗人不可能欣賞,折楊、皇華之類的民間小曲,世俗人聽了都會欣然而笑。所以高雅的談吐不可能留在世俗人的心裏,而至理名言也不能從世俗人的口中說出,因為流俗的言談占了優勢。讓其中兩個人迷惑而弄錯方向,因而所要去的地方便不可能到達。如今天下人都大惑不解,我即使尋求導向,怎麽可能到達呢!明知不可能到達卻要勉強去做,這又是一大迷惑,所以不如棄置一旁不予推究。不去尋根究底,還會跟誰一道憂愁!醜陋的人半夜裏生下孩子,立即拿過火來照看,心情急切地唯恐生下的孩子像自己一樣醜陋。

       從全文來看,第十三段隻是莊子為說明中心而舉的例子。從這一部分的原文和譯文的黑體字可以看出,百度解釋“二缶鍾惑”中的“二:疑,不明確。”顯然是錯誤的。這個“二”從這一部分行文的思路來看,對應上麵說的“三個人中兩人迷惑就徒勞而不能到達”,“以二缶鍾惑,而所適不得矣。”就是指“兩個人”。“讓其中兩個人迷惑而弄錯方向,因而所要去的地方便不可能到達。”

      由是觀之,盡信書,不如無書!百度中的詞語解釋有時也可能出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