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閑話人生(三十三) 我們先養成習慣,然後習慣養成我們

(2018-04-06 19:39:37) 下一個

閑話人生(三十三)

我們先養成習慣,然後習慣養成我們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然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卻並不自然。

天津南開中學的校色是崇尚青蓮紫色,意旨出汙泥而不染,氣質高潔。在南開中學的教學樓門口懸掛著創始人張伯苓把愛國教育與學生的行為舉止、自身修養結合起來的“容止鏡和40字箴言”。走進教學樓,有一麵大穿衣鏡,鏡子上端的橫匾上鐫刻著40字箴言“容止格言”:“麵必淨,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 這麵穿衣鏡和這段箴言,為的是讓學生一進教學樓,就有一個整潔的儀容和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它們也的確起到了這樣的效果。

當年,美國哈佛大學校長伊裏奧來南開參觀,他不愧為教育專家,很快就發現南開中學的學生在精神狀態、言談舉止、儀表風度上與其它學校明顯不同,便問張伯苓原因所在。張伯苓把他帶到穿衣鏡前,將上麵的箴言細細解釋。伊裏奧聽後十分欽佩,回國後逢人便講,於是這件事就在美國傳開了。不久,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派人來到南開,將鏡上的箴言拍攝下來,刊登在美國的報紙上,對張伯苓和南開的教育方式給予高度的評價。

“容止鏡和40字箴言”是看得見的規矩,對人的習慣養成、行為規範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亞裏斯多德說過:“人的行為總是一再的重複,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 。英國詩人德萊敦說:“首先是我們養成習慣,隨後習慣養成了我們” 。衣裳是文化的表征,是思想的形像,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絕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的品德,反映著我們的素質,左右著我們的生活和事業。

行為要變成習慣並非易事!尤其需要從娃娃抓起!最近,我們在美國生活了一年多,深刻地感覺到這一點。還記得我的小外孫女三歲時的一件趣事:一天女兒帶我們出去,發動車子準備啟動時,小外孫女大叫媽咪,女兒回頭問她有什麽事,她告訴媽咪,外婆沒有係安全帶!可見在發達國家,開車一定要係安全帶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習慣了!與開車相關的許多良好的習慣已經養成了他們的高素質,彎道讓直行,如果直行車多,在彎道上非常耐心地等著;隻要看到人行橫道上有人,駕車人必定放緩速度,哪怕是車行綠燈,也要讓行人先過。當我們與國人談到這個現象時,許多國人都不以為然,一言以蔽之:“中國人多,如果這樣開車,你一輩子也開不過去!”美國紐約人不少吧!上述開車的習慣卻依然如此,更不必說在美國的“大農村”了。這也許就是習慣養成了我們。

在美國“習慣養成了我們”的現象比比皆是。在街上,隻要有警車、救護車、救火車鳴笛而來,所有車輛都自動讓道;在地鐵車站、百貨公司、各大公司的大廈,隻要有自動扶梯上下樓的電梯上,都可以看到人們一律靠右成單行順序站著,左邊空著,以備急時所需。所以,當恐怖分子襲擊紐約世貿大廈“911事件”發生時,衝上樓去救生的警察,與下樓逃生的芸芸眾生各行其道,因此沒有造成踩踏傷害。

讓我們先養成良好的習慣,然後,再讓習慣養成我們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