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遛彎兒看到個曆史遺址

(2022-06-25 17:21:44) 下一個

溫哥華的天氣總是陰沉多雨。好不容易等到夏至,天終於晴朗了起來,氣溫也明顯升高。趁著好天氣,趕緊到附近的莫迪港(Port Moody)的海邊去遛彎兒。

Port Moody 位於溫哥華東部,太平洋於此處到了盡頭,形成一個海灣。在Port Moody 的最北端有個海濱公園,叫Rocky Point Park,是個散步觀海的好去處。

剛到了入口處就看見一大群加拿大鵝列著方隊走來,它們拖兒帶女,一路上大呼小叫。大的挺胸昂首,小的搖搖擺擺,慢慢悠悠在我的注目禮下走來。不敢和大鵝搶占C位,我隻能畢恭畢敬地讓大鵝先行經過。

來到棧橋上,看到好多海鳥和鴨子趴在退潮後露出的沙灘上休息。一隻鴨子腦袋頂上有一小撮羽毛衍生出去,像戴著一頂拿破侖式樣的帽子,一群小鴨寶寶圍在它的身邊睡覺。幾隻巨大的海鷗在它們的旁邊不懷好意地轉來轉去。一隻海鷗終於急不可待地衝近小鴨子們,小鴨子們慌亂地站起來,東倒西歪地躲避著海鷗,隻見大鴨子毫不畏懼地撲向海鷗,脖子伸得長長的,鴨子和海鷗轉著圈,對峙著,棧橋上有幾個小姑娘急壞了,大叫起來 “海鷗,滾開!滾開!” 海鷗被鴨子拚命的架勢鎮住了,被迫退後幾步,然後轉身知趣地離開了。光天化日之下的謀殺案沒有發生,棧橋上的人們在驚心動魄之後都鬆了一口氣。看看鴨子,小的們繼續趴下睡覺,而大鴨子卻依然站立著,警惕地環顧著四周。我想:這當爹媽的可真是真不容易啊!

下了棧橋,沿海邊步道走去。走到一半,看到路旁一個牌子上寫著“Old Mill Site Park”的字樣,除了這個標識再無其它說明。牌子後麵有一條細細的岔路延申下去,兩旁是樹林,看不到小路的盡頭。我琢磨著:正好是好天氣,又是退潮,去看一下裏麵有什麽。

沿著小路從樹林裏走過去,到了海岸邊,遠遠地望見一大片一大片朽木和坍塌的混凝土建築錯落有致,星羅棋布地沿著海岸散落在退潮後的沙灘上。這裏純粹是一片廢墟!沿著沙灘走上前,廢墟麵積挺大,感覺超過大半個球場,那裏除了我再無他人,整個廢墟看上去空曠和荒蕪。

網上查了一下,才發現這是一個木材加工廠的遺址。

十九世紀末,加拿大太平洋鐵路開始施工,因為架橋,建房和修鐵路,出於對木材的亟需,許多木材加工廠應運而生。由於Port Moody依山傍海獨特的地理位置,有大量樹木可以砍伐加上水路運輸的便利,這裏自然而然地修建了好幾個大型木材加工廠。我腳下的廢墟就是其中的一個。它的名字是McNair Shingle Mill。

當時木材加工的燃爐用廢木料和鋸末做燃料,雖然經濟便利,但大大增加了火災的危險。木材加工廠火災時有發生,當時的傑克遜木材工廠和加拿大太平洋木材公司就是由於著火而被夷為平地。

McNair Mill在建廠時采取了極其縝密的防火設計,廠址選在海邊,便於取水滅火。燃爐有屏護網保護,防止火星飛濺到木料上。但是不管多麽謹慎小心,1959年,一場熊熊大火還是把整個工廠燒成了灰燼。

站在廢墟上,不禁感歎,如果沒有那場火災,這個工廠應該近130多歲了。天有不測風雲,誰能料到那麽大規模的工廠會一瞬間灰飛煙滅呢!

即使廢墟上的混凝土建築已經七零八落,但通過破損的牆體,依然可見它們當年的厚重程度。整排的廢木柵欄和遍地破碎的耐火磚已被海水侵蝕得破爛不堪,上麵結結實實地長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海貝。這個遺址就這麽靜靜地呆著,潮漲時沒入水下,潮落時升出海麵。

離開廢墟之前,拍了許多照片,繼續回到原來的步道上散步。回到棧橋,附近的草坪上好多人在享受日光浴,遠處孩子們的遊戲場所,供乘涼的噴水泉已經打開,孩子們的歡笑聲清脆悅耳。天藍藍,海藍藍,今天的遛彎兒有收獲,鍛煉了身體,還長了一些曆史知識,不錯!

這個被燒變形的鑄鐵依然靜靜地站在廢墟上,遙望著對岸。

這個圓形的水泥建築廢墟是當年的燃爐,幾乎被夷為平地了。

耐火磚上的字母是磚廠的名字吧

燒焦的園木上的年輪還可以清晰地看見,它旁邊的鑄鐵將被海水侵蝕殆盡

廢墟靜靜地坐落在退潮的沙灘上

公園裏噴水泉下孩子們在嬉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