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老王

像堂吉訶德大戰風車那樣,迎戰人性的黑暗
正文

我沒有婚姻, 但我從來不缺愛!包括愛情!

(2017-12-18 12:36:17) 下一個

 

 

2016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候選名單中

等來了我們的代言人

田惠萍

 

她是一個媽媽,一個單親媽媽,是《海洋天堂》中孤獨症孩子現實中的母親,但她說:

 

“我不是一個悲情媽媽,從來不是。我也不是一個為孩子犧牲自己的人。我是一個因為孩子,自己生活反而有了很多色彩的人。我和弢弢是:他是我的一部分,我也是他的一部分。我現在和兒子是最理想的狀態。他有他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我們倆又有共同的生活。”

 

她是中國第一家服務於孤獨症兒童的專業機構——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的創始人。二十年前,大學老師出身的她帶著兩樣東西隻身來到北京創業,一個是換洗衣服,一個是內心的想法:

 

 

我要做一件事,這件事我要告訴社會,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有孤獨症,他們有自閉症。”

 

二十年後,她做到了,她和她的機構幫助了超過6000多個孤獨症家庭,讓更多迷茫的家長掌握與特殊孩子的相處之道。

 

?

 

她一直做著我們引以為傲的事情,通過她和她的團隊的努力,帶動了中國從特殊教育到中國的立法、法律上對自閉症人士的關注。同時,她也從不失時機地呼籲公眾關注自閉症家庭,為自閉症家庭發聲。

 

更敬佩的是,她完整的把她一手創辦並且養大的星星雨交給了社會,自己完全退出,拿著每個月一萬元的退休工資。

 

正如林美瑗老師所說:田惠萍老師是自閉症兒和其家庭福祉與社會正義的先行者從昨天起,四葉草等家長群裏麵的父母們自動的開始為田惠萍投票,一夜之間,田老師多了30萬票。尤其是在四葉草年會聽到過田惠萍老師精彩演講的家長們,更是成為田老師的鐵杆粉!

 

今天上午,遠在西雙版納度假的田惠萍老師聽到轉述,很意外也很感動。而且她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入選2016感動中國候選人。她對大家說:“謝謝大家,謝謝!我並不在意自己是否獲獎,但是,隻要是為了這個群體傳遞正能量的事情,我非常願意去做。我非常感動!”

 

田惠萍老師是個真實的人。她從不矯情也不裝神聖。她是個孤身帶著孩子20多年的單親媽媽,但是她在四葉草年會放出豪言:“我有婚姻,但是我從來不缺愛。”

 

狡猾的訪談記者大米問:“你這個愛包括愛情嗎?”

 

“當然包括但是不止我的人很多,這是肯定的。我見過多少有婚姻但是沒有愛的。但這個愛如果隻限於男女情愛,對我田惠萍來說,這就太狹隘了。”

 

“哈哈,我懂!”

 

為了田惠萍老師為這個群體付出的一切,為了更多人關注到我們的孩子,我們沒有理由不為田老師投上這一票!!

 

 

 

 

我們期待著在新春佳節的頒獎典禮上聽到一個田惠萍的名字,期待著頒獎詞裏出現孤獨症這個群體。

 

2016年12月4日,田惠萍帶著兒子楊弢參加四葉草年會,並和台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共同創始人、秘書長林美瑗攜手做分享。

 

以下為講座分享節選。

 

 

我沒有婚姻 但我從來不缺愛(包括愛情)

 

 口述/田惠萍

 

開始之前,我先來說個例子——

 

我曾經問過一個帶著孩子外出訓練的媽媽:“你出來後多久見你丈夫一次?”她回答的是每年一次,春節總要回去的。那我又繼續追問:“那你上次見你丈夫是什麽時間?”她說:“兩年前,上次春節回去他有事走了,就沒有見到。”我一聽這話就不對頭了,仍不死心地問:“那你在外麵想你丈夫嗎,你丈夫想你嗎?”她都搖搖頭,說道:孩子都這樣了,我們可以不男不女地活著。”

 

孩子都哪樣了?自閉症的罪過那麽大嗎?當一個人不男不女地活著的時候,她的身心還能健康多久?

 

這是我們中國大部分家長的想法,那美國的老家長們他們的答案也是這個嗎?翻開他們寫的文字,他們分享的內容,可不是我們中國妻子的悲壯:孩子都這樣!

 

麵對著被診斷為特殊需要的孩子,他們夫妻倆會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然後說:我們相信,隻要有我們的愛,生活中的挑戰我們都能去麵對。

 

各位親愛的家長,當你的孩子被診斷的時候,告訴你自閉症是終身的時候,如果你和你的丈夫心心就相映,說出這樣的對話,我恭喜你,自閉症對你們的日子小菜一碟,因為你是為愛結婚的。

 

你覺得你的婚姻是像美國家長還是屬於那種“像孩子都這樣了,那還顧得上別的嗎?”是屬於哪一個呢?

 

 

1

我人生的三大錯誤

 

我人生三大錯誤,第一結婚,第二生孩子,第三有了前兩個錯誤還活著。

 

這三大錯誤擱在這怎麽辦呢?可能還是有些上天的眷顧吧,我從來是一個內心沒有陰冷的人,我是一個完全透明的人。

 

當時我就想:如果活著我就一定得活好。如果沒有尊嚴,我就不活著,什麽不男不女,不老不少,那種日子我從來不過。

 

我是一個不可救藥的美的追求者,我們家裏每個角落都是美的,美得可以跟藝術家的布置去媲美。我們家任何一個櫃子,任何一個抽屜都很精致,孟維娜到我們家非要看我的櫃子,看了之後說這麽一句話:田惠萍呐,你這種持家的能力,你不結婚真是可惜了一個男人。

 

我說他媽的,我沒有婚姻,我可以有愛啊!

 

中國,你們給我一個好的婚姻讓我看看,我要的那種極致美的婚姻我還沒看到過。

 

但是愛是女人不可少的,一定要有的。

 

?

 

如果我們活著,我們就一定活得有尊嚴,沒有尊嚴就是糟蹋生命,我肯定不會糟蹋我自己的生命,所以我的日子從來都是紅紅火火。

 

日子是過出來的,是我母親給我的,好日子是過出來的,跟掙多少錢沒關係,我現在周遊世界,我到歐洲去玩十幾天才一萬多塊錢,因為我自己會先做大量的功課。

 

我把我每個月的生活費,除了交給慧靈的,我和弢弢每周按100的標準。很多人說100快錢一周,兩個人?可能很多人一頓飯都不夠了吧,是的,如果帶著孩子在外麵奔波肯定不夠。

 

但在家過日子就夠了吧,所以我買菜、我做飯、我刷鍋、我洗碗,我擦玻璃,我拖地,我做寫著東西還不用花錢去健身房,我這筆錢就省了,日子是過出來的,所以要有尊嚴地過日子,現在我也過得紅紅火火的。

 

2

孤獨症障礙者孩子隻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我跟弢弢,弢弢有他的生活(感謝有慧靈這樣的服務機構),我有我的生活,我們兩個人也有我們共同的生活。

 

孤獨症障礙者孩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必須是我生活一部分,隻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這句話是一個美國家長說的。

 

我當時聽到後,覺得這句話就說對了。很多人覺得,我跟障礙者不能隻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砸鍋賣鐵,四處流浪,邏輯都亂了,自己作為常人的思維方式都沒有了。

  

 

3

不是為了消滅,而是為了共存

 

中國現在的年輕一代可能比我弢弢都小。我們這一代人都已經為愛結婚了啊,現在很多人不是為愛結婚的,是為了必須結婚,也不是因為我願意,有愛的結晶要孩子,而是為了傳宗接代。

 

我們生孩子就是功能性的,我們政府不就是這麽鼓勵:你不生孩子將來誰養老啊!

 

我們沒有去建設社會保障機製,保障老年失能者的尊嚴。而讓你的孩子去保障,所以孩子生下來就對孩子做了一個功能性的功利性的寄托:我得靠孩子養活我呀。所以我特別能理解,我們中國大陸家長可以砸鍋賣鐵、離鄉背井、四處流浪,就是我說的那種妻離子散,人未亡,家已破,帶著孩子四處去消滅自閉症。為什麽?因為他就覺得將來誰養我,誰照顧我,本來唯一可依靠的就是這個孩子。

 

在這種社會保障嚴重缺失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承載著社會結構該承載的,我們本身承載不了的東西。但是必須承載著,我們把所有這些壓到這裏,這種東西就帶來這種極度的不安全感,叫恐懼。這種恐懼之下,我們就是要去消滅它,我們不能接受共存。我們星星雨的口號:不是為了消滅,而是為了共存。

 

帶著一個自閉症孩子去生活,去過日子,需要知道我們怎麽做,正因為我們身邊的專業資源,社會保障、社會支援,目前還很不發達,還很薄弱,才需要我們去學習。

 

所以你如果帶著孩子走出家鄉,看看外麵的世界,不是指望某個人把你的孩子弄好了,而是你自己學到了這些以後,本事是你自己的。每天從早上從睜開眼開始,我們一定不要居高臨下去抱怨去評價我們的孩子。

 

所有的生命權利他的尊嚴得到保障,讓咱們老老少少,一起為這個目標去努力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