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正文

異域見聞(29)記165的一次義務勞動

(2017-12-23 13:39:07) 下一個

 

165的一次義務勞動

 

    多倫多的11月末,正是天寒地凍的季節。20151129日是個清閑的周日,上午9點半,165 Cherokee Blvd車庫的出口處,清除落葉的義務勞動在燦爛的冬陽中再次拉開了帷幕。

 

由於物業管理費的持續上漲,165的業主們組成自治委員會管理大樓。本著發動群眾依靠大家的原則,自治委號召大家利用空閑時間義務清除越積越多的落葉。微信一出,應者如雲。

 

勞動現場,有的拿鐵耙,有的掂紙袋,有的摟,有的裝,有的搬運,於凜冽寒風而不顧,一派熱火朝天。

 

參與者當中,有的兩鬢斑白,有的年富力強,有的童稚未脫,有情深的母女倆,有寓居的探親者,置冰碴酷霜之度外,個個恐後爭先。

 

隨著成果的顯現,大夥的交流也越來越廣泛:

 

“我叫王柯,來自河南鄭州。”一位陪母親共同參加義務勞動的年輕美眉自我介紹說。

 

“我曾相識一個叫王柯的女孩,該不是你吧?”另一位帶女兒參加勞動的少婦疑惑的發問。

 

“你在什麽地方認識的王柯?”

“在一個朋友舉辦的英語角。”

“失敬!失敬!我就是參加英語角的王柯。”

“真的嗎?你當時的頭發和身材可沒有現在這樣時髦!”

“還時髦呢,歲月不饒人呀!”

“這真是:同在一個屋簷下,昔日同窗今重逢。”兩人在感慨歲月無情催人老之際,感謝義務勞動創造了再續友誼的良機。

 

在勞動現場的另一個角落,一位長者向大家回憶自己年輕時收集落葉的故事:

 

加拿大的落葉,隻能用來當作腐殖質滋養植物;在我們中國,落葉還可以充當冬天羊群的美味佳肴呢! 

 

在我小的時候,每逢秋風掃落葉之際,我們農民都要早早起床,用竹耙挑一個荊條簍子,漫山遍野去收集落葉,集中起來供大雪封山時羊群的飼料。

 

到了這個節令,一般是霜降過後,立冬到小雪之際。這時的紅薯刨完了,冬麥露頭了,農民有了空閑時間,就該為牛羊冬儲了。

 

早上起來,抓起紅薯或柿子填一下肚皮,拿起竹耙和簍子就出發了。究竟到那一棵樹下幹活,決定於落葉的多少,當然是樹葉越厚越高興。選準戰場,摟的摟,裝的裝,一鼓作氣;一棵樹下裝不滿就再找一棵,一直到荊條簍子瓷實實、滿當當的,才心滿意足地挑回家去,倒在閑置的窯洞中。一般來說,家裏有幾十隻羊的,就需要半窯洞的儲量。所以,這個時候的每一天清晨,基本都要重複這樣的勞動。

 

和這裏平展展的草坪不一樣,國內都是在麥地的旮旯角裏摟葉,地表的土坷垃特別礙事,因為它老是阻擋樹葉的集中。尤其是裝簍的時候,農民沒有手套裝備,需要赤裸著雙手,你抓高了露掉了樹葉可惜,抓低了就有土坷垃摻入其中,那濕滑滑的感覺,那冷冰冰的感觸,令人至今難忘。

 

盡管陳年舊事沒什麽新意,但周圍的聽眾還是興趣盎然,尤其是不諳世事的學齡童,從中多少悟出了世事的艱難。

 

兩個小時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勞動者身後,34個紙袋直挺挺地矗立著,像穀場上豐收的稻米,讓人陶醉。

 

“這樣的勞動應該經常組織!”不知誰脫口了這樣一句話。

 

這難道不是全體業主的心聲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