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

健康是自己主觀控製的結果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抑鬱症-中年危機

(2022-12-15 15:08:04) 下一個

中年危機是一種可怕的精神內耗。關於如何應對,獻計獻策的人很多。David Brooks在《第二座山》(The Second Mountain)中建議我們從攀爬獲取名利、滿足自我的第一座山,切換到舍棄自我、承諾奉獻的第二座山。

他的本家Arthur Brooks在《從強到強》(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中開的藥方則是,人過中年就要揚長避短,不跟年輕人拚體力智力,而是發揮有智慧、有閱曆、有人脈的特長,從培養年輕人、服務社區、追求精神成長這一類事情中尋找意義。

麻省理工學院的哲學家Kieran Setiya又有另一套理論。他把我們從事的活動分為有目的(telic)和無目的(atelic)兩種。前者很重要,它給我們方向,讓我們頭上有屋頂,桌上有吃的。但你一旦達到目標,就消滅了那個激勵並賦予你意義的東西。 要恢複這個意義,你必須繼續下一個任務。

Atelic 的活動則相反。它沒有終點,你可以隨心所欲地享用它們,也不會把它們耗盡,比如跟朋友聊天,在大自然中徒步。

Setiya的應付中年危機的辦法是多花一份心思享受旅程本身,在沒有終點的樂趣中傾注更多感情投入。

到這裏大家都可以看出來,Setiya的建議也就是密爾的方法。不管是爬第二座山,還是做青年人的導師,都太精英主義,一般人不敢妄想。但如果隻是要減少對目標的依賴和對外部獎勵的期待,善於從通向目的地的旅途甚至漫無目的的遊蕩中尋找樂趣,則還有一些可操作性,學渣們還有希望做到。

當然對有些人來說也很難,這跟他們的天性不相容。因為幼時的洗腦,目標導向深入骨髓。即使從事最輕鬆的消遣也有目的,什麽事情都要變成一個“項目”(project)才有滋有味。如果旅行,大概已經想著遊遍所有國家公園,足跡踏上每個大洲;如果運動,必定想一點一點加快速度,增加距離,同樣動作多做幾遍,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

有一個辦法是模仿密爾的口氣問一問自己:當生活中所有罪惡都被消除時,什麽是永恒的幸福之源。這樣一想,或許有可能調整自己的生活策略。

於是我們種花,欣賞藝術,讀書消遣。當它們不是獲得其他東西的手段,而是用自己本身的魅力吸引我們時,它們是更新生命活力的維他命,是撫慰心靈的清風雨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