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skaLilyD2018-05-09 23:31:26回複悄悄話
回複 '喜清靜' 的評論 : 前兩天剛剛在這裏說了“we are so lucky!", 今天發現房子裏有螞蟻, 火速在網上查,得知它們是carpenter ants, 在Lowes關門前半小時趕到, 還好買到屋外噴的和屋內放的誘餌(ant baits). 無論多晚今晚也要spray outside and place the baits inside. 螞蟻一出現,腦子裏的小人兒就消失了吧?
小溪姐姐2018-05-08 14:20:58回複悄悄話
喜孩兒的哲學問題對我這種simple minded people may be too complicated 。我不知道再過二十年後,喜孩兒會不會像我一樣?清最在後園聽到一隻小鳥在歡唱,看到一朵含著露珠初放的玫瑰,就感覺到了愉悅的滿足。大慨要到老了,才可以體會我現在所享受的,平淡中的滿足所帶來的心靈上的安寧?
AlaskaLilyD2018-05-08 11:49:42回複悄悄話
另外,欲望(desire) 和願望(wishes)略有不同。 不過兩者都可以存在與不同的階段。一個階段的desire滿足了,就像學生修完一個學期的課程,還得了個A. 上學期得A, 不等於從此就不再修課了。相反,上學期的A(滿足感),讓學生對下學期的課程更加期待(new desires and wishes), 然後再次滿足,然後再裏新目標, 再滿足,直至終老。 在日常生活中,重複的小滿足(satisfaction)會幫助人建立幸福感(sense of happiness)。 在市場營銷領域,顧客重複的小滿足(repeated customer satisfaction) can lead to customer loyalty.
喜清靜2018-05-08 11:48:52回複悄悄話
回複 'AlaskaLilyD' 的評論 : 哈哈,百合和我同時在想,一下就不孤獨了。是呀是呀,剛說完
“老天待我們真的太好了!I have nothing to complain about! ” ,新欲望照樣象泉水一樣湧出來。”
我和你一樣啊!
最近碰巧看到了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Frankl)的自我超越理論,他認為人真正追求的不是自我實現,而是超越自我的生活意義。還沒有時間仔細閱讀英文原著,不知道自我超越是不是這5%?
另外,我就不信清淨還有滿足不了欲望,可以滿世界找圖紙蓋房子,可以在室內建遊泳池,遊和不遊全憑自己高興,出門旅遊可以帶上愛囉嗦給買的便攜式自行車,在家歇可以讓兩隻鴨子天天交房租,會玩數學,還會玩文字,有枚文理雙全的大腦,十年上班不用endure the busy traffic... 已經很讓人XMJDH了, 估計那剩下的5%就是去火星了吧?
很同意樓上小妹妹的話 “從整體來說,不滿足或者貪欲是促進人類發展的動力。從個體來說,一定要有個度,否則不會有內心的平靜。”
關鍵是這個度怎麽定。記得很久以前寫過一篇論文,宇宙中接收的信息充滿了噪音,理論上我們可以設置兩個窗口去過濾信息。可窗口開多大呢?
到了人生下半場,我常想到這句話。很多時候、很多誘惑、很多關卡;想到這句話就都迎刃而解了。
佛教認為,五蘊之外不存在獨立的“我”,世間所謂的“我”僅是五蘊暫時的和合。
這個小人兒以“我”的形式出現是在提醒或者是在抱怨 “我即不存在,我為何會痛苦?”
我是心裏有個小人兒,經常出來和我搗亂..。
=======
有意思!喜清淨兄的觀察力很敏銳 。 如果不是這種觀察力那也沒法寫小說了。 很多詩人也有這種覺察。
我相信這個"小人"有學術名稱 , 佛教裏有解釋。屬於五蘊之一。
按理說,心中的小人每個人都有,不是個案 ,差別隻是有人能覺察到,有人覺察不到 。
(發自我的文學城離線瀏覽器)
“這5%的渴望會像影子一樣一直跟著。還是把它作為自己的一部分,心平氣和地接受吧。”
謝謝 Jenny。
我有一個理論,能睡覺的人長壽。
哈哈,人比人,急死個人。我也從不和別人比。我是心裏有個小人兒,經常出來和我搗亂,最近又出來把我弄糊塗了。謝謝大家的高見。
人類應不應該渴望 100%?
知道 100% 永遠達不到,而這種渴望還會使你不安,不快樂,不滿足,還要渴望嗎?
可精神上的呢?精神的檔次我分不出來。那精神上的需求怎麽才叫夠呢?
欲望是水,索取是船,知足是堤岸。水和船都必須在堤岸之內。欲望之水一但高出堤岸,堤毀,船翻,人溺水……
我的困惑是在欲望和願望上我都 95% 的滿足了(可見我的欲望和願望都不高,容易滿足)。但我卻克製不住對那 5% 的渴望。而且渴望的東西往往會被大腦無限擴大,有時甚至會掩蓋那 95% 已經存在的東西。鬱悶中…
然後你就確定那個百分比就好了。。。
然後。。。
關鍵概念一個是知,一個是足,什麽叫知,什麽叫足。
如果按佛家的解釋,應該不是勉強的,
而是“真正知道為什麽本來圓滿具足”的時候,自然就樂了。
欲望和願望,
欲跟糧食跟身體有關,是生理心理反應。最初可能跟缺吃的有關,哈哈。
願望,是跟心有關,是intention.
人們有時候是願望指導欲望,有時候是欲望牽導願望。
關鍵的問題,人們很難時刻分清楚欲望和願望,所以就漩渦裏沉浮。
我佩服的人,知足常樂,必須是他們確實真的知道自己本來具足。
而不是被群眾勸說、迫於壓力假裝高興。
其實懂得什麽時候放棄才是最聰明的。因為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賽歐聰明。謝謝賽歐。
瞞足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變化。我們隻能在經曆中,不斷嚐試和品味,感受那一次滿足是最刻骨銘心的而已。
“老天待我們真的太好了!I have nothing to complain about! ” ,新欲望照樣象泉水一樣湧出來。”
我和你一樣啊!
所以,要想活得快樂,要不停地讓欲望滋生。 當然這裏的欲望不是非分之想,是積極的有意義的realistic and reasonable 欲望, 比如多寫篇文章, 多買個房子, 讓民宿的客人多些好評... 這些東西都給我帶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