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媽的閑言碎語

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爭不做乏味、油膩的中年女人
正文

胡耀邦南太平洋之行

(2018-11-08 08:22:57) 下一個

 

采訪胡耀邦總書記訪問南太平洋五國回到台內。同誌們見我的笫一句話就是:“辛苦了!”這真叫我難以回答。辛苦點不怕,就怕工作做不好。

那是1984年4月12日至25日。

耀邦同誌這次訪問澳大利亞、新西蘭、西薩摩亞、斐濟和巴布亞新幾內亞意義重大。有些國家是笫一次接待中國領導人。耀邦同誌抓緊每一天的時間盡量多接觸這五個國家的上層人物、在野黨領袖和華僑代表。他風塵仆仆,行程三萬零七百公裏。在飛機上生活了39個小時。12天中,大家都是每天隻能睡三、四個小時。再加上時差、氣候的異常。簡直把日子都過顛倒了。澳大利亞是秋天,涼風嗖嗖;新西蘭秋雨刷刷;而西薩摩亞則是攝氏35度以上,熱得汗流浹背。

在訪問中,一會兒穿毛衣,一會兒又換短衫。新西蘭時間比北京早4個小時。而西薩摩亞要比北京時間晚19個小時,北京是4月21號,西薩摩亞則是4月20日。

在澳大利亞,從第五大城市佩恩到首都堪培垃的途中,由於胡耀邦要參觀帕拉布杜的礦區和韋阿拉鋼鐵廠。一天之內,坐直升機,換大飛機,再換專機,共升降10次。

在訪問三個熱帶島國的時候,每個地方隻呆一天,每天晚上洗的衣服幹不了,第二天一早就要托運行李,隻好裝在塑料袋中,每天下午到達另一個新的國家以後,就直奔電台發稿。

12天中,發稿約25篇,其中有口播新聞、錄音新聞、現場報道和錄音訪問。

(一)

這次訪問的南太平洋五個國家分兩種類型。-種是澳大利亞、新西蘭,這兩個國家是發達國家。在南太平洋地區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報道中主要是突出了兩點。一是維護這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二是擴大中國與澳、新之間的經濟合作。西薩、斐濟和巴新三個小島國屬於發展中國家,經濟因難,生活水平低。蘇瓦的人口等於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人數的和。在報道中,主要是闡述我國一貫主張的國家不分大小、不分貧富,一律平等的立場,鼓勵他們自力更生發展民族經濟。

在悉尼、新南威爾士州舉行的午宴上。事先知道,胡啟立要講話。所以一下飛機,沒進房間,提著行李就直到宴會廳,找錄音的地方。由於插銷不匹配,無法錄音,等了一個小時。飯店來了一位電工,帶來一個符合型號的插頭,才解決了錄音的問題。宴會上沒有記者的席位,所有的記者都在外邊坐等。我也不例外。等胡啟立開始講話的時侯,記者們一踴而進。我趕快打開機器,出乎意料的是胡啟立同誌先用中文講了幾句說明,然後用英文講話。博得了全場的熱烈鼓掌。我把這一難得的音響傳到北京。播出以後,山西聞喜縣城關鎮東守小學一聽眾秦忠民來信說:“胡啟立在澳用英語講話,在中央台播出中雖僅僅一兩句,但是它卻給我們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使人深深感到:1、我們國家領導人知識化。他們有文化,有能力領導好我們這個國家。一個國家領導人掌握一兩門外語,同外國人會麵對話既方便而又有主動

性。2、在這樣的場所,音響效果好。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縮短了廣播與聽眾之間的距離。3、胡啟立同誌用英語講話給我們一個啟示,我們的學生要努力學好外語,掌握這門武器,準備為祖國貢獻青春。”

訪問結束以後,請啟立同誌談訪問感受。那天深夜,大家一到杭州賓館,我又是沒進自已房間,提著行李跟在胡啟立秘書和新聞司司長後邊,直奔胡啟立的住處。馬上錄了音。為了保證這次錄音訪問能趕上當天早晨《新聞報摘》節目播出,隻好驚醒了中央台新聞中心負責人、值班編輯。然後又驚醒賓館的交通隊、警衛隊、浙江電台的值班編輯、錄音員等等。一直忙到清晨五點才回賓館。4月25日早飯餐桌上,

外交部的同誌都說胡啟立同誌講得自然,錄音效果好。

(二)

12天中,我感到搶時效、發稿難。

耀邦同誌的活動太多,每天都是在飛機上、汽車裏。一個活動接一個活動,使記者無法對稿子精雕細刻,更不能處理音響。飛機一到都是直奔當地廣播電台發稿。由於器材、電池、資料多,手裏每時每刻都要提一個大旅行袋。這些東西隨時要用,不能像行李那樣托運。

西薩摩亞是一個很少有人去的小國,全國人口隻有16萬,而北京西城區的人口就有75萬。我們到西薩那天,天色巳晚。唯一的一條公路,一麵是海,另一麵則是茂密的椰林、香蕉樹。小小的四麵通風的木板房掩映在綠樹叢中。晚上,沒有路燈。車把我們送到西薩摩亞電台以後,見他們隻有兩個播音室。投術員把我引到一間比較涼爽的房子裏。室內隻有一條長凳,一個方桌。桌上沒有其他機器,隻有一冖個圓形話筒坑坑窪窪的,沒有話筒架子。播音時,得用手舉著。耳機子是像水果糖那麽大兩塊泡沫塑料貼在鐵絲的兩端。見此情景,我失望了。心想,今天的《新聞聯播》肯定不會有胡總書記出訪的消息了。西薩電台的兩位男技術員,穿著花短裙,一會兒動動這條線,一會兒又按按那個鈕,折騰了40分鍾都沒有任何效果。我們在西薩首都阿皮亞不停地呼叫“北京!北京!”時間好像過得特別快。眼看預約的衛星電話傳送時間快過去了。據當地電信局講,他們已與北京勾通了信息,而從電信局到西薩廣播電台的這一段線路就是不通。我們正準備轉移到電信局發稿時,突然聽到北京的呼喊。剛說了幾句,這種可貴的呼喚又消失了,急死人,還好,最後終於接通了。相隔萬裏之外,效果還可以。傳完稿子以後是當地時間晚上10點,我們又趕到西薩的元首府采訪歡迎舞會。一直到夜12點,晚飯又免了。

胡耀邦訪問南太平洋五國的最後一站是巴布亞新幾內亞。到賓館以後,下一個活動將要開始。使館的人告訴我們:電台在返回去飛機場的方向。眼看衛星傳送時間已到,我們就隻好步行去當地的所謂新聞中心。問警察、問服務台、問新華社的同誌。誰都不知道新聞中心在何處。大雨之下,我們就順山而上。見燈就敲門。結果闖進了一家住戶,隻好說一聲對不起,再在黑暗中繼續摸索。又見一座樓的笫三層有燈光。一問這裏正是新聞中心。屋裏隻有兩三部傳真機,三四部電話。我們是又急、又困、又乏、又餓、又渴。足足等了三個半小時才通過澳大利亞的悉尼接通北京。笫一次接通了廣播電視部的播控中心。一位男同誌接電話後說無法把電話轉到傳送間,他甩手不管了。笫二次接到中央台新聞中心發稿室,新聞中心說:錄音電話已拆。這真是屋漏偏遇連陰雨。笫三次是接到國際台的英語組。稿子傳完以後,離《新聞聯播》時間已經很近了,匆忙中隻好這樣發了。次日,胡耀邦與巴新代總理莫米斯舉行會談,又是等了兩個半小時。這次發稿很重要,假若發不出去,我們下午就要坐飛機回國,直到深夜才能到中國的杭州。那麽,4月24日《新聞聯播》節目就沒有胡耀邦出訪的消息。所以,我利用中午時間,等了兩個半小時發稿。中央台新聞中心和國際台新聞部都無法接稿,最後還是國際台英語組幫了大忙。由於傳送技術條件差,有許多生動的音響效果都沒有傳回。新西蘭總理朗伊舉行宴會的音響是用別人的連線接到我的機器上錄到的。毛利人歡迎儀式的現場報道,先在室外,雨地裏舉行。後來轉到室內,音響過強。所以我就光著腳丫子站在雨地裏,借窗戶傳出的聲音作背景解說。但又想抓到主賓人講話的聲音,又要趕快跑回室內,學著毛利人的樣子盤腿而坐。還要擠到耀邦同誌跟前。就這祥一會兒院裏,一會兒室內,那麽多人,唯獨我是兩腿泥。這又一次使我感到,搞現場報道比寫文字稿難。 

(三)

在澳大利亞,有一件有趣的故事。我的采訪本是塑料大紅封麵。胡耀邦去參觀鋼鐵企業那天,澳大利亞的駕駛員邀請我去到前艙看看。駕駛員一邊操作儀器,一邊盯著我的口袋看。

由於語言上的障礙,起初我不在意,突然他從身後右側的小櫥格子裏去出一本《毛澤東語錄》,上麵是中國字。他問我:“你的那個小紅本是這本書嗎?”我說:“這是采訪本。”我怕他不相信,就打開幾頁讓他看。我說:“人人裝著語錄本是10多年以前的事了。曆史不會重演。”他點點頭,表示同意。

(四)

這次與國際台記者合作得很好。我感謝他們對我的幫助和支持。

我不會外語。傳送稿件,打電話時需他們當翻譯。我的年齡比他們大,但盡量不給他們添麻煩,器材自己背,稿子自已寫,發稿自己播音。

在技術設備上,我隻帶了一部機器,經常借用國際台王奇雲的機器搞複製。在旅館打國際電話,也需借國際台吳曉鏞的連線。

訪問五個國家,填寫護照卡繁瑣。每天換一個國家。付房費,車費複雜。這些都由王奇雲帶病幫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國際台英語組在接收稿件方麵幫了大忙。中央台新聞中心、國際台新聞部在技術設備方麵條件太落後。我們從遙遠的南太平洋傳稿,犧牲了休息和吃飯時間。甚至放棄一些活動,而編輯部門一個字一個字去記,連《人民日報》、《中國日報》、中新社發稿都是由對方錄下來的,幸虧英語組設備齊全,且編輯人員處於一級戰備狀態。幾次都是先傳給英語組,然後,英語組再轉交給中央台編輯部。否則,很難趕上《新聞聯播》節目播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