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媽的閑言碎語

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爭不做乏味、油膩的中年女人
正文

鄧小平考察地鐵

(2018-11-08 06:48:26) 下一個

一篇沒有播出的報道

成功與失敗總是攪和在一起。在我的采訪生涯中有這麽一件事。

1984年10月5日下午,我正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機房複製當晚《新聞聯播》要播出的有關教育方麵的講話錄音。快下班時,接到時政部同事打來的電話。他告訴我說:“有關部門通知你,今天晚上7點半到中央警衛局集合。”我焦急地問:“什麽事?要不要帶洗漱用品?”對方回答說:“不知道,人家沒說。”撂下電話後,我感到茫然。我猜想可能是葉劍英同誌去世了。我還想,家裏兩個孩子的晚飯怎麽辦?自己也又要餓一頓了。因為,當晚要播出的節目還沒有複製完。

我把《新聞聯播》的稿件發到編輯部後,匆匆坐上汽車去中南海。隻明確有戰鬥任務,但不了解戰場的底細。這就是時政記者的特點。

按照平時養成的保密習慣,我沒有向主管部門訊問是什麽任務,隻問:“廣播電台的車是否還等在這裏?”對方說:“沒有車不行。”進門後,我遠遠就看到中央電視台的記者已經在沙發上就坐。本想從他們那裏得到一點消息。沒想到,他們倒先開口問我:“叫咱來幹什麽?”我笑著說:“你們都不知道,我還能知道什麽?”

20點多,新華社的攝影記者到了。接著,新華社的文字記者也從別的采訪場合趕到中南海。這時,主管單位的同誌才告訴我們:“小平同誌要去視察北京地鐵第二期工程,也就是環行線,歡迎同誌們去采訪。”至此,記者們才恍然大悟。頭上冒著熱汗的攝影師,趕快脫掉毛背心。因為他做了去外地的準備。 我問“帶不帶牙具”也是這個意思。此時,我想起一兩個月前,曾在《北京日報》上看到過有關地鐵二期工程的資料。遺憾的是當時沒有記住報紙上寫的內容,臨時也無法查找。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投入了采訪。

偉大的首都剛剛隆重慶祝過建國35周年。街上的彩燈、紅旗和花壇仍在。記者們首先到達北京複興門站,在高高的台階下等待鄧小平同誌的到來。我背著錄音機,舉著話筒想采訪地鐵公司經理馮雙盛。但地鐵的同誌跑前忙後,正準備迎接國家領導人,沒有時間接待記者。

車站的甬道寬敞、明亮,大廳整潔、豪華,乳白色的列車配上天藍色的邊,顯得格外漂亮。晚上9點多,小平同誌穿一身深灰色的中山裝,乘手扶電梯下到地鐵大廳。我把這些都一一錄到了機器裏。與此同時,四周響起了地鐵發動機的轟隆聲。老實說,這對搞現場報道並不利。我不甘心,還是對著話筒解說道:“這條鐵路全部建成後,將沿著北京老城牆的位置環繞一周。”在這一段解說的背景聲中還錄上了北京市負責人說的“將來還要從西直門修一條通往頤和園的地鐵”。”鄧小平詳細了解了地鐵的規劃。這輛車是長春機車車輛廠製造的,坐上去比較穩。全國公安戰線一級勞模周怡坐在小平同誌身旁。列車開始運行。

列車到達西直門車站。小平同誌下車,在站台上走動。我一邊看,一邊對著話筒解說西直門車站的特點。鄧小平同誌在看一幅長江宏圖的壁畫,這幅畫長70米。

地鐵雍和宮車站古色古香,燈光華麗。有人向小平同誌介紹說:“地鐵的速度很快,一小時可以運輸6萬人”小平同誌說:“現在的站台比第一期地下鐵路工程的站台要高一些似的。”第二期地鐵工程比第一期地鐵工程的優點多很多,燈具的花樣多。一期工程的自動扶梯隻有3個,第二期工程有13個。

地鐵到了建國門站,鄧小平同誌站在三元立交橋上觀看了北京的夜景。在三元立交橋上,記者就站在小平同誌的對麵。我剛說了一句“小平同誌!”還沒來得及采訪,一輛黑色的轎車從身後開了過來。小平同誌一邊往車裏鑽,一邊說:“再見!”

采訪結束,回到電台已是夜10點半。這條新聞怎麽寫?發條文字稿,也許10幾分鍾就可以交稿。但我是廣播記者,必須發揮廣播優勢。於是,忙到技術機房複製我的現場報道。這篇報道事先沒寫一個字,全是用的現場解說和現場音響。工作完畢已是清晨兩點多,隻好倒在沙發上睡了一會兒。早班的編輯5點上班,我把複製好的節目《鄧小平視察北京地鐵》發到早上6:30播出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

早晨,高高興興地打開收音機,卻沒有聽到我發的現場報道。編輯把這條帶音響的現場報道,改編成一篇很短的文字新聞了。

這是我當記者以來很少出的失誤。當時很生氣,覺得辛辛苦苦一夜,白幹了。

幾個月後,我又把這條現場報道拿出來聽了兩遍。不由得自己也感到臉紅。

廣播中的現場報道由典型的音響和精彩的解說組成。編輯沒用《鄧小平視察地鐵工程》的現場報道是有理由的。失誤的主要原因:一是記者沒有注意積累資料,隻知道北京環城地鐵已建成,但腦子裏沒有儲存這方麵的資料,在現場不能把地鐵二期工程的的基本情況解說到錄音機裏,更無法把地鐵第一期工程與二期工程做一比較。這樣就使得整篇報道平平淡淡,缺少厚度和立體感。在這篇現場報道中,我還像一個售票員,每到一個車站,就一一解說站名和車站的裝飾。這次采訪再一次使我體會到,記者博學的重要性。不管什麽時候,都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廣播的現場報道向記者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是報道主題不集中。報道是想說明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關心國家建設?還是想說明二期地鐵工程的優勢?通篇沒有采錄到主要人物——鄧小平同誌有力的話。更沒有介紹工人在建設中的風采。

三是音響單調。廣播是以聲取勝。通篇隻有列車的轟隆聲,沒有用典型的音響烘托主題,無法用音響把聽眾帶到現場。沒有做到聲情並茂。

搞現場報道需要很多條件,包括題材的選擇、現場的解說、音響的好壞、環境的描述、資料的運用等。

10多年過去了。我還記得《鄧小平視察地鐵工程》那篇現場報道的結尾是這樣播的:“夜深了,天上的星星在閃爍,80多歲的鄧小平同誌是回去休息了,還是在繼續工作?”

自我感覺這個結尾寓意深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