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媽的閑言碎語

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爭不做乏味、油膩的中年女人
正文

鄧穎超的生死觀

(2018-11-08 06:35:42) 下一個

 

死是每個人的最終歸宿,但死的方法多種多樣。就安樂死來講,國內、國際都有不同的看法。針對這個問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於1988年1月22日在《午間半小時》節目中,動員社會各界開展了大討論。

鄧穎超同誌平時有收聽《午間半小時》節目的習慣。當她聽到廣播中討論關於安樂死的問題時,引起她的極大興趣,當天就給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寫了參加討論的信。

1988年1月26日,鄧穎超同誌辦公室把鄧大姐的信轉到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信中說: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午間半小時》的同誌們:

今天你們勇敢地播出了關於安樂死的問題並希望展開討論,我非常讚成。首都醫院那位大夫的意見,我很擁護。我認為,安樂死這個問題,是唯物主義者的觀點。我幾年前已經留下遺囑,當我的生命要結束,用不著人工和藥物延長壽命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搶救的辦法。

我作為聽眾參加你們討論的一點意見。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收到鄧大姐參加討論的信後,立即在節目中廣播了。

1988年2月9日,我去采訪全國政協為已故政協委員和知名人士夫人舉辦的春節茶話會。鄧穎超同誌再一次談到關於安樂死的問題。由於是春節前後,在我的新聞稿件中不好寫鄧大姐的講話,但我把鄧大姐的話記錄了下來。

1988年2月9日,鄧大姐在春節茶話會上說:“最近,我總聽《午間半小時》節目。他們提出安樂死。我作為聽眾參加了他們的討論。我認為,一個人的生命不能再進行搶救了,醫務人員就不要與死人爭那個自然已經不存在的氣。這對人力、財力都是個浪費。到時候,千萬不要救我。希望你們發一點慈悲。你看著親人那麽受罪,你好受嗎?上個星期,廣播電台播了6封信,有5封讚成安樂死的觀點,有一封反對。醫務人員是擔心死者的家屬與他們吵。請在座的胡啟立同誌轉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和有關部門,等大法立完以後,就安樂死問題也立個法。這樣就好辦了。”

鄧大姐在即席講話中著重談到了對生與死的看法。她說: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死者已矣,生者何堪。”

第一句話我非常讚成。死者已矣,兩眼一閉,心髒停止跳動,什麽都不曉得了,怎麽對待死者呢?生者應該不是何堪,應該是唯物主義的。人死了,不會再活過來。生者何堪,生者有理想,要為革命而奮鬥。今天,黨和政府為我們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和環境。我們要考慮怎麽能活得更好,怎麽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怎樣教育子女。

她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誰也免不了,誰也逃不掉。一個人自然衰老了,他的誌氣、活力應該加倍增強,要活得值得。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對待生與死。

那天,按照原來安排,鄧大姐在春節茶話會上講話以後要去另外的地方會見海外來客。可她言猶未盡。等胡啟立講話以後,84歲的鄧大姐又補充說:中國古代大詩人陸遊寫的《示兒》中說“死去原知萬事空”。人死以後也不要送那麽多花圈,開追悼會,這沒什麽必要。幾年前,我已立下遺囑,我死後,不搞遺體告別儀式,不開追悼會,不保留骨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