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媽的閑言碎語

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爭不做乏味、油膩的中年女人
正文

薄一波談人口

(2018-02-28 11:15:11) 下一個

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抵消了

1982年8月20日,薄一波會見意中友協主席團成員。成員中都是意大利著名政治經濟學教授,是專門研究中國、蘇聯和東歐經濟問題的學者,在國內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影響。意中友協是意大利全國性民間對華友好組織,自1962年成立以來,為介紹中國,增進中意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做了大量有意義的工作。

薄一波對團長雷吉斯說:1978年你來過中國。經過1979、1980、1981、1982,三年半中有變化。1978年底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規定了新的政策,特別是農業政策,最為重要的一點的把軌道轉為搞四個現代化。1956年“八大”方針是現在國家的矛盾是生產發展中需要與生產不發展的矛盾。這是在七大、八大通過了的。不久被黨內的兩個所謂理論家康生、陳伯達修改了,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猛烈地批判生產和發展這一條。三中全會給這一條恢複了名譽。有一係列的改革,最成功的是農村政策的改革。改變了國民經濟的結構,重點搞輕工業的發展,改變了為重工業服務的方向。農村情況迅速改善。你看到市場上消費品,1978年好一點,但是還不夠。在經濟發展中要對付每年增長人口1700萬。生產發展與人口增長抵消了。

薄一波回答那不勒斯大學經濟學教授約薩的問話說:我們是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這是三中全會提出的。過去采取集中統一的多。計劃卡得很死。這種製度一直是這樣,幾乎沒有市場經濟。這種計劃統一在一定時期發展我們的經濟有好處。在20世紀60年代,感到廣泛集中經濟不行了,束縛了經濟的發展。現在“放”的口子也不大,基本上是國家控製,很小一部分允許自由貿易。就是開了這麽個小口子,在經濟也發生了不好的現象。怎麽把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理出個杠杠,使市場經濟依附於計劃經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帶來的問題很大。我們現在正在清理這些問題。總的一句話是:政策是對外開放,對內搞活。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兩個經濟相輔相成,互相競爭。市場開放後,經濟上不好的現象也引進來了,文化上在引進了西方的先進技術,先進方法的同時,也帶來一些文化生活上的資產階級自由化。我們一手要抓改革開放,另一手要抓抵製腐朽的文化思想侵蝕。

錫耶納大學教授馬裏奧·努蒂提出的中國的政策與布哈林的有什麽區別時,薄一波說:剛建國時按蘇聯的辦,開始七年時間我們的口號是優先發展重工業。這個口號對我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這個期間為了優先發展重工業,降低了人民生活需要,結果重工業沒上去,輕工業也沒上去,過去叫重輕農,現在叫農輕重。片麵發展重工業沒有市場。中國從1979年開始到1981年,我們存在倉庫裏的機械電器產品有600億。現在提的經濟政策是為了消滅貧窮落後,爭取在本世紀末使國民收入翻兩番。現在各項經濟政策都向這一目標前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