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媽的閑言碎語

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爭不做乏味、油膩的中年女人
正文

西紅柿和雞蛋

(2017-11-14 05:40:53) 下一個

西紅柿炒雞蛋vs雞蛋炒西紅柿

番茄炒蛋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可能也是好多人會做的第一道菜(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色、香、味、營養俱全,而且湯汁泡飯,什麽都不會浪費。

昨天以此菜招待朋友,突然聊起這道菜吃起來和小時候的口味不一樣了。是西紅柿不一樣了?有可能,以前是“純天然”,現在是“溫室效應。”是雞蛋不一樣了?有可能,以前是五穀雜糧孕育出的小紅皮蛋,現在是科學配方催生的麵相好看的大白皮蛋。是菜油不一樣了?有可能,以前是散裝的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現在是包裝精美的、(據說是)富含OMEGA-3的橄欖油。有可能是現在嘴刁了?不可能,因為這道菜是餐桌上第一個被清剿的。

再一琢磨,總結出來了!以前家裏條件不好,做的是西紅柿炒雞蛋——一個或N個西紅柿配一個蛋,汁濃色豔。現在呢,做的是雞蛋炒西紅柿——一個或N個雞蛋配一個西紅柿,汁淺色淡。妙啊!為自己做出的結論擊節!

身為70初生人,雖然沒有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吃憶苦飯,但畢竟是幹校裏生的,小時候條件還是很艱苦。再加上那時候物質稀缺,有錢也未必能買到什麽新鮮貨。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好多父母都把雞蛋作為補充蛋白質的首選食品,但也不能做到隨心所欲開懷大吃的地步,所以西紅柿炒蛋、菠菜炒蛋、黃瓜炒蛋,再好點兒的木耳炒蛋就是家常菜中的家常菜。

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一頓飯就可以吃掉5、6個蛋,想都不用想。隨之而來的健康問題也產生了——蛋黃是高膽固醇!蛋白質攝入過度會中毒!人一天(一星期)隻需要N個蛋的營養……

學過經濟的人都知道恩格爾係數,同時一家人的餐飲文化也可以折射出社會的方方麵麵。相信許多人家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都經曆了糊口——粗糧——細糧——溫飽——粗糧的循環。記得20多年前看過一篇外國經濟學家的文章,題目記不清了,唯記得這位先知先覺的老人家驚呼:“如果中國的GDP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那全世界就要鬧饑荒!”不知這位老先生如今安在,但如果他看到中國建國60年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肯定會和全世界的農業學家合作搞如下的課題——如何達到水稻/小麥畝產萬斤、如何讓母雞一天下10個蛋、如何讓奶牛日產百桶……

感謝新中國,讓我們不但吃上了西紅柿炒蛋,更保證讓我們每天吃雞蛋炒西紅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