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詠史懷古

(2017-11-14 07:44:36) 下一個

詠史懷古
 

閑坐讀史
閑來無事意彷徨,獨坐陽光後院房。
一本殘書半壺酒,悠然紙上閱興亡。

讀史
赤幟城頭舊國春,郊原遍血漫黃塵。
群雄奮起彎弓月,白首歸來有幾人。

薑太公
渭水河邊八十翁,六韜謀略自胸中。
驅龍走虎扶雙主,滅紂興周第一功。
伐罪吊民征牧野,封侯稱霸在山東。
也循先祖河邊坐,不釣功名隻釣風。

易水
蕭蕭易水夕陽殘,此去秦關萬裏難。
一別燕丹千載後,秋風猶冽水猶寒。

博浪沙
帝國旌旗獵獵開,黃塵莽莽祖龍台。
一椎博浪驚沙起,引得群雄逐鹿來。

韓信
垂釣歸來過楚城,英雄胯下史留名。
十圍萬敵虞姬淚,一飯千金漂母情。
猶記將軍壇上拜,忍聞功狗火中烹。
漢宮草色年年碧,疑是淮陰血染成。

《大風歌》
莫笑流氓也作詩,威加四海大風辭。
前方猛士守疆日,正返劉三故裏時。

金陵
虎踞城邊江水潮,紫金山下幾多嬌。
北方武士揮金鉞,南國佳人品玉簫。
乞丐也能成霸業,長毛亦敢建天朝。
可憐卅萬頭顱血,灑遍秦淮舊板橋。

再謁中山陵
一望鍾山故國春,先生事業已成塵。
蒼鬆碧柳梧桐樹,白日青天謁墓人。
帝製從來千載梏,共和已去百年身。
長躬一鞠登陵處,似有江濤拍水濱。

重過明孝陵
正值春風返故鄉,匆匆又過孝陵岡。
道邊芳草年年綠,殿外梅花處處香。
遠去皇孫空寂寞,近旁野老說興亡。
鍾山自是真風景,卻望煤山吊鳳陽。

再訪梅花山
萬點梅花次第開,鍾山腳下共徘徊。
南江春雨從天降,北國秋風入夢來。
每見英雄隨浪去,幾曾仙鶴駕雲回。
東吳大帝歸何處,山上梅花土一坯。

媚香樓
樓上香君淚不休,桃花一曲亦千秋。
傷心家國無窮恨,付與秦淮水北流。

少年汪精衛
一刺清王作楚囚,引刀成快少年頭。
悲歌慷慨過燕市,不見人間雙照樓。

昆侖關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
昆侖古道葉紛紛,聞說峰頭有壯墳。
千古關樓橫落日,一方劍塔接浮雲。
滿山風雨吹來早,破虜雄師戰至曛。
嶺外櫻花多碧血,令人猶憶杜將軍。

戰後
八年血雨舊山河,唯泣神州白骨多。
一曲沁園春未盡,中原又見起幹戈。

淮海戰場懷古
古道前村接後村,蔣毛曾此賭乾坤。
淮河兩岸秋風裏,猶有當年枉死魂。

南京總統府懷古
誰與先生慷慨同,共和故事已隨風。
吳時雲樹明時月,送罷洪楊送蔣公。

紀念堂
白玉祠堂日日開,當年陣陣聖歌來。
祖龍已沒鱗猶在,隻道紅顏是禍胎。

紅朝太祖
又見英雄起布衣,金陵再次舊皇畿。
一朝霸業黎民泣,百戰功成白骨飛。
湘水河邊秋寂寂,韶山衝外草依依。
自從一去風光後,留與人間說暴秦。

彭大將軍
橫刀立馬在當年,總是硝煙炮火天。
掛甲屯深燕樹冷,平江場闊楚雲懸。
親聞故裏難生火,人說桃源好種田。
記得廬山孤寂處,將軍留有萬言箋。

林元帥
莫道將軍百戰歸,機關無血染征衣。
紅顏延水河邊淚,白骨冰城雪裏霏。
曾奏淮陰樓上曲,又驚塞外草中機。
敢將大漠黃沙月,重照林灣不屈旗。

胡耀邦
莫說男兒五尺身,胸中自是有黎民。
庭前坦對廟堂客,劫後猶憐牢裏人。
一股清流昭日月,萬村足跡遍風塵。
當年板蕩君歸去,曾使斯民淚滿巾。

喝火令 秦淮河懷古
晉水新亭柳,秦淮舊板橋。
滿城風雨送南朝。
王謝舊居殘照,空對木蘭橈。

玉樹歌還盡,桃花恨未消。
幾番鼓角幾聲簫。
別了秦樓,別了楚宮腰。
別了江山如畫,剩有淚滔滔。

唐多令 桃葉渡懷古
古渡已無蹤,亭邊桃葉空。
漫清淮,水籠煙中。
獨立橋頭猶似是,秦代月、晉時風。

歲月總匆匆,桃花故事同。
算人間,離別重逢。
公子王侯尋覓處,新岸柳、舊顏容。

賀新郎 河西走廊
(看電視片《河西走廊》)
又見河西月。
想當年、長河落日,窟中蝴蝶。
馬嘯秋風陽關處,吹斷胡楊落葉。
恰似像、祁連飛雪。
大漠孤煙飄墟上,看斷垣殘壁渾如鐵。
烽火裏,戰旗烈。

胡笳羌笛征人骨。
著凝妝、樓中春日,有人哀咽。
千古漢家興亡事,迎擊匈奴突厥。
不過是、樓蘭冤滅。
飲馬長城將軍血,更和親古道胭塵沒。
回首望,史書絕。

賀新郎  再讀小說《白鹿原》
白鹿誰曾睹。
莽高原,千年溝壑,萬年黃土。
渭水秋風蕭瑟處,日暖藍田煙樹。
東望去,人間砥柱。
古漢灞陵殘照落,看風吹麥浪飄禾黍。
秦嶺上,歲雲暮。

黃塵滾滾長安路。
百年來,幾多革命,幾多新主。
人禍天災齊肆虐,添得數行新墓。
說不盡,窯中冤婦。
為喚精魂歸白鹿,向青天白日揮鐮斧。
依舊是,庶黎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