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重訪西班牙(1)-戰略之父的原鄉

(2023-01-11 10:45:04) 下一個

在歐洲曆史上,曾出現過四個最偉大的軍事統帥,他們分別是亞曆山大大帝、漢尼拔、凱撒大帝和拿破侖。如果說亞曆山大大帝時,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因沒有文明的光暈而不足以讓統一了希臘全境、橫掃了中東、征服了埃及、蕩平了波斯,並把大軍開到了印度河流域的亞曆山大大帝遠征至此,那當漢尼拔的父輩開始經營這個半島後,西班牙和它的鄰居葡萄牙便成了人傑地靈之地。這是怎麽一回事呢?

加迪斯

加迪斯

曆史的篇章要從腓尼基人開始翻起。居住於今天黎巴嫩和敘利亞境內的腓尼基人受神的眷顧,擁有著地中海東岸最好的港口。 憑借這些優良的海港,以及承接尼羅河文明和兩河文明地帶的樞紐位置,善於航海與經商的腓尼基人趁著古埃及和地中海的克裏特島上米諾斯王朝衰落之際,於公元前1200年成為了地中海貿易的主導者。因為腓尼基人對半島富產的銀礦和錫礦興趣濃厚,因此他們把貿易的觸角一直延伸到了伊比利亞半島的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並在一些地方建立了貿易據點。

隨著曆史洪流的滾滾向前,腓尼基人在貿易的同時也在對外擴張。他們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很多殖民點,其中就包括公元前8世紀在今天北非突尼斯境內建立的迦太基城(Carthage)。此時,同樣善於航海和經商的古希臘人在奧林匹斯山眾神的護佑下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了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上的主要對手,而古希臘人創建的古希臘字母正是源於腓尼基人創建的腓尼基字母。可以說,腓尼基字母是歐洲各類字母的祖宗。

貝赫爾德拉弗龍特拉

貝赫爾德拉弗龍特拉

塔裏法

阿爾赫西拉斯

其實,不管是腓尼基人還是古希臘人,他們都是城邦性質的,迦太基城即是位於地中海東岸的推羅(Tyre)城邦建立的。這個推羅城邦,曾在聖經中多次被提及。它不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極其富庶,因而曾被古埃及人、亞述人、巴比倫人和波斯人輪流攻擊,但真正讓它遭受滅頂之災的卻是亞曆山大大帝。公元前332年,亞曆山大大帝對它圍攻了近7個月才最終將其占領,這是大帝東征中最艱苦卓絕的一次戰役。氣急敗壞的亞曆山大在占領推羅城後,用血腥的手段摧毀了它。

推羅城邦的“老巢”不在了,但推羅人建立的迦太基城還尚存。這時的迦太基,已經靠強大的海軍控製了西地中海,亦成為了西地中海的貿易中心。推羅優質人士的到來,讓迦太基如虎添翼,把地中海中的西西裏島、科西嘉島和撒丁島等都劃歸到了自己管轄範圍內,迦太基成了地中海貿易的霸主,首都迦太基城富得流油,風光無限。而迦太基人之所以會高唱凱歌,是因為它們的“冤家”-古希臘的雅典在經過伯羅奔尼撒戰爭後失去了“利爪”。雖然屬於城邦性質的古希臘人不能把迦太基人怎麽樣,但不知被哪路大神看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崛起的古羅馬人,卻開始挑戰迦太基人在地中海上的霸權,於是第一次布匿戰爭開打。

直布羅陀

米哈斯

馬拉加

馬拉加

持續了23年的第一次布匿戰爭在公元前241年以羅馬大勝告終,地中海霸主也隨之易主,迦太基人喪失了地中海中占領的島嶼,並向羅馬賠付巨款,同時他們賴以生存的海軍規模也受到了羅馬的嚴格限製。這為之後漢尼拔另辟蹊徑,從陸路進攻羅馬,從而為自己贏得了“歐洲戰略之父”的美名埋下了伏筆。

中國人常說,“牆內損失牆外補”。當漢尼拔的父親把目光投向地中海西岸的伊比利亞半島時,他驚訝地發現,這是一個體量超過西西裏島、科西嘉島和撒丁島總和數倍的巨大半島,而且這個半島盛產可以讓他發家致富的銀礦。他正是憑銀礦帶來的財富訓練出了令羅馬敬畏的軍隊,特別是騎兵。可惜,在同西班牙境內的一個部落衝突中,他不幸戰死。臨死前,他讓漢尼拔發出了“永遠與羅馬為敵”的重誓。

弗裏希裏亞納

內爾哈

內爾哈

在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的第20個年頭,26歲的漢尼拔從他姐夫手中接過了迦太基統帥的大印。這意味著,羅馬崛起中最難纏的對手登上了曆史的舞台。牢牢記住自己誓言的漢尼拔在接掌帥印第三年就向羅馬亮出了利劍,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那麽,身居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漢尼拔有底氣向風頭正盛的羅馬發出挑戰嗎?還是先看看伊比利亞半島的地形吧。

伊比利亞半島是一個不規則的四邊形,西邊是大西洋,東側是地中海,南部通過窄窄的直布羅陀海峽把地中海和大西洋相連,海峽的另一麵是北非,南麵則通過比利牛斯山脈跟法國接壤,這樣三麵環海的環境似乎就是給善於航海的迦太基人準備的。在半島內,除了北部的比利牛斯山以外,還有西北部的坎塔布連山脈、中部的中央山脈和南部的貝蒂科斯山脈。此四座山脈像四根手指一樣插入半島,讓居住在山脈區間的人們可以“老死不相往來”,而半島中央的梅塞塔高原又阻隔了各區間的“合縱連橫”。這樣的地形地貌讓伊比利亞半島長期都處於一盤散沙狀態,不能形成一個統一的集權國家。

伊比利亞半島地形圖

阿爾梅裏亞

阿爾梅裏亞

雖然漢尼拔和他的父親及姐夫不能統一伊比利亞半島,但他們卻通過聯姻、征服、收買等手段,讓山脈區間的很多部落成為了自己的盟友。另外,漢尼拔在挑戰羅馬前,已控製了戰略通道直布羅陀海峽的南北兩個部分,以確保這塊戰略要地不被對手希臘人或羅馬人染指。就這樣,漢尼拔一路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從南向北朝比利牛斯山推進,最後還攻陷了離埃布羅河(Ebro River)很近的羅馬盟國。這條發源於坎塔布連山脈的埃布羅河離比利牛斯山不是很遠,是西班牙境內最長、流量最大、流域麵積最廣的河流。因為這些特性,埃布羅河成了羅馬跟漢尼拔姐夫簽訂的合約中的界河。雙方以此河為界,河流以北歸羅馬,以南歸迦太基,同時保證埃布羅河兩岸的羅馬盟國保持自製地位。

為什麽取得了第一次布匿戰爭勝利的羅馬會看著迦太基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擴張,還放低身段與之簽訂條約呢?一方麵是因為漢尼拔的父親和姐夫給出的理由很合理,即“我隻有占領和開發這塊土地才能還你錢”,另一方麵是因為崛起中的羅馬要擺平的敵人實在太多了,此刻地處羅馬邊疆的伊比利亞半島還不是羅馬的首要麻煩。

阿塔赫納

阿塔赫納

阿塔赫納

但是曆史有的時候就是這麽巧合。當公元前218年羅馬解決了內高盧和地中海上海盜猖獗的海陸兩大難題後,它終於可以騰出手來麵對伊比利亞半島上咄咄逼人的漢尼拔。換句話說,即使漢尼拔不在這一年主動對羅馬發出挑戰,羅馬也絕對不會再允許他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呼風喚雨,第二次布匿戰爭不打也得打。隻是羅馬沒想到,一路還算順風順水的它遇到了空前偉大的戰略家,而這個戰略家差一點就端了它的“司令部”。因第二次布匿戰爭始終與漢尼拔聯係在一起,因此,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漢尼拔戰爭。

按照羅馬的思維,以海軍漸長的迦太基人應該從海路進攻羅馬,可漢尼拔卻從西班牙出發,沿著比利牛斯山在地中海邊的羊腸小路進入了今天法國境內的羅納河穀,然後翻越了讓漢尼拔損兵折將的阿爾卑斯山,如天兵天將一樣空降到了意大利境內。他突然出現在意大利北部的消息,讓羅馬元老院萬分震驚,匆忙間調集進攻迦太基本土的軍隊趕回意大利救援,可這批軍隊卻被漢尼拔殲滅了75%,漢尼拔一戰成名。

木裏西亞

阿利坎特

阿利坎特

為了阻止漢尼拔繼續向南挺進,羅馬發出了保衛中部意大利的命令,但漢尼拔又使用了異於常人的戰略。他的軍隊穿過難以逾越的沼澤地帶,從羅馬軍隊後麵發動了出人意料的進攻。這場發生於公元前217年的特拉西梅諾湖戰役(Battle of Trasimeno Lake)讓羅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羅馬軍團損失了近2.5萬人,而漢尼隻損失了約1500人。此戰役不僅讓漢尼拔聲威大震,也讓高盧境內的凱爾特部落紛紛倒戈,更打開了通往羅馬城的大門。

打開了進攻羅馬城的通道後,這位“戰略之父”並沒有長驅直入,而是開始瓦解羅馬的同盟,試圖孤立羅馬,這給了羅馬喘息時間。此時的羅馬執政官是費邊,他采取不與漢尼拔正麵交鋒的拖延戰術,可接替費邊的新執政官摒棄了費邊的戰略,結果漢尼拔在公元前216年的坎尼戰役(Battle of Cannae)中再次以弱勝強,又幾乎全殲了羅馬大軍,戰死沙場和被活捉的羅馬軍人高達5.4萬人,其中包括一名執政官和80名元老院貴族,而漢尼拔隻損失了8千人。

卡爾佩

卡爾佩

卡爾佩

讓羅馬交出空前學費的這場戰役被認為是圍殲戰中的典範,漢尼拔因此戰役而被封神。現在歐洲軍事術語中把圍殲戰稱為坎尼戰,全世界的軍事學院也在學習和研究他的戰略思想。《劍橋古代史》這樣評價坎尼戰役:它“是古代戰爭史上一個無與倫比的軍事藝術典範,也是漢尼拔的最高成就。他在時機選擇上無比精確,騎步兵戰術運用上也高度協調。”

這次戰役後,羅馬差不多陷入了絕境,羅馬城也幾乎成了一座孤城,可漢尼拔就是不進攻羅馬城,還繼續實施分化瓦解和孤立羅馬的戰略。為什麽麵對這麽好的時機,甚至開戰以來“一毛不拔”的迦太基母幫都送來軍隊的條件下,漢尼拔還如此地躊躇不前呢?或許是因為迦太基的商本文化屬性。智慧超群的漢尼拔應該知道,即使他滅了羅馬,迦太基人也不可能建立一個控製整個意大利半島的帝國。或者說,縱然他攻下了羅馬城,以貿易為主的迦太基人的活動範圍也隻是在地中海沿岸一帶。況且,如果羅馬被滅,迦太基母幫還會認可他這個攻打羅馬的前鋒嗎?到時候保不保得住性命都難說,畢竟“卸磨殺驢”並不僅僅是劉邦的拿手好戲。

瓦倫西亞

瓦倫西亞

瓦倫西亞

因此,漢尼拔的目標隻是想奪回地中海中的島嶼並占領地中海沿線重要港口,從而讓迦太基重回地中海上霸主地位。若想實現這個目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剛剛完成意大利半島及其附屬島嶼統一大業的羅馬共和國回到戰國時代。為此,精於戰略的他不惜在意大利半島與羅馬進行了12年的拉鋸戰。

可惜,沒有製海權的漢尼拔想實現這個目標真是比登天還難。在長期的拉扯中,漢尼拔沒想到,羅馬的整合能力如此強大,瓦解羅馬同盟的任務如此艱巨。隨著時光的飛逝,那些漢尼拔的盟友也覺得“難見天日”,開始與他漸行漸遠。或許想與羅馬一決雌雄,漢尼拔在公元前207年突然從伊比利亞半島抽調了40%的兵力前往意大利支援,這給了羅馬軍團一個天賜良機。他們於次年便攻占了漢尼拔在伊比利亞的大本營,即今天西班牙卡塔赫納(Cartagena)所在地的新迦太基城。

托萊多

托萊多

托萊多

塞哥維亞

塞哥維亞

“家”沒了,在外飄蕩的漢尼拔注定難逃失敗的命運。不過,他還是在意大利堅守了3年。也許他在期盼迦太基母幫哪一天會良心發現,給他送一些援軍來,可等來等去,他隻等來了地中海上的風,地中海上的雨。公元前204年,肩負著曆史使命的羅馬又把戰火燒向了北非的迦太基本土,這徹底斷了漢尼拔會得到援軍的念想。他奉命離開意大利半島去支援母幫,可此時的他即使有再高的謀略也無力回天。在公元前202年的紮馬會戰(Battle of Zama)中,迦太基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這是漢尼拔第一次吃如此大的虧,而羅馬卻終於雪了恥,報了仇。第二年,迦太基對羅馬俯首稱臣,持續了17年的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

戰爭是結束了,但羅馬的心腹大患漢尼拔卻還在人間。之後當選了迦太基最高執政官的漢尼拔在羅馬的挑唆下,被迦太基元老院驅逐,不得不逃亡。沒有了家,又沒有了國,漢尼拔縱然有滿腹韜略,也失去了施展拳腳的天空,更何況忌憚他的羅馬早已把他當作了眼中釘、肉中刺。如浮萍一樣的他輾轉小亞細亞,最後被迫自殺身亡,可歎一代英豪就這樣身首異處。在感慨命運對他不公的同時,我也不禁想起了唐朝詩人陳子昂的詩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薩拉曼卡

薩莫拉

萊昂

希洪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

歡天喜地的羅馬終於徹底解除了心腹大患,可他們卻在漢尼拔死後把他封為了“戰略之父”。因為把漢尼拔逼向絕路的羅馬,之後把他“分化瓦解”和“外交孤立”的戰略運用得如火純青,最終實現了帝國之夢。天下有一片雪花是白色的嗎?沒有,其中就包括幫助羅馬實現帝國之夢的凱撒大帝,而他的“龍興之地”,也是在伊比利亞半島。作為風水寶地,伊比利亞半島不僅成就了漢尼拔和凱撒大帝,還是把羅馬帝國版圖推向極盛的圖拉真大帝以及被他指定為接班人,憑在大不列顛島上建造哈德良長城而聞名的哈德良皇帝的出生地。這樣的伊比利亞半島,是值得我們一家三口再次到訪的。

我們在伊比利亞半島“春未老,風細柳斜斜”的時節,從葡萄牙的裏斯本出發,沿著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駐足的大西洋海岸開進西班牙,之後繼續沿著地中海海岸前行,在瓦倫西亞(Valencia)折向西,穿過托萊多(Toledo)和薩拉曼卡(Salamanka),再沿著白銀之路到達聖城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ala),最後沿著大西洋海岸回到裏斯本。在全程4千多公裏的旅途中,我們去回望“戰略之父”的豐功偉業,在曆史的煙雲裏,去聽風的絮語,去聽雨的纏綿。

基本路線

裏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isty2' 的評論 : 不客氣,謝謝你喜歡。
Misty2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用心詳細得分享!!學到了很多, 謝謝!!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connection' 的評論 : 謝謝你喜歡。
beijingconnection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圖文並茂。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玉麵小飛龍_007' 的評論 : 感謝你至始至終的欣賞。如果不是你提醒,我都沒意識到今年是兔年。新年快樂,永遠如沐春風!
玉麵小飛龍_007 回複 悄悄話 一如既往的好看,該學的曆史學到了,該看的風景也看到了,收獲不小。祝兔年吉祥如意!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曌'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讚賞。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ulyCA' 的評論 : 謝謝你喜歡,我們共同學習。
回複 悄悄話 博主讀,寫功底不一般,學者風範。
JulyCA 回複 悄悄話 讀過你的很多遊記,寫得太棒了!通過這些遊記也學習了很多曆史,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