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有兩個標杆性的城市,一個是馬賽,另一個是裏昂(Lyon)。之所以說它們是法國其它城市難以望其項背的,是因為它們有比其它城市更悠長的曆史。馬賽於公元前600年建立,那時整個法國,都在“茹毛飲血”的部落時代。雖然裏昂在馬賽建立時也是一片森林,但當凱撒大帝率軍征服今天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北部、荷蘭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國南部萊茵河西岸,並把這片區域稱之為高盧後,裏昂的命運就發生了大轉機。它於凱撒大帝離世後一年,即公元前43年建立,並在羅馬帝國第一任奧古斯都時成了整個高盧的首都,這一年是公元前27年。
裏昂
裏昂
裏昂
裏昂
為什麽羅馬帝國要把裏昂作為整個高盧的首都呢?我帶著這個疑問從尼斯穿過我已經去過的戛納、艾克斯和阿維尼翁,沿著羅納河,向上羅納河穀挺進,連開470多公裏,近5個小時,來到了裏昂。這一路,僅高速公路費我就花了45歐元,法國的高速公路收費一點兒也不便宜。想想還是美國好,從東開到西,一分錢高速公路費也不用付。
我知道裏昂被認為是法國的第二個首都,法國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靈魂。因為它在法國曆史中的重要性,所以跟馬賽一樣,我也在這裏留宿兩晚。我的酒店在羅納河西岸邊,從酒店走出來就可以看到羅納河。每當看到羅納河清澈的湖藍色河水,我都抑製不住對它的喜愛。酒店停車費也跟馬賽一樣,每天10歐元。我把一切安頓好後,跟先生一邊欣賞著羅納河的美麗風光,一邊走向了羅納河東岸的美食市場(Les Halles de Lyon-Paul Bocuse)。
裏昂美食市場
裏昂美食市場
裏昂美食市場
裏昂美食市場
裏昂美食市場
裏昂美食市場
成立於1859年的美食市場位於裏昂的新城,因常年給法國,乃至全歐洲米其林餐廳供應最好的高檔食材和高檔調味料而聞名,有著“米其林集市”之稱,也有著裏昂和法國美食博物館之名。這裏比圖盧茲的雨果集市高檔得多,無論是生猛海鮮,還是肉禽類產品,都做得很精致,特別是特色甜點和巧克力製品,做得更精美,看著就讓人賞心悅目。
我們沒有在這裏吃午飯,而是去了離它不遠的米其林餐廳。所到之處,跟波爾多一樣,都纖塵不染,就連羅納河旁的建築和街道也跟波爾多很相似。這樣的景致,讓我們對裏昂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我們心情愉悅地走到米其林餐廳,可到了一看,大門緊閉。問路人,說這一天是星期天,餐廳關閉,可我們第二天中午去的時候,它還是關閉。路過的一位老年夫婦指著門口的法文告示說:星期天和星期一都閉門謝客。我們的點兒也太背了。
裏昂
裏昂
裏昂
裏昂
當我們從米其林餐廳穿街過巷,走過令我永看不厭的羅納河,來到索恩河邊的聖若望主座教堂(Cathédrale Saint-Jean-Baptiste)時,裏昂的曆史也隨之呼啦啦地湧進了我的腦際。不像古希臘人建立馬賽隻是把它當作貿易殖民地,羅馬人建設裏昂是有著宏圖大略的。當羅馬帝國把整個高盧、不列顛和伊比利亞半島都納入麾下後,羅馬人需要考慮的是,他們若要掌控這些地方,在哪裏能夠找到一個既離帝國的心髒羅馬不遠,又可以便於到達上述這些地方的支點。這個支點就在裏昂,為什麽呢?
因為它是羅納河中上遊的地理分割點,也是羅納河和索恩河的交匯點。從羅納河可以上溯到瑞士高原,從索恩河可以向北經過第戎。更為重要的是,裏昂的位置,差不多就在羅馬、不列顛和伊比利亞半島三個方向的中心點上,這是天造地設的樞紐位置。雖然法國著名曆史學家布羅代爾在他的絕唱《法蘭西的特性》中已經明確指出了這一點,但令我好奇的是,公元前的羅馬人是怎麽知道的?難道他們那個時候就已經擁有了地圖和測繪方麵的專業知識了嗎?
裏昂
裏昂
裏昂
裏昂
我不知道。我隻知道,在羅馬帝國第一任奧古斯都屋大維統治高盧時,他在裏昂設立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國民議會,讓暴躁的,是優秀青銅匠、鐵匠、玻璃和首飾匠人的高盧人變得平和安詳,並接受了羅馬。從第二任奧古斯都開始,一個史詩級的道路工程拉開了大幕,裏昂成了多條大道的出發點。一條穿越塞文山脈,通向今天波爾多所在的阿基坦地區;一條通向萊茵河和北海,第三條通向馬賽,還有一條通向英吉利海峽。這樣,以裏昂為中心的發散性大道被勾勒了出來,到公元200年,“世界一流”的羅馬道路網已經超過了8萬公裏。憑借著這個四通八達的道路係統,羅馬用它的文明“乳汁”哺育著未開化的高盧人,高盧最終變成了羅馬帝國的“骨肉”,裏昂也因此成為了高盧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人口高達10萬多人,成了西歐的十字路口。
當羅馬帝國發生了外敵入侵、內戰及經濟崩潰的“三世紀危機”後,平定了危機的奧古斯都戴克裏先為了抵抗日耳曼人,於公元300年製定了一個新的高盧戰略圖。高盧行省被撤銷,用兩個行政區代替。因裏昂離邊境太遠,因此今天德國的特裏爾成為總指揮部,但高盧行政區裏昂第一省的首府是裏昂,裏昂第二省的首府是魯昂,而比爾吉第一省首府是特裏爾,第二省首府是蘭斯。
裏昂
裏昂
裏昂
裏昂
可以說,羅馬帝國在裏昂,甚至整個高盧都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即使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後,也是如此。天主教會承載了羅馬文化和羅馬語言,還有羅馬建造的城市、紀念式建築、道路、行政架構及經濟架構,都在裏昂和高盧的其它地區如燈塔一般,照耀這片被蠻族侵吞的土地,也潛移默化地,把它的羅馬文化浸潤到這些野蠻人的細胞裏,讓他們脫胎換骨,主導著今天的世界。
而裏昂,因羅馬帝國打下的根基,讓它在曆史的風雨潮湧中,雖有所沉寂,但總會有出頭之日。在西羅馬帝國行將朽木之時,它成了蠻族勃艮第王國的首府;當意大利文藝複興如出生的朝陽冉冉升起時,它連接意大利和西歐城市的樞紐地位再次發生作用,15世紀後期成了意大利、瑞士和德國商人的聚集地,也成了歐洲頭等集市之一。這個集市,每年四次,每次15天,不以現金交割,而是以當地發出的借據和擔保來交割,紙幣也代替了金屬貨幣,裏昂成了法國的金融中心。
裏昂
裏昂
裏昂
裏昂
憑借著意大利和法國自己的文藝複興,裏昂的印刷業、銀行業、絲綢貿易和現代工業等不斷興起,在給整個城市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同時,也帶動了它的教育和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今天,它是法國除巴黎以外最重要的教育中心,還是電影的誕生地。這樣的底蘊,讓裏昂把自己命名為“Only Lyon”。我們在逛完羅納河東岸後,穿過羅納河上的橋梁,走進了羅納河和索恩河之間的半島,此半島的絕大部分區域和索恩河西岸的老城都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從這裏開始,我們要全方位地探索獨一無二的裏昂。
這個半島是裏昂的心髒,它跟巴黎和波爾多很像,到處都是19世紀建的新古典主義建築,也到處都是商業街和豪華商店,還到處都是噴泉和廣場。在所有廣場中,最出名的是沃土廣場(Place des Terreaux)和白萊果廣場(Place Bellecour)。
沃土廣場
沃土廣場
沃土廣場
白萊果廣場
沃土廣場上最吸引人的建築是華麗的市政廳。建於17世紀的它是裏昂最大的曆史建築之一,立麵上的浮雕美輪美奐。廣場中央是建於19世紀的藝術噴泉,上麵有一名美少女駕著4匹身拉戰車的駿馬,象征著河流一路奔騰入海。這個噴泉跟那個著名的自由女神像都出自同一名設計師之手。相比於麵積不是特別大,但非常養眼的沃土廣場,法國第三大廣場的白萊果廣場就顯得寒酸得多。這裏既沒綠地和樹木,也沒任何遮掩物,隻有廣場中間路易十四的騎馬雕像在燦爛的陽光下耀武揚威。也因為廣場的“光溜溜”,白萊果廣場成為了歐洲最大的淨地廣場。
我們在半島上徜徉,穿過裏昂歌劇院和市中心的共和國商業街(Rue de la République),以及15和16世紀意大利銀行家居住的奢華區,跨國索恩河上的大橋,來到了裏昂的老城。這索恩河的河水,跟羅納河的相比,就像一個“丫鬟”,除了清澈,一點兒特色也沒有。索恩河的旁邊是內部沒什麽特色,但外部很漂亮的聖若望主座教堂。這個哥特式教堂建於12世紀,曾是裏昂最雄偉的教堂,14世紀的天文鍾每天都會準點為人們報時。
聖若望主座教堂
拔去聖若望主座教堂“最雄偉教堂”桂冠的正是俯瞰它的富維耶聖母聖殿(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ère)。這座裏昂的標誌性建築跟馬賽的聖母加德大教堂一樣,也被建在山上,此山名為富維耶上,也叫祈禱山,是裏昂的發源地。建於19世紀末的富維耶聖母聖殿融合了拜占庭和中古世紀風格,它比聖母加德大教堂晚幾年建成,由當地人出資興建獻給聖母,據說聖母在1643年的黑死病中拯救了裏昂。
教堂頂端也有一個聖母金像,隻是不像聖母加德大教堂的,這裏的聖母手中沒抱著耶穌。但它的內部卻跟聖母加德大教堂相仿,都鋪著馬賽克,也都金碧輝煌,兩側牆壁上是用金箔鑲嵌的拜占庭式馬賽克畫,分別描繪著法國和基督教的曆史。我在彩繪花窗給教堂投下的絢麗光影中,欣賞著這些精美絕倫的壁畫和內部裝飾,覺得裏昂跟馬賽一樣,都是富得流油才會建造出如此奢華的教堂,隻是馬賽靠的是貿易中轉站,而裏昂靠的是貿易、工業和金融。奧斯曼帝國時期馬賽成為香料集散地,19世紀被寫進中國高中教科書的裏昂紡織工人大罷工即是證明。
裏昂羅納河
裏昂羅納河
裏昂索恩河
裏昂祈禱山
為了這個教堂,我連來兩次。第一次是日落西山時,教堂已關閉。教堂的旁邊是電視塔,塔旁有無數台階。我好奇台階下麵是什麽,於是一個人沿著空無一人的樓梯走了下去。沒想到,這些台階有500多階。等我氣喘籲籲再爬上來時,我很後怕,萬一有什麽人攔路搶劫,那我就慘了。台階下麵什麽也沒有,隻是通往老城的一條小道。第二天白日,當我站在教堂的空曠露台上,看到裏昂新城和新城中在法國中部很難見到的幾幢摩天大樓,以及羅納河和索恩河,還有兩條河中的半島和裏昂老城時,那種登高望遠帶來的震撼讓我覺得裏昂美極了。
裏昂祈禱山教堂
裏昂祈禱山教堂
裏昂祈禱山教堂
裏昂祈禱山教堂
裏昂祈禱山教堂
裏昂祈禱山教堂
美麗的裏昂,不僅有著悠長的曆史,還是美食的天堂。很多人都說,法國當之無愧的美食之都,不是巴黎,而是裏昂。因為這裏地處家禽、葡萄酒、果蔬產地的交匯處,還有乳酪(Fromage)、玫瑰臘腸(Rosette de Lyon)和紅杏仁糖撻(Tartes aux Pralines)等當地特產,因此裏昂的美食都保留著食材的原汁原味。這裏有很多招牌菜和數量不亞於巴黎的米其林餐廳,而隱藏在老城街頭巷尾的美食廣場和小酒館更傳承著裏昂民間的美食文化。這樣的裏昂,讓法國國寶級食神盛讚到,裏昂是“總能讓人胃口大開”的城市。
我們就是被這些介紹蠱惑著,從新城到老城,一直在尋找著米其林餐廳,希望能找到像卡爾卡鬆那樣的米其林餐飲。位於祈禱山和索恩河之間的老城,跟很多中世紀的老城相同,地上鋪著石板路,巷子彎彎曲曲且窄小幽深,其旁布滿了精美的商店和餐館。我們在著名的牛街(Rue du Bœuf)找到了兩家麵對麵的米其林餐廳,可我們一直等到晚餐開始的7點,兩家餐廳也沒開門,問旁邊商店的主人,她說星期天關閉。我請她幫我在網上訂第二天晚餐的座位,她看了一下,說“滿員”。
裏昂市政廳
裏昂歌劇院
裏昂老城
裏昂老城證券交易所
我們失望地離開此地,在遊客不多的巷子裏看到一家生意很好的餐廳,於是進去吃裏昂的特色菜煙圍裙(Tablier de Sapeur)和魚腸(Quenelles)。煙圍裙是把醃漬後的牛肚滾上麵包屑慢烤,再搭配特色蘸醬,據說酥香美味;魚腸是在魚漿裏加入雞蛋、麵粉、調味料後做成一個個橄欖球狀的魚肉丸子,煮熟後配上奶油,據說好吃到不可思議。什麽叫“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在這兩個特色菜中是體會到了。它們跟圖盧茲的特色菜一樣,每一個都很難吃,特別是那個煙圍裙,我吃一口就吃不下去了。推薦這兩道菜的人到底什麽口味啊?
跟在圖盧茲一樣上當受騙的我們不甘心,第二天中午繼續尋找米其林餐廳。我們想那兩家米其林餐廳晚餐滿員,也許中午有位子,結果到了一看,它們午餐不營業。我們別提多沮喪了,先生說隨便吃點什麽吧。我不願意,還在老城的街頭巷尾找,結果就離這兩家餐廳不遠,我們又發現了兩家米其林餐廳,其中一個在酒店裏。我們進去一問,兩家星期一也都不營業,我問有沒有營業的,服務員推薦了一個Gastronomic Restaurant Christian Tetedoie。這個餐廳在祈禱山下,我們爬了無數台階才走到那裏。
裏昂老城
裏昂老城
裏昂老城
裏昂老城
我一邊走一邊想,如果這家餐廳沒位子,那我會不會餓昏過去。“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家米其林餐廳剛好有一個空位,而且視野非常好,可以眺望整個裏昂。不過,接待生看見我先生穿著短褲,告訴我們穿短褲是不可以入內的,我一聽,心涼了半截,難道又要泡湯了?接待生接著說,他們有各種尺寸的褲子,我這才一顆心放到了肚子裏,興高采烈地準備享受美餐。
米其林提供午餐和晚餐,晚餐105歐元,午餐65歐元,午餐包括兩杯紅白葡萄酒,我們晚餐和午餐一樣點一個。米其林的餐飲質量肯定不用懷疑,但跟卡爾卡鬆的米其林相比,這家比卡爾卡鬆還略貴一點兒的晚餐就遜色得多。菜品不豐富不說,主餐裏還有雞排,這是我們眼中最大的敗筆。
裏昂老城
裏昂老城
裏昂老城
裏昂老城餐飲
不管怎麽說,我們算是填飽了肚子,也知道裏昂的餐飲沒有宣傳中的那麽好。不過,漫步在裏昂幹幹淨淨的街道和小巷中,逍遙在碧水清清的羅納河和索恩河旁,遠望陽光下金光閃閃的聖母雕像,我們還是覺得被聖母光輝庇護的裏昂沒有讓我們失望。我想,我會再去裏昂,在它充滿曆史故事的角落,再去傾聽它的蕩氣回腸。夏已過,情未央。
裏昂米其林餐飲
裏昂米其林餐飲
裏昂米其林餐飲
裏昂米其林餐飲
路線
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