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暢遊法國(1)-愉快的旅行

(2022-07-18 12:57:27) 下一個

冥冥之中,我跟法國,是有緣的。大學時讀的最多的外國文學是法國的;大學畢業後出訪的第一個國家也是法國;到美國後,我給自己起的英文名字Lily(百合花)恰好跟法國的國花-香根鳶尾花(fleur de lis)有著不解之緣。

香根鳶尾花和百合花一眼看出去很相似,似乎都有六枚花瓣,因此歐洲人常把鳶尾花稱作百合花。但其實隻有百合花才有六枚花瓣,而鳶尾花隻有三枚。也許是花瓣多的緣故,百合花在我眼中要比鳶尾花美得多,也婀娜得多。不過,在古埃及,鳶尾花的地位跟百合花以及蓮花和棕櫚葉一樣,它們共同組成了“生命之樹”的圖案。可是,當基督教興起後,鳶尾花的地位就比它們三個高多了。因其有三片花瓣,所以它變作了伊甸園之花(Lily of Valley),也就是山穀百合,同時被認為是三位一體(Trinity)的象征。

巴黎楓丹白露宮

斯特拉斯堡

不知道是不是從這時起,鳶尾花和百合花就難分彼此了。相比於很少有人知道的鳶尾花,代表純潔和高貴的百合花更深入人心。有了靈性的加持,百合花在法國也有了其它花不可撼動的地位,而這不可撼動地位的由來,跟法蘭克國王的受洗有關。傳說中,羅馬帝國崩潰後,第一個舉起皈依基督教大旗的蠻族首領法蘭克王國克洛維一世在受洗典禮上,從上帝那裏得到的禮物就是金百合花。自此之後,百合花在法國除了成為聖潔的標誌以外,也代表上帝賦予國王統治子民的神聖權力,百合花飾圖案從此也變成法國王室的象征。無論是在法國的宗教、政治和王權上,還是在法國的藝術、徽章和武器上,甚至在法蘭西王國和1830年七月革命前的國旗上,都能看到百合花飾的身影。今天,前法國的殖民地區,比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省旗、蒙特利爾的市旗,美國的聖路易斯、底特律和新奧爾良等,仍然用百合花作為市旗或市徽的裝飾。

科爾馬

埃吉桑

與法國的眾多緣分,讓我總想對它一探究竟。我曾在秋季和冬季去過兩次巴黎,這兩次巴黎給我的印象完全迥異。秋天時的巴黎如天仙般美好,冬天在巴黎的遭遇曾讓我立下誓言:與巴黎永不相見。但是,當我從土耳其和荷比盧旅行歸來後,我對與這些國家曾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法國興趣陡增,下決心要深入它的腹地,與它“一醉方休”。雖然我已經用代金券買好了去意大利米蘭的機票,可幸運的是,機票是可以免費更改的。即使不能更改,我也會從米蘭一路“殺”向法國。更幸運的是,此次的法國之行,有先生相伴。從疫情爆發以來,他一直蟄伏在家中,打過疫苗後,他才有膽量出行。聖誕節的荷比盧之行,他陰差陽錯錯過,這一次無驚無險,陪我走完了31天,讓我再也不用像在土耳其和荷比盧一樣,一個人東跑西顛。因為他的相伴,我的法國之旅不僅沒有壓力,而且無比愉快。

第戎

裏昂

愉快的旅行,並不代表沒有令我心悸的小插曲,而最讓我心悸的是租車。因回程的飛機是下午的,所以我把在巴黎機場取車的時間定在了中午12點。根據我的旅行經驗,提前取車是沒有問題的。可當我們上午9點半下飛機去取車的時候,租車公司告訴我們:“沒有車,隻有中午12點才會有”。晚點兒取車不算什麽,最要命的是,這個時候我才發現我租的是電動車。我從沒在國外租過電動車,去哪裏充電,我一點兒頭緒都沒有。問租車公司能不能換車,被告知,所有車都租出去了,一輛剩餘的也沒有。我的頭立刻大了,趕緊去別的租車公司谘詢,一問不得了,現場租車,一個月3千多歐元。那時歐元和美元還沒“打成平手”呢,合成美元,差不多4千多,巨貴。先生說:“租吧,總比到處找充電樁強。”

羅納河

伊茲

我不甘心。在等待的時間裏,我問我的租車公司有沒有可能在中午12點給我換車,他說有可能。我問他百分比是多少,他說是70%。我一聽,“有門兒”,心中閃過一絲竊喜,心想,“我的運氣怎麽這樣好?” 我的運氣真的就是這麽好。等到11點,租車公司的人叫我去辦手續,我一看,租給我的車是一輛嶄新的本田混合動力車,才開了1400多公裏。在油價很貴的歐洲,開混合動力車不知道會幫我省多少油錢呢。不僅如此,我還是第一個租此車的人,連驗車的程序都免了,而且租車公司按原價租給我,我好開心。

開上這輛嶄新的車,我才知道它多“事兒”。變線必須得打轉向燈,不打方向盤就開始抖;不係安全帶車動不了;超速車內報警係統啟動;使用勻速開車係統時,車離前方車輛好遠就自動減速,等等。我就是開著這輛對我來說全新的車,從巴黎開始,北上千年古城亞眠和魯昂,然後沿著大西洋,經過二戰期間諾曼底登陸地和玫瑰海岸,深入有著“法國花園”之稱的盧瓦爾河穀,在河穀內的曆史名城南特、圖爾和奧爾良停留,再南下沿著被稱做“法國微笑”的多爾多涅河,與多爾多涅河穀深情相擁後,沉醉在以葡萄酒莊聞名天下的波爾多。

戛納

尼斯

芒通

在跟西班牙接壤的比利牛斯山內小憩後,我們挺進薰衣草的故鄉,闖入凡爾登峽穀,隨後在地中海的蔚藍海岸徜徉,經過一個個家喻戶曉的城市,還開進了富豪聚居地的摩納哥。最後北上,去拾覓古羅馬帝國在裏昂等市留下的腳印。在意大利和瑞士邊境體驗高山低穀後,繼續北上,去拜訪萊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等市,全程近7500公裏。雖然這樣的裏程數無法跟我獨自在土耳其開過的9千公裏相媲美,但因為有先生的相伴相行,這次的法國之旅是我徹徹底底、輕輕鬆鬆地暢遊。而我自己在聖誕節的荷比盧之行中,已經把法國北部的敦刻爾克“摟”進了懷中,還在法國境內一直開到比利時的布容小鎮。這樣一算,我差不多繞著法國的東南西北走了一圈,我看盡法國了嗎?

如果從看盡世界文化遺產來看,我沒有。我曾看遍了土耳其的18處世界文化遺產,但在領土麵積隻有土耳其2/3,曆史沒有土耳其悠久的法國,卻有45處世界文化遺產。一個月的時間,我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完的。不過,我也不覺得遺憾,畢竟有些世遺在我眼中並不值得我前往。它們也許就像我去過的,寄予了無限希望的曆史名城圖爾(Tour)、圖盧茲(Toulouse)和蘭斯(Reims)等一樣,最終變成了我眼中的雞肋。可是,在法國,我同樣寄予厚望的名城,比如波爾多(Bordeaux)、馬賽(Marseille)和裏昂(Lyon)等,卻讓我驚喜連連,而有些知名和不知名的小鎮,像大西洋岸的聖馬洛(Saint-Malo)、多爾多涅河穀的多姆(Domme)、世界文化遺產卡爾卡鬆(Carcassonne)和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安納西(Annecy)等,卻和那些讓我驚喜連連的城市一樣,是吸引我一去再去法國的理由。法國,因為它們,變成了我心中一場“流動的盛宴”。

馬賽

昂蒂布

卡爾卡鬆

這盛宴,離不開法國的米其林餐廳。誕生於法國本土的米其林指南,是時尚、高雅的法國的另一個佐證。我在比利時就心心念在米其林餐廳就餐,可到最後也沒實現心願,我的願望在法國終於達成了,一共吃了5家,分別在魯昂(Rouen)、翁弗勒爾(Honfleur)、卡爾卡鬆、裏昂和科爾馬(Colmar)。雖然米其林餐廳的餐飲質量一定沒的說,但我們無意間發現的卡爾卡鬆的米其林卻是會永久留在我們心中的明星。而科爾馬的米其林,因為那天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所以它也會在我們心中是不一樣的存在。

雖然這兩個米其林餐廳在我們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一個月的法國之行,於我,是暢遊;於先生,卻是受罪。一個月,我們走過了數十個城市和村鎮,這讓他覺得我的節奏實在是太快了,以至於回到美國後,他說我們所住的大學城是天下最好的地方。我也覺得很多去過的法國之地是在浪費時間,可是,如果不體驗,怎麽知道是好還是壞呢?誠如我們的人生,隻有經曆了,才知道或許我們做了不該做過的事,愛了不該愛過的人。所有這些,都是天上的大神對我們的懲罰,給我們的警醒,讓我們洗心革麵,淨化靈魂,成為大神所鍾意的人。我努力遵從大神的旨意做人做事,並不是因為奢望以後會進天堂,也不是因為懼怕會入地獄,我隻想不白活一回,就像那首歌裏唱的那樣:“不白活一回,鳳飛彩雲追,雁叫鳥相隨。活就活個雲升霞,活就活個地增輝,活就活個虎生威。”

裏程

大致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芝竹' 的評論 : 不客氣。
芝竹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分享!同時學到很多曆史地理知識!謝謝!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ilgen' 的評論 : 謝謝,你的提議不錯。
Gilgen 回複 悄悄話 很讚。我覺得在法國乘高鐵混合自駕更舒服些。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世界在我心中' 的評論 : 差不多吧,謝謝。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遊遍法國了,分享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