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跟在這塊土地上誕生出的拜占庭和奧斯曼兩大帝國一樣,不多不少,也剛好是一對。其中一個是棉花堡,另外一個是格雷梅國家公園(Goreme National Park)。如果說棉花堡因為一層一層如雪白棉花般的石灰岩層和岩層頂部的古羅馬城市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而進入雙遺產的大家庭,那屬於卡帕多西亞一部分的格雷梅國家公園則憑借火山噴發後的獨特地貌和岩洞裏留存的基督教文化而走到雙遺產的大觀園裏。上蒼的慷慨饋贈讓這兩處雙遺產都呈現出令人炫目的自然美景,但文化背景卻不相同。希拉波利斯信奉的是多神教,曾在地麵上為各大神建有聖殿,可這些聖殿卻在曆史的更迭中灰飛煙滅,隻留下斷壁殘垣。而格雷梅國家公園內,信奉一神教的很多教堂則因為建在岩壁中而幸存。其內的壁畫雖略顯斑駁,但色彩依舊鮮豔。這虔誠與莊嚴的光景和氛圍,讓我不禁想起《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一句話:“有些鳥注定是關不住的。”
格雷梅國家公園
格雷梅國家公園
格雷梅國家公園
格雷梅國家公園
我沒有基督徒那樣忠貞的信仰,但對世界的好奇,也讓我成為一隻“關不住的鳥”。不管有沒有疫情,不管有沒有人陪伴,我都不會停下我探尋世界的腳步,因為我堅信,“有一樣能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那就是希望。” 我滿懷著對大千世界的憧憬,在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一路奔襲,去領略格雷梅國家公園壯觀的火山岩群和古老的岩穴教堂的風貌,這是我在土耳其看到的第11處世界遺產。如果我想以上帝的視角來欣賞最像月球表麵的特殊景觀,一定要鳥瞰,烏奇薩西爾城堡(Uchisar Castle)就是一個絕佳之地。
像一個圓柱形大塔的烏奇薩西爾城堡本身就是奇特的巨型藝術品。它建在一個60米多高的巨岩上,是格雷梅的製高點,也是格雷梅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岩石內部有數不清的,錯綜複雜的洞穴房間,曾經有一千人居住在這裏。雖然名為“第三個堡壘”的它意思是卡帕多西亞的第三個城堡,但它卻比其它兩個城堡都險峻,附近人口也更密集。在拜占廷帝國時期,當波斯人和阿拉伯入侵時,居住在洞裏的人會用旋轉的磨石門封住洞口,把城堡變成鐵板一塊。今天我要花20裏拉,穿過洞穴房間和樓梯才能爬上岩頂,岩頂上有拜占庭帝國時期的長方形凹槽墓坑,但墳墓已被洗劫一空。站在城堡的最高處,格雷梅國家公園鬼斧神工的傑作在眼前漫開。
烏奇薩西爾城堡
烏奇薩西爾城堡
烏奇薩西爾城堡
烏奇薩西爾城堡
烏奇薩西爾城堡
遠處的埃爾吉亞斯火山(Mount Erciyes)是這幅傑作的背景。它前方高低不平的裸露大地上,布滿了奇形怪狀的石筍及蜂窩狀斷岩和岩洞,那景象比雲南的石林還令我震撼,難怪格雷梅國家公園被稱作奇山區並成為《星際大戰》的拍攝地。那麽,這片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是怎麽形成的呢?
數百萬年前,城堡周圍的火山爆發,噴出的岩漿和岩灰冷卻凝固後形成了厚厚的凝灰岩。這些凝灰岩在陽光的暴曬和風霜雨雪的侵蝕下,鬆軟的部分被剝蝕,在地上形成了峽澗溝壑,在地下形成了暗流岩洞,但堅實的部分卻殘留到空曠的大地上,在歲月的雕刻下,最終形成了千奇百怪的石筍和石柱,它們被叫做“妖精的煙囪”。因“妖精的煙囪”所含礦物成分不同,經氧化後的它們還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不同顏色的“妖精的煙囪”,很多已被摳空,變成了可以住人的石窟,遠看就像蜂窩一樣,這些都讓格雷梅國家公園與眾不同。誰能想到,大自然一瞬間的“怒發衝冠”,竟造就了之後的人間奇景呢?
烏奇薩西爾城堡上
烏奇薩西爾城堡上
烏奇薩西爾城堡上
烏奇薩西爾城堡上
烏奇薩西爾城堡上
烏奇薩西爾城堡上
我讓自己在城堡上旋轉360度,這樣我可以全方位看清格雷梅國家公園的全貌。我的眼前除了是密密麻麻的“煙囪”以外,還有一個不大的小鎮,小鎮上的坐標是直衝雲霄的清真寺塔尖,格雷梅國家公園中的玫瑰穀(Rose Valley)和鴿子穀(Pigeon Valley)也不偏不倚走進了我的視線。據說,城堡建有通往穀底的隧道,至於出口在哪裏,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想俯瞰格雷梅國家公園,還可以去格雷梅小鎮建於高處的洞穴酒店頂層的露台餐廳。我在土耳其的一個多月,都沒有聽從網友的建議,但在格雷梅小鎮,我遵從網友的提示,跑到當地最有名的洞穴酒店之一的餐廳吃午飯。網友說,這家名為Seten Anatolian Cuisine的餐廳是格雷梅最有名的。當我坐在餐廳裏,眼前依然是格雷梅國家公園縱橫的溝壑和林立的怪石,背景依然是埃爾吉亞斯火山,隻是多了近處的格雷梅小鎮。望著不可多得的美景,我胃口大開,點了平生一個人吃得最多的餐飲。本來我隻想點格雷梅的名菜原盅炆牛腩(Comlek Kebabi)和焗米布丁(Firinsutlac)及新榨的橙汁,可我看鄰桌點的雞肉沙拉賣相很好,於是也點了一個。這個做得很好吃的沙拉量非常大,我吃完就差不多飽了,可我還是把牛腩和布丁都吃了下去,最後還點了一個冰淇淋,吃得我肚子都要爆炸了。點這麽多才210裏拉,差不多25美元,這是我在土耳其第二次吃到極其合我胃口的高檔餐飲,第一次是在阿拉尼亞(Alanya)的城堡餐廳。
格雷梅國家公園
格雷梅國家公園
洞穴餐廳上
洞穴餐廳的餐飲
洞穴酒店
當然,若想全方位地鳥瞰格雷梅,必須要坐熱氣球。我在埃及的盧克索坐過熱氣球,在格雷梅是第二次。不同的是,同為一個小時的熱氣球之旅,盧克索的是55美元,而格雷梅的是60美元,這還是疫情期間的價格,平時都在100歐元以上。雖然格雷梅熱氣球的價格不菲,但天上漂浮的熱氣球卻比盧克索的多得多。最不同的是,盧克索的熱氣球永遠在高處飛,地麵的景點都像蝌蚪一樣,而格雷梅的熱氣球在高空中飛過一段後,會降低高度,甚至掠過不高的樹梢,在山穀中時離地麵連一米都不到。這既可俯瞰又可平視格雷梅國家公園的熱氣球之旅,讓我把這個“外星球大地”看得“體無完膚”,看過之後我才知道,它比我預想的還要震撼。
為了這震撼,我是需要犧牲睡眠的。酒店告訴我熱氣球公司4點來接我,結果我等到4點40公司的車才來,這讓我很氣惱。不過,我已經很幸運了,在格雷梅飛熱氣球是要靠運氣的,隻有天氣好,風速正合適時才可以飛。當熱氣球緩緩升空的時候,我的氣惱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此時,圓圓的月亮還高掛在天上,七彩的晨光正把天幕潑出明亮的顏色,朝陽如新生的嬰兒般呼之欲出,天與地都充滿了勃勃生機。在這勃勃生機中,近200個花花綠綠的熱氣球在空中迎風飛舞,遠去的熱氣球頂部的火光在若明若暗的天邊像星星一樣閃閃發亮,點綴著凡塵未醒的夏夢。我望著滿天色彩斑斕的熱氣球,一種浪漫之情油然而生。是誰說過,“隻有見過格雷梅漫天飛舞的彩色星球群,才知道什麽是浪漫的盡頭”呢?
熱氣球上
熱氣球上
熱氣球上
熱氣球上
熱氣球上
而此刻我的腳下,是卡帕多西亞寸草不生的山脈、千瘡百孔的扭曲石峰和石崖及詭異嶙峋的石柱和石筍。那一瞬,我仿佛真的在掠過月球的表麵。熱氣球持續攀升至千米,那些被千年風雨侵蝕過的山脊變成了恐龍的骨架,“骨架”的中間是不同的山穀,山穀裏是一眼望不盡的石柱,千石嶙峋,萬岩崢嶸。熱氣球徐徐下降,從玫瑰穀、鴿子穀、愛情穀(Love Valley)和紅穀(Red Valley),還有格雷梅露天博物館(Goreme Open Air Museum)中間穿過,我就像是穿過了光怪陸離的魔界。
隨著太陽的破雲而出,我從魔界回到了人間。熱氣球在格雷梅小鎮上方低飛,荒涼的喀斯特地貌被溫暖的繁華所替代。飛過格雷梅小鎮,竟然是綠色的田野,原來格雷梅國家公園也有“煙火味”。這色調的轉換跟盧克索很像,公路的一半是沙漠,而另一邊是沃野。
熱氣球上
熱氣球上
熱氣球上
熱氣球上的船長
熱氣球慶功
當我在地麵上舉起香檳酒一飲而盡的時候,我對格雷梅國家公園全景式鳥瞰也接近了尾聲。可是,如果我想親手觸摸魔幻的格雷梅國家公園並感受其背後的人文情懷,還得靠我的車輪和雙腳。
格雷梅小鎮(Goreme Town)是格雷梅國家公園最富有人間煙火氣的地方,因此也是旅行者的大本營。 位於“童話般煙囪”岩層中,被奇山和異峰環繞的小鎮,是卡帕多西亞曆史最悠久的小鎮之一。雖然不知道格雷梅小鎮什麽時候開始有人居住,但眾所周知的是它在赫梯時代就是一個定居點,而且許多個世紀以來,它都是敵對帝國之間的中心,後來成為基督徒的家園。如今這個人口隻有2千人的小鎮上都是坡度很陡的羊腸小道,羊腸小道旁是很多非常有特色的洞穴酒店,這些洞穴酒店是格雷梅除了熱氣球以外的第二張名片。入夜的時候,小鎮從白日的喧嘩回歸寧靜,隻有山坡上洞穴酒店的燈火,無語地裝飾著深藍色的夜空。當太陽高照時,小鎮街道兩旁的各式工藝品小店和每戶人家種的各式玫瑰成了小鎮別致的風景線,我在這別致的風景線中還找到了一家韓國餐館和一家中國餐館。
格雷梅小鎮
格雷梅小鎮
格雷梅小鎮
格雷梅小鎮
從小鎮出發,可以步行去格雷梅國家公園的很多景點,最著名的是格雷梅露天博物館(Goreme Open Air Museum)。雖然這個露天博物館離我的酒店隻有1公裏多一點,但我不想在烈日下暴走,於是開車去了。博物館位於陡峭的山穀之中,停車場在山穀後下方。在進入正門前,我特意跑到山穀後方探秘,結果是除了嶙峋的山岩和灌木叢,我什麽也沒看到。走到大名鼎鼎的博物館門口,售票處居然沒有排隊,這讓我很意外。露天博物館有中文語音解說,連門票一起,一共150裏拉,不到20美元。進入博物館後,不用多想,我都知道,周遭都是卡帕多西亞獨特的怪石,尖頭的、圓頭的、蘑菇頭的、波浪頭的,應有盡有,但這些奇石並不是這裏的重點,重點是跟厄赫拉熱峽穀一樣的石窟教堂和石窟教堂內精美絕倫的壁畫。可惜,越是擁有精美壁畫的教堂越不讓拍照。
這些石窟教堂大多數建於結束了羅馬帝國三世紀危機並創立了四帝共治的戴克裏先執政後期。在他主動退休的前兩年,羅馬帝國內開展了最後一次,但也是最大一次對基督徒的迫害活動。為了躲避羅馬皇帝的宗教迫害,有的基督徒來到這裏,鑿岩窟,修教堂,開始了一整天隻吃一頓飯的苦行生活。他們用兩種方式在教堂和修道院中作畫,一種直接在岩石表麵作畫,另一種是把甘草屑和硬石灰製成的膏體塗抹在岩壁上,使牆麵更光滑平整,在膏體潮濕的時候,把調好的顏料塗其上,然後在上麵創作大量以聖經為主的濕壁畫。之後在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時期,來到這裏的受迫害的基督徒也秉承了這種作畫方式。不過,這種作畫方式並不是基督徒們的原創。古埃及法老的墓室裏,特別是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最愛的皇後-奈菲爾塔利墓室裏的壁畫就是用的這種作畫方式。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因為去過厄赫拉熱峽穀的石窟教堂,因而我並未對這裏的壁畫有過多的期盼,但對《聖經》不是很了解的我,還是借助著中文解說,把壁畫中的故事情節了解個底兒透。跟分布在溪流兩側的厄赫拉熱峽穀的石窟教堂不同,格雷梅的石窟教堂差不多呈環形排列。入口右側的石窟建築是著名的修女修道院(Kizlar Monastery),此修道院有六、七層,各層之間有通道相連,有餐廳、廚房、房間和兩個小教堂。這個修道院的特殊之處在於主壁龕極其罕見,不同於格雷梅的其它教堂。除了刻在岩石上的耶穌畫像外,這裏的紅橡木裝飾也引人注目。
緊鄰修女修道院的是聖巴茲爾教堂(St. Basil Chapel)。聖巴茲爾是拜占庭帝國時期卡帕多西亞的主教,他支持《尼西亞信經》,是著名的神學家,恢複社區祈禱正是他做的重要改革。這座建於拜占庭帝國馬其頓王朝末期的教堂進門處即是墳墓和墓穴壁龕,埋葬著為教堂做貢獻的建造者及其親屬。在壁龕裏,手持聖經的耶穌居然位於右側,而不是中間,這種布局很稀奇,聖經的銘文上寫著“我是世界之光”。
聖巴茲爾教堂
聖巴茲爾教堂
聖巴茲爾教堂
聖巴茲爾教堂
聖巴茲爾教堂
露天博物館內很有名的的蘋果教堂(Elmal Kilise)和最受歡迎的聖芭芭拉教堂(St. Barbara Church)都在聖巴茲爾教堂前方。得名於壁畫中某人手持蘋果的蘋果教堂不讓拍照,但聖芭芭拉教堂可以。這三個教堂的牆壁都被塗成了紅色,但蘋果教堂的建造時間比聖巴茲爾教堂晚一些,內部裝飾著精美的十字架和幾何圖案,牆壁上15處耶穌生平畫像描述了耶穌的生平。其中一個故事是這樣的:當耶穌在約旦河讓聖約翰給他洗禮時,河裏的魔鬼正用棍子把水攪渾,但這無濟於事。洗禮後,天堂的大門打開了,聖靈如鴿子般降臨,落在耶穌身上。上帝說:“我心愛的兒子,我很高興跟你在一起。”
用羅馬帝國時期的基督教聖人和殉道者芭芭拉命名的聖芭芭拉教堂,其建築風格與紅色圖案完美融合,抽象形狀和十字架的誇張使用及豐富多樣的宗教符號都饒有風趣。穹頂使用了11世紀典型的建築樣式,即兩根石柱和十字形平麵布局。牆壁上描繪了騎著白馬的聖喬治和騎著紅馬的聖西奧多與蛇搏鬥及聖芭芭拉飛往埃及的的場景。
聖芭芭拉教堂
聖芭芭拉教堂
聖芭芭拉教堂
聖芭芭拉教堂
聖芭芭拉教堂
在露天博物館裏,也有一個蛇教堂(Yilanli Church)。隻不過,聖喬治和聖西奧多與蛇爭鬥是這裏壁畫的主題,君士坦丁大帝跟他母親也出現在了畫像中,跟厄赫拉熱峽穀蛇教堂裏的完全不一樣。基督教堂(Pantakarator Church)跟蛇教堂相連,門口有很多埋葬著兒童和成人的墓穴。造物者和救世主基督位於教堂中心,他一手拿著聖經,一手做著祝福世人的手勢。
因為沒有壁畫而得名的無名教堂(Nameless Chapel)通過長長的餐廳、儲藏室和食品室與基督教堂遙遙相望。這裏的岩石上繪製著紅橡木樹和馬耳他十字架圖案,拱頂變成了筒形。一個包括黑暗教堂(Dark Church)、聖凱瑟琳教堂(St. Catherine Chapel)和拖鞋教堂(Carikli Church)在內的修道院在其前方。因沒有窗戶、光線昏暗而得名的黑暗教堂拱頂也是筒形,壁龕上也有馬耳他十字架,還有“我是世界之光,跟隨我的人將遠離黑暗”的銘文。裏麵用17幅最精美的壁畫描繪了耶穌的一生,有一幅描述著耶穌誕生。在裝飾著寶石的搖籃裏,一頭母牛和一頭驢正用呼吸溫暖著搖籃。在離開教堂前,人們會受到耶穌“願你平安”的祝福。跟聖芭芭拉一樣,聖凱瑟琳也是基督教的聖人和殉道者,因她畫像而得名的聖凱瑟琳教堂也有君士坦丁大帝和他母親的畫像。而拖鞋教堂因耶穌升天的壁畫下方有深深的腳印而得名,教堂裏也描繪了耶穌從童年到受難的12個場景。最後一個離出口很近托卡利教堂(Kokali Church)筒形拱頂壁龕上同樣繪製了耶穌的生活,卻采用了青金石,還描繪了耶穌遺體被移走的故事。
蛇教堂
蛇教堂
蛇教堂
蛇教堂
黑暗教堂
走出格雷梅露天博物館,我的眼裏都是耶穌畫像,腦中都是《聖經》故事。在耶穌畫像和《聖經》故事的陪伴下,我驅車去一覽上帝用妙筆繪出的人間奇景和在這奇景中人們用妙手搭建起來的小城。於爾居普(Urgup)是格雷梅小鎮東邊的一座小鎮,同樣被奇石環繞,同樣布滿洞穴酒店和石窟教堂,但我隻在小鎮的製高點,希望山頂(Temenni Tepesi)的觀景平台上,靜靜一個人把小鎮的風光印在眼底,然後向阿瓦諾斯(Avanos)小鎮駛去。這個小鎮以陶器而聞名,一條紅河穿過小鎮。小鎮靜悄悄的,沿河的綠化帶修得很漂亮,河裏有鴨媽媽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在恬淡地遊來遊去。離開了喧鬧的格雷梅小鎮,附近小鎮都像悠揚的小夜曲。
我從“小夜曲”中走出,來到依山而建的大鴿房教堂(Cavusin Church),這裏是聖約翰受洗之地,也是卡帕多西亞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可是它關閉了。不過,從這裏可以徒步走向紅穀。我在炎炎酷日下是不可能徒步的,但我可以開車去。位於格雷梅國家公園中部的紅穀以紅色凝灰岩和遍布山穀的仙人煙囪(Fairy Chimneys)聞名,這仙人煙囪是形態各異,“頭”上還帶著各式“帽子”的石柱。因為夢幻般的深紅色和各異的仙人煙囪,紅穀成為卡帕多西亞最美的山穀,但整個卡帕多西亞地區最美、最高、最可愛的仙人煙囪卻在離之不遠的帕夏貝(Pasabag),這裏的仙人煙囪全是多頭式和尖帽式的,非常特別,而高聳入天的仙人煙囪下就是教堂。
於爾居普
阿瓦諾斯
阿瓦諾斯
大鴿房教堂
帕夏貝的仙人煙囪
格雷梅國家公園有很多山穀,而且山穀裏都藏著石窟教堂,紅穀是一個,愛情穀是一個,玫瑰穀是另一個。我對有著美好名字的愛情穀很好奇,走進一看,傻眼了。這裏一個個帶著“帽子”的石柱怎麽看都像男人的生殖器,這上帝的傑作也太詭異了吧。我沒有在這裏多停留,而是去了名字更好聽的玫瑰穀。因為這個好聽的名字,我到格雷梅小鎮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酷暑中徒步去了這裏,幻想這裏有溪水潺潺,玫瑰盛開,可除了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就是沙灘車(All Terrain Vehicle)卷起的滿天塵沙,那塵沙,讓我恍惚間又回到了埃及。我不甘心,第二天開車又來到玫瑰穀的最高點看日落,因為玫瑰穀正是因為山石在夕陽照射下呈現出玫瑰般的紅色而得名的,因此這裏是卡帕多西亞看最美日落的地方之一。雖然遠山在彩霞滿天裏日漸朦朧,山穀在夕陽西下中日漸安靜,怪石在落日餘暉裏日漸沉睡,但我的心中仍然懷抱著綻放的玫瑰。這玫瑰,獻給在悠長命運晨昏中百折不撓追隨上帝的信使。是他們從遠光中走來 ,一身晴朗,讓光陰的長廊異常明亮。
紅穀
紅穀
愛情穀
愛情穀
玫瑰穀
玫瑰穀
玫瑰穀
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