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05)
2020 (51)
2022 (81)
有的時候,我們很好奇。如果沒有大化改新和白江口之戰,日本會不會在“石器時代”中踟躕不前;如果沒有西方的堅船利炮和明治維新,日本會不會因為沒有唐朝的引領而繼續在自己的小打小鬧中“摸著石頭過河”。可是曆史,永遠不可能有“如果”,就像人生,永遠不可能從頭來過。
沒有大化改新,就沒有日本的封建社會;沒有明治維新,就沒有日本的現代社會。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迅速崛起,開足馬力,“脫亞入歐”,從一個又小又窮且資源貧乏的偏僻島國,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實現社會、經濟、軍事多方麵的脫胎換骨,並用這種“脫胎換骨”擊敗昔日世界最強的兩大帝國:大清帝國和沙皇俄國。之後,又“吃了熊心豹子膽”,跟今天的世界最強國,美國過招,一絕天下。
明治神宮
明治維新給日本帶來的活力和劃時代影響,用什麽樣的讚譽之詞都不過分。而這一世界史上的奇跡,都跟“明治”這個年號,跟“明治天皇”這個明治維新運動的總後台緊密聯係在一起。雖然天皇在日本曆史上常常被各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從明治維新起,對半人半神天皇的神化和崇拜卻是日本民族凝聚力的基礎,是全日本精神力量的源泉。明治天皇的千秋功過,在他百年之後,自有後人評說。東京的明治神宮(Meiji-jingū),就是日本人對他最好的注解。
坐落於森林之中的明治神宮,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宮殿,而是供奉明治天皇的靈位之地。清晨的東京,無雲的天空上太陽已經火辣辣,曬得我們睜不開眼,配上上班的人流,我們感覺氣兒都透不過來。可是,走入明治神宮的林蔭大道,世界仿佛變了模樣。因時辰尚早,整個占地麵積跟故宮差不多的神宮異常幽靜,鬱鬱蔥蔥的10萬餘株高大樹木在鳥語花香的清晨裏散發著滿滿的負氧離子味道。微風輕拂,暑氣在不知不覺中消散,我們不禁心曠神怡。
明治神宮的大鳥居
明治神宮的大鳥居
在熱鬧喧囂、寸土寸金的東京,卻還有這樣一處世外桃源,可見明治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據說,這個日本神道教的重要神社每年有1000多萬人來參拜,多年保持日本人參拜神社的最高紀錄,單單新年的前三天就有300多萬人參拜,因為東京人相信,在這幾天參拜明治神宮,會帶來好運。
如果想參拜神宮,必先經過神社的象征-大鳥居。在日本,鳥居的多少和大小決定了神社的規模和地位。明治神宮的大鳥居是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由台灣1500多年樹齡的木頭所製。明治神宮在日本的地位,一望便知。
當我們一腳踏入鳥居,就進入了神的世界,因為“鳥居”是神界和人間的門檻。我們沿著神仙走的鳥居中門進入,不是有意冒犯,是不知。踩在神道教中能清淨除邪的鵝卵石上,自身的雜念會被清除幹淨嗎?會還原神社純淨又靜謐的美好嗎?恐怕隻有時間才是清除一切愛恨情仇的最好良藥。
日本清酒酒桶
法國葡萄酒酒桶
在鵝卵石的盡頭,兩旁各有一列酒桶。右側是全國各地酒廠供奉的日本清酒酒桶,而左側是明治天皇積極推進西洋文化,由法國古老葡萄酒產區勃艮第的各個產酒公司供奉來的葡萄酒酒桶。在葡萄酒酒桶的旁邊,是收現金500日元的神宮禦苑。這個在江戶時代是加藤家和井伊家大名庭園的禦苑雖然有點兒江南園林的味道,但規模和韻味並不能和江南園林相媲美,也無法跟歐洲眾多的法式園林一決高下,更不能跟西班牙具有濃鬱穆斯林特色的阿爾罕布拉宮園林相角逐。
神宮禦苑
神宮禦苑
如果明治神宮代表的神道教在明治維新後成為日本的國教,那明治維新前由唐朝傳入的佛教則是日本宗教界的正統。如果建造百年的明治神宮還不能完全代表東京的古韻,那東京第一景點,最古老佛教寺廟-淺草寺(Sensō-ji)1000多年的曆史絕對可以讓東京的古韻之水涓涓流淌。
淺草寺
淺草寺
來源於藏語音譯,意指觀音居住之地的淺草,是東京的發源地,也是東京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相傳兩個漁民下海捕魚,撈起了一座很小的金觀音像,於是修建了淺草寺,供奉觀音。江戶初期的德川家康重建了淺草寺,使其成為德川幕府的朝拜場所,也成為附近江戶市民的遊樂場所。
我們從商業街一出來,就被淺草寺那一抹刺眼的紅閃亮了眼。那紅,伴著正午的陽光和熙熙攘攘的人流,讓我們頭暈,也讓我們覺得熱氣難耐,連門口為祈禱風調雨順和五穀豐登而供拜的風神和雷神也讓我們覺得猙獰。從雷門前重達百公斤的紅色大燈籠下穿過,我們才發現,東京這個香火鼎盛的淺草寺,無論在規模,還是在氣勢上,在廟宇“橫生”的中國都是提不起來的阿鬥。西南角的日本第二高佛塔,當地居民的心靈支柱-五重塔因火燒後用近代技術改建而早已失去了曆史價值。如果此塔不是因為那抹在陽光下刺眼的紅,我們或許都沒有多看它一眼的興趣。
雖然淺草寺的內部太“小兒科”,可是,這裏卻是整個東京,甚至日本比較靈驗的寺廟之一。寺廟內100日元的自動抽簽讓眾多中國遊客心心念。據說某人抽了一個下下簽,很傷心,又抽一個,還是下下簽,真的很靈驗嗎?不過,寺廟自有寬慰遊人的辦法。如果把抽到的下下簽掛在寺廟指定之地,黴運就會隨之而去。其實,心魔,才是折磨自己的無敵殺手。
淺草寺
淺草寺的五重塔
在東京這個德川幕府的大本營,還有一處由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主導的建築,那就是皇居(Tokyo Imperial Palace)。這個日本天皇及家眷居住的宮殿,有點兒像縮小版的故宮,迷你而低調,但絕不能跟故宮相提並論。黃昏時被護城河環繞的皇居周圍,遊客早已散去,清靜而怡人。坐在皇居外苑的陰涼下,眼前視野一片開闊,綠油油的草坪和每一個枝頭都有鬆葉托盤的鬆樹一直鋪展到現代化的東京。回頭望,日本天皇曾發表投降書的皇居二重橋在逆光下顯得有些肅穆,卻不失優雅。這滿眼的綠和那很有曆史味道的橋及周遭的靜謐,在繁華喧囂的東京是那樣別具一格。
東京,因為明治神宮,因為淺草寺,因為皇居的點綴,明豔的它有了一絲溫婉和嬌羞。在夕陽即將西下的黃昏,我們就在皇居,這個幽靜之處,用一顆纖塵不染的心,期盼著可以開滿桃花的幸福園,任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任安然的歲月留在心間。
皇居外的護城河
皇居的二重橋
皇居前
淺草的本堂(観音堂)和五重塔在2戦中被炸毀、原先這両者皆評為日本國寶。現在的両者是戦後重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