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馬最著名的帝國大道兩旁,鬥獸場、古羅馬市場、圖拉真廣場,個個“體無完膚”。離這些滿目瘡痍的遺跡不遠的君士坦丁大帝凱旋門和萬神殿,雖不至於“遍體鱗傷”,也是“傷痕累累”。看著早已麵目全非的古羅馬帝國痕跡,我們心中那種憤懣,那種抑鬱無以言表。想呐喊,卻無處呐喊;想傾訴,卻無處傾訴。可是,當我們看見圖拉真廣場旁邊,由純白大理石建造的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zia)時,我們忽然像從黑夜走進了白晝。那跟比薩奇跡廣場建築群一樣的純白顏色,配著藍天白雲,讓我們不自覺心似花開。
為慶祝1870年意大利統一而建造的威尼斯廣場,當然比那些“老掉牙”的古跡新得多,也養眼得多。如果從廣場的定義來說,這座位於五條大街交匯點、車水馬龍的廣場嚴格意義上說並不能稱之為廣場;如果從內涵上來說,它並不能與在我們心中刻下烙印的西班牙塞維利亞廣場和意大利錫耶納的田野廣場相媲美,但是,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在老舊、破敗、沉重的千年遺跡中,這座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完整和新穎,輕盈和清爽一下子就讓它在羅馬市中心的建築中鶴立雞群,是你想躲避,也無法躲避的怡人風景。
威尼斯廣場
威尼斯廣場
威尼斯廣場
因外觀形狀酷似蛋糕而被戲稱為“結婚蛋糕”的威尼斯廣場與其說是廣場,還不如說是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自羅馬帝國崩潰後,意大利就飽受摧殘,頻燃戰火,法國、德國、西班牙、奧地利、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輪番在意大利的國土上“你方唱罷我登場”。是埃曼紐爾二世,讓四分五裂的意大利重回一個大家庭的懷抱。因為卓越的功勳,他被意大利人尊稱為“祖國之父“。此紀念堂,又稱國家祭壇,就是獻給他的讚歌。
他的青銅騎馬雕像,矗立在廣場的正中。在高大的基座上,被眾多浮雕捧出的埃曼紐爾二世雕像騎在高高的戰馬上,目視前方,似在為統一的意大利規劃藍圖,而左右兩旁的意大利國旗似在為他保駕護航。國旗的下方,各有一組噴泉,分列在長長的台階兩端。一個象征位於意大利西部的第勒尼安海,另一個象征意大利東部的亞得裏亞海。噴泉的下方,是兩座巨大的青銅雕像,分別代表“熱愛祖國的勝利”和“勞動的勝利”。這寓意深刻的噴泉和雕塑,這左右對稱的設計,不僅讓國家祭壇有了“高大上”之感,也讓它更美觀,更養眼。
威尼斯廣場
威尼斯廣場
威尼斯廣場
維多利亞女神雕像
讓它更養眼的還有埃曼紐爾二世雕像後的16根圓柱形成的弧形立麵,這些弧形圓柱讓整個紀念堂顯得秀氣,精致。而紀念堂左右頂端,駕著兩尊雙輪戰車的維多利亞女神雕像又讓紀念堂顯得大氣、磅礴。這“一張一弛”的設計不但是送給埃曼紐爾二世的讚歌,也是對埋葬在這裏的無名戰士的頌歌。
因為埃曼紐爾二世,因為這些無名戰士,威尼斯廣場成了外國首腦到意訪問時敬獻花圈之地,也成為意大利每逢國慶時舉行隆重紀念儀式之地。雖然紀念堂的內部乏陳可言,但登上它的頂端,站在女神雕像旁,開闊的視野讓心中因參觀斷壁殘垣而帶來的愁緒一掃而空,我們盡情欣賞近在咫尺的羅馬城全貌。
威尼斯廣場上的羅馬
威尼斯廣場上的羅馬
威尼斯廣場上的羅馬
威尼斯廣場上的羅馬
正前方是現代羅馬城的全景,後方則是古羅馬遺址和鬥獸場,圖拉真廣場就在身旁,清晰可見。這些偉大帝國的遺跡,因為距離,讓我們沒有了沮喪之感。看著它們,我們隻有感歎,在長長曆史的寂寞永夜裏,古羅馬的文明,是無垠深海上空最亮的星。
紀念堂旁的紅色建築,是威尼斯宮。因威尼斯廣場曾是威尼斯共和國的大使館,所以廣場和宮殿皆以“威尼斯”來命名。這裏曾是墨索裏尼的辦公室,他曾在這裏發表了著名的“陽台演說”,宣布德國和意大利向美國宣戰。
威尼斯廣場
天壇聖母堂
貼在紀念堂後身的,則是修在高高大理石台階上的天壇聖母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in Ara coeli)。雖然羅馬的所有教堂在聖彼得大教堂的耀眼光環下全部黯然失色,但站在建於奧古斯都大帝時期的天壇聖母堂前,仍有一種登高遠眺之感,破敗的古跡不在視野裏,更讓我們心情舒暢。
如果說,因平凡的外表和存有一尊木製嬰兒耶穌像還不能讓天壇聖母堂與威尼斯廣場一起與相鄰的千年古跡爭輝,那出自米開朗琪羅大師手筆的卡比托利歐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又稱市政府廣場,絕對可以跟威尼斯廣場一起與磅礴的古羅馬斷壁殘垣爭奇鬥豔。這些殘敗的和新穎的建築物一起,組成了羅馬市中心不可或缺的,讓我們亦喜亦悲的極致風景。
卡比托利歐廣場
建於16世紀的廣場建在階梯之上,這個階梯是米開朗基羅在接受廣場設計時重新建造的。大師的筆觸,還伸展到廣場的所有細節,包括略呈梯形的布局和地麵的設計以及各個宮殿正麵的翻新。正對廣場階梯的巴洛克建築是舊時的元老院,如今是羅馬市政廳,兩側是新宮和保守宮,如今是博物館,其中一個於1471年落成的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美術館。廣場中央是幻想柏拉圖式理想之國,寫出《沉思錄》的古羅馬帝國五賢弟之一的馬科斯·奧裏歐斯(Marcus Aurelius)皇帝的騎馬銅像,大師為它設計了基座。這座莊重、渾厚的雕像,不僅是現存唯一的紀念碑性質的帝王騎馬像,而且是後世騎馬雕塑作品的範本。
元老院樓梯下的小噴泉中心,矗立著羅馬神話中智慧之神雕像,女神兩側的台伯河之神和人麵獅身雕像分別代表流經羅馬的意大利第三大河-台伯河和世界最長的尼羅河。雕像的前邊則是著名的廣場,大師為廣場的地麵設計出以五星光芒為中心延伸出來的幾何圖形。這幾何圖形的地麵,如同一朵綻放的花朵,簡單而協調,讓廣場兩側的宮殿看上去呈現出對稱的局麵。而廣場的入口兩旁,則是大名鼎鼎的雙子星座的雙神雕像。他們沒穿衣服,牽著馬,高大,逼真,形成廣場最壯觀的場景。雙神雕像下,是從威尼斯廣場平地蜿蜒而上,由大師設計的台階和欄杆,這些台階因為墨索裏尼當年在此發表演說而被稱為“墨索裏尼台階”。
奧裏歐斯雕像
雙神雕像
雖然年邁的米開朗基羅沒能看到整個廣場的竣工就撒手人寰,但他用他的天才,將卡比托利歐廣場和周邊的建築點化成一件藝術珍品,使其呈現出一種幾何之美和高低錯落的空間感,也讓廣場和威尼斯廣場一起,在羅馬市中心,成為與千年古跡交相輝映的靚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