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北歐的屌絲:芬蘭(4)-波羅的海的咽喉

(2018-11-22 18:17:02) 下一個

當晨光撒向波羅的海的海麵,從斯德哥爾摩到赫爾辛基的郵輪恰好經過剛剛蘇醒的芬蘭堡(Suomenlinna)。此時正準備梳理晨妝的芬蘭堡披著一身金光,分外妖嬈。它就那樣嫋嫋婷婷地站在那裏,靜靜等著我們,走進它的世界,去評說它曾有的滄桑。

芬蘭堡

這個被稱為北歐直布羅陀的芬蘭堡,離赫爾辛基隻有15分鍾的船程。它扼製著從波羅的海的芬蘭灣進入赫爾辛基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而常常是曾統治過芬蘭的瑞典和沙俄軍事角力之處,島上保存的城堡、古炮台、兵營和倉庫是兩國在此部署海防軍事的縮影。199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芬蘭堡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海防軍事要塞之一,被公認為是一座建築藝術的殿堂。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融入在每一棟建築物中,它的軍事建築群濃縮了整個芬蘭的建築曆史,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海上軍事遺跡。

差不多300年前,俄國在彼得大帝和葉卡特琳娜大帝的率領下,迅速進入帝國時代,成為海洋強國,並成為波羅的海中不可忽視的力量。當時統治芬蘭的瑞典為了防範俄國的軍事擴張與侵襲,在芬蘭堡建立了橫跨六個海島的軍事工程。瑞典除了在島上建立要塞之外,還在陸地上建立麵朝大海的防禦工事,以確保敵人很難搶灘登陸。此時,芬蘭堡成為瑞典對抗俄國最前沿的海軍基地。

芬蘭堡

瑞典自以為的占地八十公頃的要塞堡壘和長達八公裏的花崗岩城牆及1300門大炮會讓芬蘭堡固若金湯,但驍勇善戰的俄國士兵還是在1808年攻克了芬蘭堡,這為俄軍次年占領芬蘭鋪平了道路。從此,瑞典徹底失去了芬蘭,芬蘭堡變成俄國對西的海軍基地,並且在接下來的 110 年裏一直作為俄羅斯的海軍基地。

占領芬蘭堡的沙皇不斷在島上增建多座俄式建築和教堂,修建新的兵營,擴寬船塢及加固城牆。可沙俄控製芬蘭堡並非一帆風順,在隨後的克裏米亞戰爭中,芬蘭堡被英法艦隊猛烈炮擊,使其受損嚴重,但英法艦隊並未擊垮俄軍。

芬蘭堡的教堂

俄國占領芬蘭堡的好日子一直持續到1917年的俄國革命和來年的芬蘭獨立。獨立後的芬蘭發生了內戰,把芬蘭堡改作戰俘營,這裏最大的一個監獄曾囚禁一萬三千多人。二戰期間,這個要塞憑借著敏感的地理位置,被用作炮兵、防空部隊和潛艇部隊的基地。

放逐歲月,芬蘭堡的前世愈加清晰。被上帝放在東西交界夾縫裏的芬蘭,學會了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藝術。二戰期間,芬蘭在蘇德戰爭中宣布中立,並依托高效的防空係統,芬蘭和芬蘭堡沒有在二戰中損失嚴重。戰後的芬蘭與蘇聯和英美都保持著不錯的關係,從而讓芬蘭堡在失去軍事壁壘的光環下,依然保持著生機勃勃的活力。

芬蘭堡

今日的芬蘭堡是赫爾辛基備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也是居民理想的野餐場所。這裏不僅僅是一處曆史古跡,也是一個生意盎然的社區。城堡要塞設施和駐軍建築物多處被改建為住宅,各式餐廳和博物館遍布芬蘭堡。居民生活在遺址區中,社區與遺址結合得很自然,外加保護得非常好的生態環境,讓城堡的每一個角落,都是一副美麗的風景畫。這裏還是前衛藝術的聚集地,北歐藝術中心在此成立,許多歐洲文化潮流通過這裏進入芬蘭。

芬蘭堡的大炮

在這片恬如花開之地,島上的人們溫柔地聆聽著花開花落的聲音,讓年華芬芳,讓安暖陪伴,讓歲月靜好。可那些當年歐洲軍事建築的典範,依然記述著芬蘭堡的美麗與哀愁。俄羅斯東正教守衛教堂的城堡教堂(Suomenlinnan Kirkko);克裏米亞戰爭期間嚴重受損的大庭院(Suurilinnanpiha);歐洲最古老的幹船塢(Kuivatelakka);19世紀後期與沙岸和炮兵陣地一起構成俄軍防線的古斯塔夫之劍(Kustaanmiekka);芬蘭堡的象征,要塞主入口的國王大門(Kuninkaanportti),這些古跡都在無聲訴說著芬蘭堡曾經走過的素色流年。在國王門的大理石板上,鐫刻著芬蘭堡的設計師奧古斯丁·厄倫斯瓦德(Augustin Ehrensvärd)的一句名言:“後人們,憑你自己的實力站在這裏,不要依靠外國人的幫助。”  前人的警示,讓芬蘭悠然轉醒。破譯了國運的密碼,到達了富國的彼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