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了

路見不平就想拔刀。
正文

洞朗衝突的根源:印度怕中國

(2017-09-02 12:52:44) 下一個

愛國派近些年隨著國力增強,神清氣爽,底氣十足的圍剿公知和仇視中國的網上活躍人士。畢竟中國的發展讓事實勝於雄辯。而這次敵人終於逮到中國丟臉的機會,就讓他們多抹黑一會兒吧。沒有常勝將軍。中印還要互鬥很多年。總不能每次小衝突就舉國嘩然吧。其實中國是非常詫異印度的舉動,難免應對失措。中印之間過往的發展計劃和行動都是源於中國不怕印度,印度怕中國。

中國不怕印度對中國人來說是當然的了。中國戰亂幾千年,論打仗經驗的豐富,可以做印度的祖師爺。國力衰落到極致時都敢對日,對美開戰,何況現在? 但中國人比較善良,不夠狠,所以論打仗還是遜戰鬥民族俄羅斯一籌。這就造成中印有矛盾時,中國理所當然的想:要打吧,這孩子怪可憐的。不打吧,他能上房揭瓦。所以就用中國人常喜歡的嚇唬來對付印度。惹急眼了才想打一頓,比如62年。這次洞朗該不該打一頓? 問題來了。孩子長大了,小打打不過,大打不至於。隻好繼續嚇唬。修路,建機場,搞演習,都還是嚇唬。什麽時候真打?克什米爾就是真出手的地方。

印度怕中國。印度把最先進的武器和精銳部隊都擺在中印一線,而且還在不斷加強。一個看著很大,卻民族眾多,人心不齊的種性社會,挨著一個共產黨統治,擁有200萬令行禁止的“黨衛軍”的強國,心理的恐懼是可以理解的。對於一個整天扯皮,意見比人多的民主國家,對中國軍隊的作風是心生敬畏的,更不要說首都離邊境這麽近。更可恨的是中國口徑一致的愛國宣傳,仿佛中共一聲令下印度就會滅國一般。所以印度哪怕多窮,都要買最好的武器,就是買個安心。這還不夠,每有風吹草動就馬上尋求大國的支持,並不斷宣揚他們可是幫我的啊。這次沒有某個大國的支持,印度是不敢主動挑戰中國的。你沒看洞朗對麵的3萬多山地師不敢越界一步? 哪怕對麵中國不過1,2 千人? 為了降低敵意,派點人空手過來,你總不好開槍吧? 中國不過修條路,至於嗎? 印度是真的怕。 如果中國在這裏多修幾條通往不單的路,一旦接通,戰時中國的裝甲部隊可以多頭並進,穿過不丹,占領西力古裏走廊。所以印度對路的懼怕遠勝於中國簡單的修建軍事設施。對印度來說崇山峻嶺又沒路是對中國最好的屏障。這條路就算了,可別再建了。泥人也有個土性,不帶這麽欺負人的。這是印度的基本態度。 

中國要辦的事太多了,就別沒事嚇唬小孩玩。熟話說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就能緩和矛盾。印度如一個青春期躁動的男孩,以為我什麽都行。你總貶低他,嚇唬他,他會更叛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