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聽一段文字,
聽一首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吳大和尚和七拳半〕汪曾祺/清印

(2023-05-01 11:41:05) 下一個



《吳大和尚和七拳半》 文:汪曾祺  誦:清印

我的家鄉有“吃晚茶”的習慣。下午四五點鍾,要吃一點點心,一碗麵,或兩個燒餅或“油端子”。一九八一年,我回到闊別四十餘年的家鄉,家鄉人還保持著這個習慣。一天下午,“晚茶”是燒餅。我問:“這燒餅就是巷口那家的?”我的外甥女說:“是七拳半做的。”“七拳半”當然是個外號,形容這人很矮,隻有七拳半那樣高,這個外號很形象,不知道是哪個尖嘴薄舌而極其聰明的人給他起的。

我吃著燒餅,燒餅很香,味道跟四十多年前的一樣,就像吳大和尚做的一樣。於是我想起吳大和尚。

我家除了大門、旁門,還有一個後門。這後門即開在吳大和尚住家的後牆上。打開後門,要穿過吳家,才能到巷子裏。我們有時抄近,從後門出入,吳大和尚家的情況看得很清楚。

吳大和尚(這是小名,我們那裏很多人有大名,但一輩子隻以小名“行”)開燒餅餃麵店。

我們那裏的燒餅分兩種。一種叫作“草爐燒餅”,是在砌得高高的爐裏用稻草烘熟的。麵粗,層少,價廉,是鄉下人進城時買了充饑當飯的。一種叫作“桶爐燒餅”。用一隻大木桶,裏麵糊了一層泥,爐底燃煤炭,燒餅貼在爐壁上烤熟。“桶爐燒餅”有碗口大,較薄而多層,餅麵芝麻多,帶椒鹽味。如加錢,還可“插酥”,即在擀燒餅時加較多的“油麵”,烤出,極酥軟。如果自己家裏拿了豬油渣和黴幹菜去,做成黴幹菜油渣燒餅,風味獨絕。吳大和尚家做的是“桶爐”。

原來,我們那裏餃麵店賣的麵是“跳麵”。在牆上挖一個洞,將木杠插在洞內,下置麵案,木杠壓在和得極硬的一大塊麵上,人坐在木杠上,反複壓這一塊麵。因為壓麵時要一步一跳,所以叫作“跳麵”。“跳麵”可以切得極細極薄,下鍋不渾湯,吃起來有韌勁而又甚柔軟。湯料隻有蝦子、熟豬油、醬油、蔥花,但是很鮮。如不加湯,隻將麵下在作料裏,謂之“幹拌”,尤美。我們把餛飩叫作餃子。吳家也賣餃子,但更多的人去,都是吃“餃麵”,即一半餛飩,一半麵。我記得四十年前吳大和尚家的餃麵是一百二十文一碗,即十二個當十銅元。

吳家的格局有點特別。住家在巷東,即我家後門之外,店堂卻在對麵。店堂裏除了烤燒餅的桶爐,有鍋台,安了大鍋,煮麵及餃子用;另有一張(隻一張)供顧客吃麵的方桌。都收拾得很幹淨。

吳家人口簡單。吳大和尚有一個年輕的老婆,管包餃子、下麵。他這個年輕的老婆個子不高,但是身材很苗條。膚色微黑。眼睛狹長,睫毛很重,是所謂“桃花眼”。左眼上眼皮有一小疤,想是小時生瘡落下來。這塊小疤使她顯得很俏,但她從不和顧客眉來眼去,賣弄風騷,隻是低頭做事,不聲不響。穿著也很樸素,隻是青布的衣褲。她和吳大和尚生了一個孩子,還在喂奶。吳大和尚有一個媽,整天也不閑著,翻一家的棉襖棉褲,納鞋底,搖晃睡在搖籃裏的孫子。另外,還有個小夥計,“跳”麵、燒火。

表麵上看起來,這家過得很平靜,不爭不吵。其實不然。吳大和尚經常在夜裏打他的老婆,因為老婆“偷人”。我們那裏把和人發生私情叫作“偷人”。打得很重,用劈柴打,我們隔著牆都能聽見。這個小個子女人很倔強,不哭,不喊,一聲不出。

第二天早起,一切如常,該幹什麽還幹什麽。吳大和尚擀燒餅,烙燒餅;他老婆包餃子,下麵。

終於有一天吳大和尚的年輕的老婆不見了,跑了,丟下她的奶頭上的孩子,不知去向。我們始終不知道她的“孤佬”(我們那裏把不正當的情人,野漢子,叫做“孤佬”)是誰。

我從小就對這個女人充滿了尊敬,並且一直記得她的模樣,記得她的桃花眼,記得她左眼上眼皮上的那一小塊疤。

吳大和尚和這個桃花眼、小身材的小媳婦大概都已經死了。現在,這條巷口出現了七拳半的燒餅店。我總覺得七拳半和吳大和尚之間有某種關聯,引起我一些說不清楚的感慨。

七拳半並不真是矮得出奇,我估量他大概有一米五六。是一個很有精神的小夥子。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個體戶”,全店隻有他一個人。他不難成為萬元戶,說不定已經是萬元戶,他的燒餅做得那樣好吃,生意那樣好。我無端地覺得,他會把本街的一個最漂亮的姑娘娶到手,並且這位姑娘會真心愛他,對他很體貼。我看看七拳半把燒餅貼在爐膛裏的樣子,覺得他對這點充滿信心。

兩個做燒餅的人所處的時代不同。我相信七拳半的生活將比吳大和尚的生活更合理一些,更好一些。

也許這隻是我的希望。

(載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七日《人民日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51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楊和柳' 的評論 :
汪老的文章,談吃,談生活,談風土人情,談受苦受難,那麽的真實,親切,不知不覺就陷進故事中去了,結尾處輕輕一句又把你拉回來了。
楊和柳 回複 悄悄話 真是大家,不動聲色,盡在其中。故事完滿得像鐵板,裏麵都是不聲不響的世情與人生
51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追憶21' 的評論 :
謝謝追憶同學。
汪老最令人佩服的,是無論身處何種逆境,總能發見生活中閃光的東西。就是發配去張家口掏糞(實際是砸糞),也能砸出個感人的故事。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每次讀這篇文章,都很想嚐嚐吳大和尚家的餃麵,而且一定得是跳麵。
51t 回複 悄悄話 從住家出來,沿大街往北走,走幾分鍾有一個街口,那是一條小街,基本不走汽車,街口有個新華書店,書店的邊上有個賣燒餅的小攤,按照汪老的分類,應屬桶爐燒餅。

賣燒餅的是個中年漢子,一米七的個頭,當然不是七拳半的那種,頭發也很厚,也不是吳大和尚那種,言語很少,一看就是老實巴交、埋頭做事的主。燒餅是貼在桶爐的內壁上烤的,有顧客來買,攤主就用一個長的鐵鉗從桶爐裏把燒餅夾出來,芝麻、蔥花、多層、噴香、酥軟。

下午時分,喜歡去逛新華書店,逛完出來,多半會去買個燒餅,把燒餅轉著圈一層層的剝著吃。攤主舍得放料,烤出的燒餅層次豐富,香酥可口,色香味俱佳。也去其他的燒餅攤買過,但都趕不上這家。

現在建設大都市,街麵上隻見必勝客、麥當勞,哪還有烤燒餅的容身之地。雖是幾十年沒有吃了,但舔舔舌尖,那燒餅的滋味,竟然還在。
登錄後才可評論.